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斌
在新疆奇台县七户乡海拔一千七百米的平顶山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榆树,从记忆中开始,就屹立在那个被许多人都视为神圣的地方,所以树也就成了神树。
不在一棵树底下的村落生活是很难体会一棵树底下人的心情的。
我虽然不在一棵树底下生活,却是距离一棵树底下村落最近的。我出生在七户乡旁边的奇台农场三分场,小时候经常去七户乡玩,自然对平顶山上的一棵树有了一些模糊的记忆。那时人小,远远望去,树显得非常高大。但是老人们告诉我们,山上有蛇,树上吊死过人,不可以上去的。听起来很是恐怖,所以一直没有近距离和一棵树进行过心灵上的交流。
走过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像一棵树这样独处生长的情况还真的不多见,像这样被南来北往的游客图腾般膜拜更是不多见。
以后的几年里先后多次登山,或陪客人,或独自游玩,对于一棵树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小时候的印象中,只是没有了恐惧感。有了见面的机缘,就每次想从中得到些什么,却每次失落而归,我甚至不知道想得到什么。
一棵树,就是一棵平凡的榆树。我也查了资料:榆树,又名春榆、白榆等,素有“榆木疙瘩”之称,为榆科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无膨大的木栓层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叶椭圆状卵形等,叶面平滑无毛,叶背幼时有短柔毛,后变无毛或部分脉腋有簇生毛,叶柄面有短柔毛;花先叶开放,在生枝的叶腋成簇生状;翅果稀倒卵状圆形;生于海拔一千至两千五百米以下之山坡、山谷、川地、丘陵及沙岗等处。一棵树生长的海拔是一千七百七十六米,符合这个特征。
既然没有特殊,那么神奇在什么地方呢?带着疑问我欲访一棵树。
七户乡坐落在新疆奇台县东南六十公里处,全乡有八千多村民。按说七户乡是奇台县最东边的门户,而且乡小人稀,经济上也不是最强的,但是这里的村民却具备了与生俱来的聪慧和灵秀。他们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已经培养了几十个处级以上的领导,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自然灾害。
后来我也翻阅了一些书籍和资料,对一棵树进行了解。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记载的:“相传周穆王驾八骏巡游天下,见奇台县七户乡平顶山地势开阔,遂在此小憩,美梦醒来离去之际,不慎将神鞭遗落于此。那神鞭得天地之精华,历经千年修炼,不经意间便幻化成为一棵树。这棵树躯体如铁,根似虬龍,枝繁叶茂,气象万千,自此庇佑着七户乡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有书中记载的,有传说听来的,就是没有亲自作一次属于自己的专访。
我是一贯不相信鬼神之类的,我就想听听当地的人是怎么说的。
八十五岁的老人柴德金对我说:“一棵树是我们七户乡的神树,它在这里保护着我们。这里的人都保护它,没有人敢破坏。”
老人还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约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位放羊人在山上放羊,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雨,放羊人就躲在了树底下。当时由于天气冷,放羊人在树下生火取暖。等天晴了,放羊人继续去放羊,却忘记了灭火,火引燃了树,差点把树烧死。后来,那位放羊人受到村里人的强烈谴责。
乡长李志民说:“2015年9月29日晚上,气温骤变,下了一场雨夹雪,一棵树被冰雪压覆,折了好多枝丫。第二天有人发现树被压坏了,就向村委会报告,村委会赶快找来村民上山清理冰雪,对树进行了保护。”
七户人对于一棵树的爱戴由此可见。
后来我还听说七户人在全国各地都有任职和创业的,就连中央电视台都有。
我真的不知道七户还隐藏着哪些神秘,我也不知道七户人心里究竟能装多少东西。
在七户,我还听到了一个传说。相传林则徐流放伊犁,途经奇台七户,看到这里民风淳朴,粮草丰盛,甚是感慨,遂写下《塞外杂咏》:“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有人说当时林则徐就是在一棵树下写的,也有人说是在平山书院写的,我没有找到确凿的考证资料,总之林则徐来过七户已经被当地人所认同。
不论是周穆王的神鞭还是什么,一棵树的根已经置于这片土地很深很深了。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个人可以和许多树在一起生活,可是我们却很少见一棵树和一村人共同生活的。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呀!我看不见一棵树的根系有多深,也听不见它是如何同周边林草的根系交流的,正如看见七户的人却猜不透人的心一样。他们的交流是绝对的生命的交流。
把根系抠进土地向最有营养的地方探寻,这就是七户人的精神追求!
一棵树是七户人的自豪,也是奇台人的自豪。
夏天,独自在一棵树下远望,林、麦、花、草错综相交,景色宜人。近可观乡,远可眺城。但是,脚下那棵树的生命根系伸到哪里了,你又能看清楚吗?
