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微创给药方案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中的应用

2021-05-29 07:12陈红芳周建应佳佳周婧倩胡云霞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早产儿插管气管

陈红芳,周建,应佳佳,周婧倩,胡云霞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一类好发于早产儿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生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关系密切。RDS临床表现为分娩后短期出现呼吸急促、进行性呼吸窘迫、紫绀及呼吸衰竭,如未及时抢救死亡率较高[1]。外源性PS补充目前已被大量用于早产儿RDS辅助治疗,并在改善整体预后方面显现出明显优势。有报道显示PS用药方法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有关[2]。INSURE技术属于常用无创通气方案,但操作过程中往往需反复气管插管,增加喉头、支气管及肺损伤发生风险[3]。基于以上问题,欧美最新RDS指南推荐对于早产儿采用正压通气下PS气管内微创给药方案治疗[4]。因此,本研究探讨正压通气下PS气管内微创给药方案在RDS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RDS早产儿共97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43例)。纳入标准:(1)分娩6 h内明确RDS诊断[5];(2)胎龄28~35周;(3)PS首次用药前未接受气管插管。排除标准:(1)吸入性肺炎;(2)湿肺;(3)分娩后立即接受有创机械通气;(4)遗传代谢性疾病;(5)呼吸道畸形。研究设计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且患儿家长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1.2 方法明确RDS诊断后采用包括呼吸/循环支持、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及纠正酸碱代谢紊乱等干预措施;PS给药均由同一组高年资新生儿科医生完成,气管插管下注入剂量200 mg/kg。观察组采用正压通气下PS气管内微创给药方案治疗,全程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支持,可视喉镜指导下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完成气管插管,进入气管内2~3 cm时开始缓慢注入PS,注入完成后拔除导管。对照组采用INSURE技术治疗,可视喉镜下根据体重和胎龄选择合适规格气管导管,注入PS同时配合复苏气囊正压通气3~5min,拔除气管导管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合并反流情况、PS再次给药比例、72 h内接受机械通气比例、血氧饱和度(SpO2)最小值、心率(HR)最小值、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死亡情况。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插管时间、合并反流比例、PS再次给药比例及72 h内机械通气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SpO2最小值、HR最小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合并肺出血、气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给药操作和72h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病死率比较对照组给药后72 h出现脑室出血15例(III~IV级2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例,脑室旁白质软化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1例,病死2例;观察组出现脑室出血5例(III~IV级1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例,脑室旁白质软化1例,病死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46、2.09,均P>0.05)。

3 讨论

RDS是早产儿常见呼吸系统急重症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以经气管补充外源性PS、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为主。早期无创通气策略被国内外指南广泛用于RDS患儿治疗,在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缩短病程方面优势明显;但临床实践中气管插管和PS注入操作均可能损伤周围组织,影响肺保护通气效果[6]。

目前国外RDS相关指南更为推荐正压通气下PS气管内微创给药作为首次治疗方案,特别适用于自主呼吸存在早产儿[7]。本研究观察组采用该方案,结果显示插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SpO2最小值、HR最小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证实该方案能降低插管时间,有助于保证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成功率,避免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研究提示,RDS早产儿采用正压通气下PS气管内微创给药方案治疗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8],但本研究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这一差异可能原因包括纳入样本量较少、族群差异等。正压通气下PS气管内微创给药治疗过程中采用导管一般为新生儿胃管,质地过于柔软,需借助器械夹持持完成操作;同时刻度不明显还导致置入气道深度无法控制;另外胃管置入后侧孔位于声门部位,PS注入时易经此外漏,影响药物吸收及治疗效果[9]。基于以上问题本次研究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代替胃管,其末端更为圆钝,有助于避免局部气道黏膜损伤,管端侧孔还能够提高PS吸收效果。

综上所述,正压通气下PS气管内微创给药方案用于RDS早产儿可有效减少插管时间,避免插管相关并发症和脑室内出血发生。

猜你喜欢
早产儿插管气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