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述龙
摘 要:现如今,在建筑行业中,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其可以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对于现代建筑行业而言,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就务必要采取科学合理化的管理会计手段,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及企业价值最大化。本文将简要地说明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性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用措施分析
一、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主体之一,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此时对于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过往成本核算及控制的手段及运作模式已经很难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此时,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务必要及时转变传统单一化的财务观念,帮助企业积极地迎接市场环境的变化机遇及挑战,站在长远化的角度,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会计方法。
二、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当前,为了进一步推进施工企业向前发展,此时就要革变求新,主动寻求发展,严格地监督好各个管理部门所做出的决策,构建较为完备的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由此提升它们监督的能力水平,帮助公司更好地预判决策的优劣。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应用价值显著,其可以有效地拓宽人们的战略眼光,全面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新时代的发展大背景之下,相关的施工企业需要对企业发展提供合理化的规划设计,从而迎接新一轮的挑战,此时管理会计需要充分地调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企业所具备的信息予以合理化的整合分析,从而协助企业负责人作出适合的选择,针对企业将来的发展作出准确规划,确保企业的权益不遭到破坏,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地迅速发展。不仅如此,管理会计的应用还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保持理性的态度。决策作为企业各环节开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管理会计可以对企业财务方面的全部予以统筹规划,接着再利用后台系统解析出与之相关的信息数据,结合上述信息数据,向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建议,最终作出合理的决策,推动企业实现长远化的发展。
三、管理会计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一)奠定会计基础,提升信息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选取优秀的专业化人才,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来源就是基层管理工作者所给出的各种非财务信息,构建合理高效的管理系统以及严格细分化的考核评估机制,才能够提升原始信息数据的精准化程度,考虑到要想实现评估结果的精准性以及完备性,此时相关的建设施工单位就需要奠定合理的基础,让职员参与专业化的训练,同时要通过相关的规章制度条例约束其行为。其次,相关的施工单位还需要构建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在监督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监督审计来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工作水平,利用监督审计来提升数据信息的精准以及采集规模;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在组织内部搭建专门的信息管理平台,采集及解析组织单位中的日常产出的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从而让企业内部的资源获得较为高效地共享,同时还能够提升这些财务信息的精准透明度,稳步地践行好管理部门的规划,达成既定的目标。
(二)重视管理会计体系和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对于现代施工企业而言,单一的财务会计以及分散的财务信息已经很难顺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此时管理会计系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将调控,计划,决策以及最终评估的管理会计知识应用至施工工程中。具体来说,首先,管理会计系统亟待具备一个系统化的机构,同时契合本身系统的管理模式,机构当下的发展以及机构总体发展趋势均通过管理系统的绩效考核结果予以呈现。其次,相关的负责人员要搭建专门的财务参与中心,奠定行政会计的基础,现如今,为了稳步地实现企业结构机制全面改革的目标,相关的施工企业在分配布局管理会计部门的过程中,务必要之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进行转移,要求其前往管理会计职能部门,如此一来,就升级了会计的工作内容,推动企业得发展。最终,要积极地采取管理会计的方法及手段,来拟定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后续的工作中,相关的负责人务必要对行政会计制度加以重视,合理地划定管理会计的范畴,最终保障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结合管理会计特点,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当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生产单位开始关注到管理会计应用的问题上,对其加以了重视。在施工企业进行生产管理的适合,会充分地考量自身企业的现实发展情况,并进行专业化的预算管控,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就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不过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管理会计需要积极地结合新型化的思路,同时要着力于构建客户当前以及未来的价值观,实现管理会计的长远化发展,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帮助其市场上获得竞争上的优势,提升市场的占有份额,最终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相关的施工企业还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理念。而是要以生产产品周期作為重要的成本中心,管理会计首先要考虑清楚影响产品周期成本的重要原因,在生产过程中,整合及控制产品的运营费用。
(四)合理管控施工工程的材料费
在建筑行业预算环节中,材料是整体费用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占据的份额较高,大约是总体建筑工程的六成左右。对于建筑负责人来说,整个工程的盈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材料成本损益的影响,因而,此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对待材料费用的核算控制,这对于提升成本管理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时常留意原材料价格的浮动情况,此时也需要积极地构建严密的材料管理机制,如此一来,方可有效地约束施工企业,要起人们系统化地掌控物资计划的整个流程,从而最大化地应用物料资源。在购入原材料的过程中,要确保价格正常,质量过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的负责人还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予以购买。而针对散装物料,相关的负责人也可以集中批量购入,如此一来,还可以相应地减少库存管理费用。除此之外,还需要构建较为完备的收料审查机制,并严格落实,防止那些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送入到施工现场来,而且,相关的仓库管理工作者以及买家务必要坚持“质量检验以及检验门票”的管理过程。在应用材料的时候,保管人根据限额选取清单分发材料,不允许过度领取或者出现浪费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那些在施工现场未能完全用完的余料,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既定的规范条例予以核收,防止将它们转移到不合宜的地点,同时也可以相应地减少一定的成本。
(五)重视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现如今,伴随我国社会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此时建筑施工单位也不可原地踏步,仅仅是采取单一化的传统技术,相关的企业负责人需要意识到电子信息的应用价值,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信息技术支持的重要性,离不开数据挖掘以及分析技术,针对这一情况,重视信息传输以及共享平台的构建极为关键,具体来说,首先,在施工企业正式开工之前,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施工工程提供科学精准的预算信息,接着再对建筑企业项目的进度以及成本核算予以详实的登记,然后再将它们交由财务部门予以核对。其次,在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也要进行积极地数据共享。比如说,施工企业若想在既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就要求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此时一个合理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它们沟通搭建了一个桥梁,为部门沟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性,各个部门能够在信息共享平台上获取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各部门的数据,进一步防控未知性的风险。最后,施工企业还需要重视信息反馈这一环节,熟知施工工程运作的现实情况,把各项工作情况准确地描述及传达出来,此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因为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还亟待深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应用现代企业的管理会计,需要进一步地进行实践经验上的总结和分析,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搭建建立具备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由此在整体上推动我国施工企业的长远化发展,而且还要通过各方面的政策鼓励施工企业构建管理会计和发展企业机制,提升相关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艺.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5(019):21-24.
[2]魏晓玲.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探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18):149-150.
[3]黄浩峰,庞羽华.管理会计在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当代会计,2017:33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