再上一棵树
(一)
再上平顶山去看一棵树,树的造型没有变化,树冠除了一些干死的枝丫凌乱地垂落,树干依然苍劲挺拔。
去的时候天有些灰,和绿色的田地形成了对比,所以心情就感觉有些压抑。
在山下,我看树的姿态,像一个身披斗笠的老人,静静地在等待什么;又像是一个战士,守候在山头。我无法准确地形容,对于一棵树我有过亲近,每次看到都觉得是一种幸福。
村里人都喜欢到树下来,有膜拜的,有歇脚的,来了就顺便给树浇点水。这也是一棵树繁茂的原因之一。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树的寿命,从满树缠绕的红布足以说明一棵树对于当地人的意义。我无法测量树围,更无法测量树冠。
2019年,当地对一棵树进行了打造,据说投入七百余万元,修建了一条一公里多长的木栈道,围绕一棵树修造了观景平台。当地人介绍说:结合八卦之意,在树的周围八个方向各建造一个小平台,来往的游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祈福。
我围绕平台左转了三圈,然后右转了三圈,当地人说这样祈福才灵验。新建造的平台呈八角形建设,每个面有一个平台,分别取名为:富贵平安、连生贵子、本固枝荣、和合如意、连中三元、天仙寿芝、九重春色、一品清廉。
我自诩为无神论者,为了保留仅有的面子和自尊,只是祈求了智慧与健康,希望自己的大脑好用一些,身体健康一些。同行的人又是保佑仕途,又是祈求財源,我内心在隐隐作痛,我知道我的痛是虚伪的,不过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我感觉到我的脸此刻和当天的天气差不多,绝不会鲜亮。
这时候来了几个孩子,穿得花枝招展,一脸的童真和无邪。
(二)
为了招揽游客,一棵树的周围种满了油菜花,当地还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油菜花旅游节”。地里的油菜花被来往的游客踩踏得不成样子,地主人索性就摆起了地摊,谁在地里拍照就掏五元钱,就这样也难以拒绝前来赏花祈福的人群。当地的农民看到了商机,纷纷上山,有的带来了当地最负盛名的蜂蜜,有的带来了杏子、草莓,也有的带来了风干馍馍,有人甚至把奇台独具风味的黄面、凉皮也搬上了山,一天下来也有不少的收入。
乡党委书记孙磊介绍说:七户乡将以创建一棵树3A级景区为契机,不断升级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特别是民宿、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设,将一棵树景点打造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
山上的天气变化快,上山时的薄云渐渐淡去,露出来的是湛蓝的天空,只有几丝白云飘拂,如絮丝一缕一缕的,像是编织着什么,那图案像龙又像凤。
一棵树所在的山叫平顶山,山下丘陵地形蜿蜒曲折,如盘踞在山下的九条龙,这和天上的云彩形成了呼应。我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竟然让我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如果不是自己所见,真的不敢相信,我上山时的心情被颠覆了。于是我再一次围绕着一棵树左转了三圈,又右转了三圈,期望能够灵验什么,自己心里的虚伪此时荡然无存。
小时候听父辈说,一棵树特别灵验,但凡有人祈求,就会得到庇佑。如今在山上看着来往的人,我相信老人们的话绝不是空穴来风。
(三)
有些人视一棵树为图腾,重要的节日必然要膜拜的。据说很早以前,有一家人,几代农民,每年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下来的收成有时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有人便出了主意,去一棵树祈福求学求官,改变一下家庭的命运。这家人毫不犹豫,大大方方地在树下摆上了供台,上面摆上了鸡、羊头、糕点、水果等供品,一家人在树下足足跪拜了一个下午,直到天黑才下了山。说来也怪,自从祭拜了一棵树以后,这家人的孩子上学也一下开了窍,成绩一路攀升,直到考上了大学。又说这孩子毕业以后就没有回过家,一直在省城工作,官至七品。后来故事越传越邪,山下人家家都去山上祈福,有的竟然也灵验了。
我们一直秉承“学而优则仕”的入世态度,这也一直影响着后人。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这个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成为了历史。但事实上科举思维并没有消失,而是依然影响着当代社会,特别是“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影响深远。
科举制度不拘门第、公开考试、选贤任能等理念为现代教育制度和选人用人制度提供了依据;但是科举制度积久成弊,也衍生出了一些影响社会发展的科举思维,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树立去功利化的教育观、知识观和人才观。
一棵树就是树,一棵树的神奇也是衍生出来的,后人对于一棵树的敬重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一味地通过祈求来实现自己的愿望,那是不可取的。要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还是要经过不断努力来实现奋斗目标,这才是重要的。
(四)
站立了许久,我也有些不忍离去。
远眺山下,郁郁葱葱处全是农田,那地形起起落落,清风下如一条条绿色缎被。农田中间的农田作业道蜿蜒曲折从不同方向直通山顶,我想起一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
下山的时候,山上的人还很多,有些是当地人,也有些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一份喜悦。
说实话自然界中一棵树独立生长的情形并不鲜见,但是如七户乡的一棵树这样让人顶礼膜拜的却为少数。一棵树本来就是一棵植物,并没有什么特殊,如今一棵树已经被神化了。正如一位游客在文章中写的:“一棵树本该是植物,不应该有太多生命承载和赋予的意义,然而滚滚红尘中人,对生命的叹息、生命的哀怨、生命的抗争、生命的期望,却需要借一棵树来表达,来倾诉,这大概就是奇台县七户乡一棵树闻名遐迩的缘故吧。”
奇台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韩春茂说:在奇台县众乡镇中,七户乡绝对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这份特立独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棵树景区,因为一棵树景区囊括的文化内涵丰富,由此产生磁场,使七户乡从名不见经传变为声名远播。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
一棵树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也经历了世事的变迁,山下万物的生存变化都在它的审视之下。我想,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一棵树已经把根深深地扎在了当地人的心中,而当地人也把一棵树视为了生命和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