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曦
摘 要:《屠呦呦的礼物》,是电视剧《功勋》中的一个组成单元。故事开篇从国际大环境出发,结合史实回归到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再到屠呦呦出场前的人物性格铺垫,用较短的篇幅将一个宏观的历史性事件聚焦到主要人物的个性上。这也奠定了该单元的叙事基础,用最平淡真实的视角,表达屠呦呦的独特个性和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间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主旋律题材;电视剧;人物塑造
《屠呦呦的礼物》,是电视剧《功勋》中的组成单元之一。故事开篇从国际大环境出发,结合史实回归到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再到屠呦呦出场前的人物性格铺垫,用较短的篇幅将一个宏观的历史性事件聚焦到主要人物的个性上。这也奠定了该单元的叙事基础,用最平淡真实的视角,表现屠呦呦的独特个性和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间的历史必然性。
命题作文、真人真事、单元结构叙事,必定是创作中相对棘手的问题。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之间的创作空间被不断挤压,因此想要做到平淡而富有戏剧冲突,感人而不刻意煽情,忠于现实而不止于现实,并且每个独立单元在人物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达到独特风格与主题立意的高度契合,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真实的“中国功勋”形象,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创作任务。
独立单元6集的篇幅容量可长可短,讲什么?怎么讲?该剧主要是围绕屠呦呦在“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探索和实验研发的线性叙事展开。工作和生活,是她生命的两极。而在两条叙事线中,本剧并没有着重描写所遇困难的紧急程度,而是突出了屠呦呦在面对它们时不同的反应,以此展现出其执着坚韧的工作态度,与其对家庭的“钝感”忽视形成鲜明对比。
平凡的人做了不平凡的事,就是英雄。重现刻画一个历史人物是要反复斟酌考量的,更何况是一位健在的功勋人物。因此导演郑晓龙特意邀请他的夫人王小平担任这一单元的编剧。因为屠呦呦女士本人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人,她不喜歡交际,不喜欢太热闹的环境,她的关注点几乎全是工作。这样来看她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戏剧化表达的素材人物。据郑晓龙导演介绍,王小平编剧从小就是在中国科学院长大的,她妈妈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创始人之一,该所也是当年青蒿素研究的协作单位,她的同学、邻居都是做科研工作的。二是她对科研实验室熟悉。实验室里所用的一切她都了解。三是她对科学家的生活状态、专注精神熟悉。这都在无形中使她成为本单元编剧的不二人选。
1969年,39岁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屠呦呦接到秘密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研发抗疟疾中草药。这项任务被称为“523任务”。经历重重阻碍,在1971年时,青蒿终于走进了屠呦呦的视线,故事也由此展开。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研究考量本剧是如何探寻“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的。
一、回归人性
以往在重大历史题材影视剧中,正面人物的形象,尤其是真实历史人物形象,不适宜也不方便表现人物自身的缺点与局限性,甚至往往会在人物身上添加其他的人物故事来塑造典型,无限放大其高光形象。如《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以及《雷锋的故事》中的雷锋。在人物原型中添加其他的人物经历,或者删减了人物原型的“负面”故事,其立意都是在着重刻画一个完美无瑕的英雄形象,那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
那么当下,现实的人民英雄又该如何刻画?《功勋》中的屠呦呦单元其实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和表达。英雄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可这如果成为她不凡成就的要素,那么这些不足和缺点反而会使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更加栩栩如生。
(一)“目中无人”的屠呦呦
故事开篇,主角传达给观众的第一个重要标签,就是“各色”,这是北方一些地区方言里常用来形容某人性格脾气古怪、不好相处等带有贬义性的形容词。由此可见,屠呦呦女士从不“混圈”,在人情往来上几乎是钝感至极的。从领导口中的她到走廊相遇的她可以看出,不爱理人、不通世故似乎是屠呦呦的重要缺点。然而这也恰恰是她的独特魅力,甚至是可以成为项目组长的原因之一,也是她执拗单纯的性格体现,才促成了她与青蒿素结缘。
