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凯云,吴振洁,黄伟强,吴晓东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佛山 528100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膝关节病症,主要包括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临床表现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麻木等症状为主[1]。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年化的加快,近年我国膝骨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给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膝骨关节炎早期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微,休息后即可缓解,因此容易忽视[2]。若不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随着病情发展易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腔积液。目前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常见的手段有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手法康复、非甾体抗炎药等,虽然能一定程度缓解膝关节疼痛、肿胀,改善活动范围[3],但单纯西药治疗见效慢、复发率高,效果欠理想。该文方便选择2019年2月—2020年6月期间在该院诊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 Lizer,以下简称SL)配合电温针治疗对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在该院诊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设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女分别为16例、14例;年龄48~73岁,平均(57.63±3.48)岁;疾病持续时间1~12年,平均(6.54±1.25)年。实验组(30例)中男、女分别为17例、13例;年龄47~74岁,平均(57.47±3.59)岁;疾病持续时间2~11年,平均(6.47±1.9)年,对比两组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得到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主要参考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修订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4]及实际临床诊疗症状:①全部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膝骨关节炎,X线检查:关节面不整齐,髁尖隆突变尖,或胫骨、股骨内外髁呈唇样增生及关节间隙变窄,有骨关节退行性改变;②膝关节有持续性疼痛、运动或劳累后加剧;③膝关节周围有轻度肿胀,有压痛点,有不同程度的屈伸受限;④年龄40岁及以上75岁以下;⑤知晓治疗过程且均已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导致膝关节疼痛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器官功能障碍;③合并恶性肿瘤;④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⑤患者无光过敏史;⑥无出凝血障碍;⑦无金属过敏。
对照组予电温针治疗,取内膝眼、外膝眼、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等穴位。患者仰卧,垫枕屈膝30°左右,暴露膝部,75%酒精消毒,采用1.5寸针灸针,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频率设20 Hz、连续波,电流强度达到感觉阈,30 min后起针,截取艾条2 cm一柱,点燃后套进针柄,每针点一柱艾条,加垫厚纸片做好防烫隔热措施。1次/d,5次/周,连续治疗15次。
实验组予SL配合电温针设备型号:Super Lizer(SL),HA-2200LE1,治疗,电温针治疗和对照组一致。治疗时患者端坐位屈膝,或电温针体位,先用B型探头,对准患者痛点或内、外膝眼照射,模式CYCLE,1.5:3(ON:OFF),功率80%~90%,照射10 min;然后使用D型探头,对膝关节腔或者痛点进行照射,模式CYCLE,3:1~2(ON:OFF),功率80%~100%,照射10 min,B、D探头照射均以照射部位有热感但无刺痛感为度。1次/d,5次/周,连续治疗15次。
治疗期间,告知患者避受寒湿,注意保暖膝关节,注意休息,避免长时维持同一姿势、提重物、长时行走、反复登楼梯或其他活动使膝关节反复过度屈伸,合理膳食,按渐进性原则,指导患者适当锻炼,防止锻炼不当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①关节压痛指数:评价关节压痛情况,分为无、轻、中、重度4个等级,对应0、1、2、3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5]。②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含10个条目,共100分,分值越低膝关节功能越差。③疗效评价:分为无效、有效、显效3个等级。无效: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膝关节活动受限;有效:疼痛、僵硬等症状明显改善,轻微活动受限;显效:疼痛、僵硬等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活动自如。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00%。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关节压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关节压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Lysholm膝关节功能对比[(±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Lysholm膝关节功能对比[(±s),分]
注:治疗前后组内对比,a 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b P<0.05
组别关节压痛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0)实验组(n=30)t值P值2.25±0.45 2.23±0.46(0.95±0.51)a(0.46±0.25)ab 55.25±4.85 54.96±4.98(67.85±5.48)a(78.96±5.85)ab 0.170 0.866 4.725<0.001 0.228 0.820 7.592<0.001
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9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体疗效对比
膝骨关节炎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西医认为膝骨关节炎的发生和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及退行性改变密切相关,当膝关节出现退变,股四头肌肌力会下降,继而引起韧带退变,关节软骨异常滑动,致使关节内压增高,影响软骨和关节血液循环,进而造成关节疼痛[6]。我国传统中医对膝骨关节炎具有深入研究,将其归类于“腰腿痛”“膝骨痹”等范畴,认为该病常见于老年人,是由于脏腑精气损耗,无法滋养筋骨,以及风寒等外邪侵入,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或由于跌打损伤引起淤血痹阻,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7]。因此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应以活血、止痛、通经络、强筋骨为主。内、外膝眼有散风寒、通经络、利关节、止痹痛之效,穿筋达骨;足三里有益气养血、舒筋通络之功,是下肢痿痹要穴,配以血海养血活血、舒筋活络,起到活血散瘀、通痹止痛的作用[8];梁丘可通经利节,和胃止痛;阳陵泉为筋之所会,总理筋伤之病,扶正祛邪,镇痛却疾;阴陵泉健脾除湿,散寒镇痛。电针是中医常见的治疗手段,针刺得气后给予脉冲电刺激,能强化对穴位的刺激,行气通络、调和气血,加速代谢,起到镇痛作用。而“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电针配合艾灸结合成电温针疗法,利用针体将热能传入关节深处,艾药和温热作用起到消淤散结、温阳散寒、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的功效,有利关节内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物吸收,消炎止痛。
SL运用的是点式直线红外偏振光作为治疗手段,在波长600~1 200 nm的人体透射窗口范围内,其功率最高可达2 200 MW,对人体组织有效作用深度可达5 cm以上[9],此光波易被黏膜组织、肌肉吸收,且穿透能力较强,不易被反射,具有光电、光磁、光化学、光免疫及光酶等作用[10]。①抑制神经兴奋,松弛肌肉,阻断疼痛恶性循环,解痉镇痛;②促机体活性物质的生成和疼痛物质的代谢,消除炎症水肿;③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愈合;④调节植物神经、淋巴循环,稳定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⑤星状神经节照射有神经阻滞作用。SL照射能够直达病变处,消炎、镇痛、促循环,减轻关节痛症,稳定膝关节内环境,利于修复受损组织,恢复膝关节功能。相关学者[11]研究表明,SL在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方面具有明显疗效,并短期内可取得较理想的止痛效果。
该次研究中实验组采取SL配合电温针治疗,从结果看出,实验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0.46±0.25)分低于对照组(0.95±0.51)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78.96±5.85)分高于对照组(67.85±5.48)分(P<0.05)。陈慧华等[12]学者研究中对膝关节骨关节炎采取超激光联合电针治疗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0.45±0.12)分低于对照组(0.94±0.25)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78.41±5.67)分高于对照组(67.09±5.24)分,和该次研究结果相似,表明超激光治疗联合电温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该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也证实了SL配合电温针的疗效更好,相较于单纯电温针治疗可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
SL改善疼痛效果明确,安全、无创、副作用小、可操作性强,可有效调节机体功能,目前在疼痛治疗及功能康复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电温针通过温针与电针的结合使用,发挥的临床疗效也确切,可进一步消炎镇痛,舒经活络,养血和营,提高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该研究采用SL配合电温针应用于膝骨关节炎临床治疗,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探讨分析其联合作用,实践表明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及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质量,可操作性强,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