新时代高校党的学风建设的理论思考

2021-05-29 05:27陈超群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党风高校党建学风

[内容提要] 建设优良学风是大学固本强基的百年工程。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必须理清学风的概念内涵,把握“党的学风”和“高校学风”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不断强化党的学风建设的质量和实效,以高质量的学风建设成果保障和推动学校改革发展。

[关键词] 党风;学风;高校党建;思政工作

[作者简介] 陈超群,清华大学党办校办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1]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建设优良学风是大学固本强基的百年工程,也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重要保证。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必须理清“学风”的概念内涵,把握“党的学风”和“高校学风”的辩证关系,探索新时代加强高校党的学风建设的实现机制,不断强化党的学风建设的质量和实效,以高质量的学风建设成果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带动高校学风建设、校风培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一流大学,持续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一、 高校“学风”的多重概念内涵

“学风”概念有着多重含义,学者往往从哲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学理剖析。哲学层面上的“学风”往往与价值观和认识论相联系,关注求学群体对知识及获取知识这一行为的价值判断。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则从秩序、规则、政策等多个角度阐释了学风的内涵。[2]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风”的解释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高校不仅是知识学习和传授的高地,也是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高地。因而,对于高校而言,“学风”既要包括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风气,指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学习态度;也应包括学术界的风气,包括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等。而学术界的“学风”既指体现学者个人学术品格的学术风格,也指包括大学在内的整个学术界的学术风气,体现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往往是学风的体现,严重的学术规范问题本身就是学术不端——学风问题的表现。”[3]

而“党的学风”则表现为与一般意义上的学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1942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对“学风”问题进行了论述:“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4]在这段著名论述中,已然将“全党的学风”独立于“学校的学风”。

所以,社会主义大学的“学风”在不同语境下至少有三重概念内涵:首先,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语境下,“学风”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侧重于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反映的是思想态度、精神风貌、理论与实践的自觉;其实施主体是高校的党员、干部,可以概述为“党的学风”。第二,在高校学生学习氛围的语境下,“学风”指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风气,反映的是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学习氛围和文化传承;其实施主体是高校学生,可以概述为“学习风气”。第三,在高校学术文化的语境下,“学风”是指学术界的风气,既反映学者个人的学术品格,也反映高校整体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风气;其主体是高校学术科研人员,既包括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也包括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可以概述为“学术风气”。

二、 重视学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党的学风问题的核心,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包括“如何对待”和“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对前者的理论认识是后者的实践基础。所以,“从根本上说学风问题就是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的问题”[5]5。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随着时代、實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待马克思主义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其核心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去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态度。一是教条主义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万古不变的教条,以静止的、僵化的东西去检验、判断、评价、裁剪不断变化着的、生动活泼的、丰富多样的现实,从本质上背离和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写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在肯定宣言基本原理正确的同时强调:“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5]41-43这篇《序言》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不断修改、完善和补充具体结论和意见。1920年,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强调青年团和青年学习共产主义的必要性,指出学习共产主义一定要结合工作、结合斗争,不能只学共产主义的结论,只背共产主义的口号,“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5]46-51。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学习其他各种丰富的知识,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确立,是在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等主观主义错误倾向的思想斗争中逐渐建立起来的。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深刻指出本本主义的思想根源是唯心主义,要把反对本本主义同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联系起来,根本途径和方法就在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5]52在党史上,尽管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在政治上思想上得到了纠正,但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和思想误区,在不同时期不同问题上,仍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教条主义者往往以为什么东西只要上了书的就是正确的、以为别人成功的经验就可以原封不动地搬来运用,“这就是主观主义的不良学风”[5]6-9。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阐述了关于思想理论的基本重要问题,指出贯穿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红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6]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7]邓小平同志提出传承弘扬党的学风,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历史观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号召:“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江泽民同志所提倡的这四种风气,是传承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内容,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证。[5]183-184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8]2009年,胡锦涛指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领导干部“要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全面了解和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学习风气”。[9]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强调学习是前提,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要“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10]。

党的学风问题不仅是世界观问题,也是思想方法和党的作风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每一个发展和每一个胜利,都是全党同志把人类各种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内化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力武器的结果。端正学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真正掌握其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

三、 党的学风建设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党的学风建设是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学风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密切相关。加强党的学风建设,持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能在政治立场上明辨是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师生坚定政治信仰。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战略意图、方针政策和行动纲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提升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政治能力,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强化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政治历练,开展经常性的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才能推动党的干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从党内学习抓起,把政治信仰教育、党员意识教育、政治能力训练融入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纳入校园管理和师生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打造优良的校园政治生态环境。

第二,党的学风建设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工作。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其一,要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加强调查研究,才能不断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要回答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传承弘扬党的优良学风,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才能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其三,要解决好为谁办学、为谁服务的问题。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做到“四个服务”。其四,要履行建强班子、带好队伍的重要职责。持续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才能打造担当作为、风清气正的干部队伍,不断吸引、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其五,要强化立德树人、培育新人的根本任务。带动全校党员、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才能不断拓展育人渠道,改善育人环境,提升育人能力。