但是,所谓的目中无人,并不是刻板呆滞的。她看似很难与他人共情,但在其后的剧情中,无论是与丈夫在阳台仰望星空,还是在海南给重病的小女孩手中放花,又或是在实验室失火后,刻意包庇无心之过的同事,都说明屠呦呦是个有情有爱有温度的科学工作者。因此,钝感与敏感也是她性格的两极。
而这个“目中无人”,恰恰又是她选择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不站队不分派,拒绝趋炎附势,执着于内心单纯信念的外在表达。这也是她敢于和领导叫板,排除一切干扰,坚持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发现青蒿素的原因之一。
(二)“丢三落四”的屠呦呦
如果说“目中无人”是屠呦呦在工作中的标签和缺点,那么剧中她生活上的标签和缺点,应该就是“丢三落四”了。她会经常忘记带钥匙,忘记吃饭,也会遗漏父母前来探望的告知信件,还会搞不清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丈夫在下放到五七干校前,不得不给她把详细的清单写明。
一个本该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为什么要描述她这么不严肃的生活习惯呢?因为她的全部心思,都在抗疟药物身上,采用这样的方式,处理不好可能会被理解成人物过于自我的表现。但是剧中通过细节的准确刻画和描写,充分展现出了主角及其周围主要关系人的付出和牺牲。
比如父母前来探望的扑空,是在她焦急赶赴车站,前往四川调研青蒿药方之际发生的。她忘记接孩子,是在做攻关实验时,太过专注忘却了时间。记得有一场戏很是动人,女儿趴在她的背上讲述和同学争执的琐事,起因是同学们说屠呦呦不是一个好妈妈,而女儿极力维护她甚至不惜与同学发生冲突,此时的屠呦呦内心五味杂陈,她告诉女儿,妈妈确实不是一个好妈妈,女儿哭闹着说,你就是好妈妈,否则我和人打架就是我错了,屠呦呦沉默不语。诚然女性在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上需要背负的情感与道德枷锁会更多一些,而这种种的疏忽,恰恰可以很好地表达围绕在屠呦呦周围的亲人、朋友、领导、同事,为了她的事业,为了这项造福苍生的事业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隐忍和代价。
(三)“不会说话”的屠呦呦
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屠呦呦是一个心直口快、说话不计后果的人。尤其是在“文革”时期,她的快言快语经常语惊四座,也会惹得领导勃然大怒,抑或哑口无言。她的这一特点,在当时其实是极度危险和可怕的,但是口无遮拦的屠呦呦,为什么还能一直坚持到最后呢?
自“文革”开始,很多科研单位的工作都被叫停,例如心理学,被扣上“伪科学”的帽子,当时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被撤销。据数据统计,中科院经费由1965年的3.55亿元削减至1975年的1.6亿元;1965年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人数比为2.8%,到1973年下降至2.1%。其中,中国卫生部直属十四个高等医学院校674名教授、副教授中,受诬陷、迫害的就有500多人。
了解了当时的研发历史背景,就能理解丈夫李廷钊的担心和他苦口婆心对屠呦呦说的那些话了:“幸好军代表是个正派人,多次包容、理解并支持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工作。”
剧中有几个片段特别好,三个科研的小伙伴一起吃饭唠嗑,军代表一坐下,他们话也不讲就全走了。军代表啥也没说,还自己反思起来了:“屠呦呦说要救人的命,我赞成,那我说的就错了吗?”
屠呦呦因为忘记时间,而被食堂师傅数落。军代表帮她打来了晚饭,不忘嘱咐她按时就餐。虽然在剧中,他一直以来的举动,似乎都是屠呦呦工作的一颗“定时炸弹”,但是在关键时刻,人性的善意也在他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综上,剧中透过对英雄人物缺点的刻画描写,实际上很好地给观众传达屠呦呦以及围绕在她身边与她共同经历发现青蒿素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众多人物形象。他们共同构建起了这一影响人类命运故事的骨骼和脉络,有血有肉。
英雄的诞生,往往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二、“孤立”的英雄
谈及英雄时,无论是真实的人物,还是虚构的形象,往往都是能力超群、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功勋》中的屠呦呦,乍看起来似乎也因为她的特立独行有一丝类型化英雄的味道,然而看完整个单元后,我们会发现剧中展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英雄集体的形象。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的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很多同志都参与这项研究,都做出了贡献。这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項荣誉。”
而《功勋》中的屠呦呦单元,也非常忠实地表达了这一结果。除了屠呦呦所在的科研小组,所长、军代表、配合单位以及屠呦呦的家人,都是实际上的参与者、帮助者和见证者。表现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正是他们所有人的行为,才会促成最后的结果——青蒿素的发现。
(一)章主任、所长和军代表
