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东北三省2014-2018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东三省农村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及收入的提高对农村能源消费呈正效应,价格指数对农村能源消费呈负效应.建议政府应加大生活能源补贴,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东北三省农村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能源补贴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n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InfluencingFactors in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WANG Chunyu
(Rural Energy Terminal in Heilongjiang,Haerbing 157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cro statistical data of 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from 2014 to 2018,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research on rual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incom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while the price index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subsidy for residential energy,perfect the rural energy service system,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improve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Key words:commercial energy;consumption structure;affecting factors;energy subsidies
国际能源机构发现,大多数碳排放来自居民生活消费.我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近10年大幅增加,从2009年的20 629.50万吨标煤增加到2018年的35 701.23万吨标煤;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从2009年的13 213.38万吨标煤增加到2018年的24 735.00万吨标煤.城镇能源消费近10年平均每年增幅达7.3%,从2009年的319.78 kgce/人,增加到2018年的439.04 kgce/人;农村能源消费近10年平均每年增幅达8.7%,从2009年的191.67 kgce/人,增加到2018年的438.56 kgce/人,农村能源消费增幅远远超过城镇能源消费的增幅.农村能源消费大多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释放大量灰尘、二氧化碳等化合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谢茗和曾军龙[1]认为,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正在逐渐从非商品能源转移至商品能源的消费,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商品能源消费逐渐提高.潘燕芳[2]、石祖梁[3]和李宗泰[4]发现,农村居民的收入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会制约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劳动力、人口、地形地貌、物价水平、气候等因素对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起重要作用.[5-7]本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东北三省农村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为完善东北三省农村能源消费体系,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供合理对策建议.
1 东北三省农村能源消费情况
1.1 煤炭消费情况
表1为东北三省2014-2018年煤炭能源消费情况.辽宁省的煤炭能源消耗总量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在2016年均有减少的趋势;黑龙江人均煤炭消费量低于全国水平.
1.2 电力消费情况
表2为东北三省2014-2018年电力能源消费情况.吉林省的电力能源相比辽宁省和黑龙江省消耗量要小很多,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人均电力消费量低于全国水平.
1.3 液化石油气
表3為东北三省2014-2018年液化石油气能源消费情况.辽宁省的液化石油气消费量逐年递减,吉林省的液化石油气消费量逐年递增,黑龙江省仅在2017年有10.39万吨的消费量.东北三省人均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均低于全国水平.
1.4 天然气
表4是2014-2018年东北三省天然气能源消费情况.辽宁省的人均消费量高于全国水平,吉林省2016-2018年消费量开始纳入可统计范围.0数据可能是由于消费量较少无法纳入统计或数据缺失.
1.5 其他油能源
表5为东北三省2014-2018年其他油能源消费情况.辽宁省消费总量及人均消费量均高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人均消费量在2014年、2017年和2018年均高于全国人均消费量;吉林省的人均消费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与全国人均消费量的使用趋势一致.黑龙江出现的0数据可能是由于数据缺失或使用量过小无法统计.
2 东北三省农村能源消费占比情况
图1-图4反映农村各类能源消费比例.可以看出,煤炭和电力占比较大,超过65%,是农村能源中消费的主要类型.东北三省煤炭能源消费量占比均高于全国水平,全国煤炭能源消费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辽宁省和吉林省的煤炭能源消费量占比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与北方冬季供暖有很大关系.北方冬季温度较低,考虑成本及能源结构,还是更多地使用煤炭能源.
3 影响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因素
构建东北三省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表6),对东北三省2014-2018年影响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各个变量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见表7.
将农村能源消费量(Y)作为因变量,将农村常住人口数(X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3)作为自变量,建立模型:
lnY=β0+β1lnX1+…+β3lnX3+ε.
其中,Yi为被解释变量,Xik为解释变量,β0为截距项;β1,…,β3分别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εi为随机扰动项.
回归结果为:
lnY=1.798lnX1+3.115lnX2-8.817lnX3+16.976.
模型中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R2=0.962 2,拟合优度较好,F统计量为101.90,对应P值为0.000 0,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从回归结果看,农村能源消费量受农村人口数、居民可支配收入及价格指数的影响.农村常住人口数每增加1万人,农村能源消费量增加1.798万吨标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农村能源消费量增加3.115万吨标煤;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上涨1个百分点,农村能源消费量减少8.817万吨标煤,结果符合经济含义.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结论
(1)煤炭和电力在东北三省农村能源消费中占比较高.煤炭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等化合物,对环境影响很大,尤其是东北三省冬季雾霾特别严重,煤炭燃烧是引起雾霾的原因之一.
(2)政府对部分地区发放专项补贴,用来减少煤炭能源的使用.煤炭相对于其他能源的价格较低,农村居民依然愿意选择煤炭使用.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消费量过低除价格方面的影响外,还受农村能源服务体系的影响.
(3)液化石油气需要到专门地方采买,天然气需要铺设专用管道,这些都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农村居民的使用.
农村消费生活能源除了生产需求外,主要为了照明、取暖,所以依然大量使用土炕、灶坑等设施,这些设施热效率低,污染环境.
4.2 建议
(1)提高政府补贴,提倡高品质能源消费.煤炭在东北三省农村能源消费中占主要地位,由于家庭可支配收入对能源的使用有明显的正效应,政府为减轻环境压力,完成“能源清洁化”任务,应提高对高品质能源的补贴,鼓励农村居民消费使用高品质能源;严格控制能源的质量标准,完善能源消费监管体系.
(2)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热效率.沼气、秸秆气化等新型生物质能的利用不但能解决农林废弃物的乱堆乱放和燃烧问题,还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速度.新能源的使用需要政策的支持,需要完善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鼓励社会资本的加入,促进投资多元化,为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引进新设备及新管道.鼓励农村开发能源信息系统,加大农村能源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对能源使用的认识,推行“煤改电”“煤改气”,对农村居民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鼓励农村居民使用高效能设备.
(4)因地适宜铺设天然气等专用管道,鼓励多元化能源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茗,曾军龙.国外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32(11):27-30.
[2]潘燕芳,刘德新,付亚男,等.河南省农村居民煤炭消费及影响因素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10):179-183.
[3]石祖梁,李想,王飞,等.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与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8):122-127.
[4]李宗泰,李华,肖红波,等.北京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濟,2017,33(12):101-104.
[5]董梅,徐璋勇.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1303户农村家庭调查为例[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1):45-53.
[6]仇焕广,严健标,江颖,等.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10-15.
[7]王粟,刘杰,史风梅,等.黑龙江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10):106-110.
编辑:吴楠
收稿日期:2021-01-18
作者简介:王春玉(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能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