第三,党的学风建设是增强办学实力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其一,党在高校的领导作用,不仅体现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上,还体现在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优良学风,会带来高校学风校风的优化,而高校好的学风校风也会促进党的学风更为深化具体,高校的党风学风校风,共同构成高校办学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其二,高校党的学风建设制度化水平,对提升学风建设有着重要推动保障作用。例如,高校建立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以来1993年11月2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正式确认“党委中心组”这一名称,促进这一学习方式的制度化。2000年9月中宣部、中组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意见》,提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改进党委中心组学習的一系列具体措施。[11],对推进了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全校教职工理论学习的有序开展,发挥了对学习风气、学术风气的引领带动作用。其三,高校党的学风建设机制保障高校学风的不断提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各级党的组织始终坚持主渠道的宣传教育不动摇,通过评选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先进榜样,组织开展实践教育、调查研究,才能促进高校学风校风不断改进,积极营造团结奋进、生动活泼的校园环境。

第四,党的学风建设是抵御错误思想的重要利器和工作法宝。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等主观主义思想观念不会自动消亡。1965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在新生入学典礼上说:“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要搞形式主义。……有的学校,把学习和运用毛主席著作搞成这样:一进课堂是堂堂用,人人用,时时用,名堂多得很。据说教师讲物理课、力学课,也要引毛主席语录。有的学生回答力学答案还引用毛主席的话。这又何必呢?那就考毛主席著作好啦。”[12]改革开放后,高校党的学风建设也存在过一些错误倾向。比如,照搬国外考核指标体系,盲目设立不符合科学工作规律的指标;拘泥于局部工作的操作性研究实践,只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不注重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注重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是有效思路和整体方法,等等。[13]一些高校对错误思潮侵蚀置若罔闻,对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新问题新动向研究把握不够。一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理论学习浮于表面,存在“敷衍化”“娱乐化”等不良倾向。持续加强高校党的学风建设,查摆纠正错误的思想倾向,才能确保高校沿着正确的方针路线改革发展。

四、 探索加强高校党的学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是将党的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重要内容。高校党委提高政治站位,将抓好党的学风建设视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视为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首要任务,视为加强班子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队伍的不二法门,视为贯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修课程,一以贯之、从严从实抓好党的学风建设。在学习内容上,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感知核心要义,感受真理力量。在学习目标上,坚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强大能量,把党的政治理想、政治路线、政治主张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陶冶道德情操的自觉行动。在组织方式上,坚持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发挥理论中心组辐射带动作用,筑牢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根基,推动教职工理论学习全覆盖,带动全体师生员工大兴学习之风。在学习方法上,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心中有问题,学习有成效。

二是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桥梁枢纽作用。对于高校师生而言,身边党员是否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否贯彻落实,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投入、研究人员的学术风气等,都起着示范带动作用。加强高校党的学风建设,首先就要抓好各级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建强学习型党组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带领教师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加强学生党组织的学风建设,发挥党组织在班团集体建设中的组织作用,通过党员学生的示范影响,引导全体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弘扬优良学风。高校教职工、离退休人员党的基层组织,通过与学生党支部、班团组织、学生社团建立对接联系,直接为学生的学风建设提供指导帮助,引导学生勤学苦练,毕业时主动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始终保持青春昂扬的校园风气。

三是把握用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有效发力点。长期以来,党的学风建设一直在与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主观主义倾向的斗争中发展,在调查研究中找到“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扭转当前高校思想领域存在着的不良倾向,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将党的学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创新举措和有力抓手。建立校领导定点联系基层支部、联系党外人士、联系班团集体的工作机制,带动全体党员干部践行“一线规则”,定期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动员师生“解剖麻雀”,群策群力、攻坚克难。通过持续开展滚动调查、专项调查,深入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全面把握师生的学风状况、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积极应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把师生期待摸准,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新招,不断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N].人民日报,2013-03-02(1).

[2] 王秀彦,高春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3.

[3]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术语表[EB/OL].[2020-10-16].https://baikeshot.cdn.bcebos.com/reference/8165706/27e1eb49338ebbb8a7aba8 c10429779f.png@!reference.

[4]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3.

[5]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

[6]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EB/OL].(2005-09-16)[2020-10-04].http://www.people.com.cn/item/sj/sdldr/dxp/B101.html.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

[8] 阎树群.重温党的领导核心的学风思想[EB/OL].(2006-06-29)[2020-10-04].http://cpc.people.com.cn/GB/47817/4516597.html.

[9] 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局面[J].求是,2010(1):3-7.

[10]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1).

[11] 佘颖颖,陈新根,龚晓伟.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由来和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18-19.

[12] 蔣南翔.建立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清华大学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M]//蒋南翔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884.

[13] 程刚.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51.

(编辑:林毅)

猜你喜欢
党风高校党建学风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电力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途径探析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三级”党风廉政督查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正党风 促行风 打造廉洁高效的检务服务窗口
培育良好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建设
炊事员的几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