故事的开篇,是三个人坐在车上前往中医研究院,寓意着他们与后来那辉煌成就的取得有密不可分的支撑关系。三个人在剧中所承担的角色,分别对应着不同维度的重要含义。
章主任是决策者,工作的方向和框架是由他来拍板决定的,工作的人也是由他来定夺的。但是面对初见时屠呦呦的无礼,他并未在意深究,在“文革”年代,这样一个角色是屠呦呦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所长是屠呦呦的老上级,对她有着深刻的了解,屠呦呦也是由他力荐,并在后来力保其开展工作的。在屠呦呦与军代表老徐的争执中,所长是居中的调和剂,也是实际情况的掌握者。他需要在运动和科研中间,为屠呦呦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军代表老徐,任务前期是屠呦呦的支持者,但是因为认识的不同,有意无意间似乎成了项目不定时的隐患。他的职责是力主政治,而屠呦呦只在乎真理科学,好在他找到了重要的共识点,那就是人命关天。所以,他实际上也起到了重要的助推剂作用。
(二)科研小组成员
科研小组最初的两位成员,来自理念不同的“造反派”。在那个时期,这本是势如水火的敌视关系,这在两人最初的配合中可见一斑,但是他们同样保有着科研工作者的初心和善意。他们会在屠呦呦的影响下专注于实验工作,为了更高的理想而共同努力。
后期加入的成员也会不遗余力地为实验的进行鞠躬尽瘁,这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宝贵精神。在后续的药物毒性论证上,无论是坚持原则的老金,还是偷偷让卫生部专家写报告的小董,他们都是在探求科学的真理,为抗疟药物的研发严谨负责。
在剧中,每一次实验、临床测试,几乎都是在集体的智慧下完成的,几乎很少有屠呦呦单独在工作场景下的镜头和描述,充分表达了在特殊历史时期一个不凡科研团队的群像。
(三)家庭成员
剧中多次出现屠呦呦静静地望着天空的画面,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和丈夫在一起。丈夫有着留苏的背景,却因“文革”而收敛锋芒,默默承担着照顾家庭的重任,甚至会为了屠呦呦的工资与所长计较。这不是他的小气,而是表现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不易,一个为屠呦呦撑起工作以外全部事务的男人,才能让她全身心投入抗疟药物的研制中。
屠爸爸虽然嘴上说就当没这个女儿,可还是关心女儿,替女儿收拾屋子,收拾书籍,还细心地把每本翻过的书都夹上书签再收起来。屠妈妈也是位慈爱的母亲,看到女儿家里乱、吃得又不好,很心疼,来到女儿家就替女儿擦洗一番。
屠爸屠妈怕影响女儿工作,给她添麻烦,所以不多住,但为了减轻孩子负担,还是帮忙照看孩子。他们不善言辞,老了也想能为儿女多做些事。他们也是伟大的人,屠呦呦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青蒿素发现无法抹杀的一环。
还有屠呦呦的邻居大妈、主治医生、试药团队的同事等等,他们都是这一重大事件的历史侧写,是他们的理解、包容、支持,共同为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铺平了一条坚实的道路。剧中所有的平凡,一起铸就了屠呦呦难得的笑容,这笑容背后,是一段段看似平淡的对话和付出。
三、勇敢的英雄
当然,即便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汇聚为一人一身,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成就功勋的最后抉择。经过上述的铺排刻画,我们今天回过头来,才感受到屠呦呦那些看似理性平淡,实则无比艰难的果断决定,是多么来之不易。
1.屠呦呦接手项目后,认为常山碱不符合新型抗疟药物的要求,毅然决然换了思路,但换药就意味着要从头开始,也等于对所有专家的否定。这份独有的魄力和决断,也注定了屠呦呦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女性。
2.组织快要失去信心时,决定让屠呦呦暂停项目去搞专案工作,当领导指派她去四川的时候,她果断答应了,因为她知道,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去四川研究青蒿还是很有价值的。对她来说,做项目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一旦攻克难题就能造福人类。在团队面临解散时,她依然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初心,这份勇气必定是靠医者仁心的信念在支撑的。
3.在那个年代,用新鲜的草药做实验属于违反原则性的行为。屠呦呦不顾劝阻,再一次坚持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敢于突破常理和打破规则,尊重科学、信奉真理是屠呦呦身上难能可贵的人物特征。
综上,电视剧《功勋》中屠呦呦的单元,人物的两极刻画是相得益彰的,它不仅塑造了一个立体丰满的共和国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呦呦,也借此将在整个时代的大背景下取得发现青蒿素这一伟大的历史成就的故事,通过6集的篇幅,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偶然和必然之间,人物个性的两极体现,是这个单元最突出的承载和桥梁,也是在文艺描写和史实复原中,一个活灵活现的表达方式。
正如同剧中周迅饰演的屠呦呦,语气语态始终保持着平和冷静、不卑不亢的状态,越是平淡如水,越能表达出水面之下的暗流涌动。就像屠呦呦难能可贵的一笑,她的两极,也就此合二为一了。至此,本剧为主旋律“命题作文”能否打动观众、如何打动人心,做了一次非常不错的尝试。
(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