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茂林 王娟 刘丽 向晓强 张清儒
1 建园
橘园基地选择应注重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选择海拔500 m以下、坡度小于25°、冷空气不易沉积的平地和丘陵缓坡地建园,开垦深度在50 cm以上,在此深度如有明显障碍层应破除障碍层。橘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设置隔离沟。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农家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30~40 cm。橘树品种要选择优质抗病虫、抗逆性较强的早熟品种。
1)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pH为5.5~6.5的微酸性沙质壤土最为适宜,酸性红壤和红黄壤次之。结构和肥力较差的土壤必须先改土后种植。
2)地形。低山缓坡、丘陵地适于大面积发展柑橘。山谷和环形山地,特别是山坡长而广阔、谷口狭窄或无开口的地带,冷空气大量沉积成为“霜窝”,柑橘极易受冻,不宜建园。洼地排水不良且易發生冻害,也不宜建园。
3)海拔。不宜超过700 m,一般距山脚50~100 m以上的山坡中部,可形成逆温层,冬季气温较高,是栽培柑橘的适合地带。
4)坡向。南坡特别是东南坡,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开花结果提早,不易受冻。因此,山地建园以东南坡最好,南向亦适宜,西和西北向的山坡,易受寒流侵袭,一般不宜选用。小气候较好的低山缓坡、丘陵地一般不考虑坡向。
5)坡度。一般要求在25°以下,尤以5°~20°的缓坡最好。坡度太大,水土易流失,且修筑水平带花工大、成本高,台面窄管理不便。
6)水源。柑橘对水的要求高,特别是果实膨大期缺水会造成减产,应选择水源充足且具有引水条件的地方建园,缺水的地方不宜大面积建园。
2 土壤管理
1)翻土断根,中耕覆盖。结合秋施基肥,深翻50~60 cm深土壤。同时切断部分1 cm以下根系,促发新根,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延长盛果期寿命。方法:隔行进行,2年完成。还要做好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和良好的通透性。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秸杆覆盖。
2)施壮果促梢肥。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施入,6月底施入鄂中复合肥,每亩施40 kg。7月开始采用滴灌的方式施入磷酸二氢钾水溶肥,每隔15天施入1次,连续施3次。作用是促进幼果迅速膨大,增加产量,促发晚夏稍,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3)施基肥(采果肥)。一般在采果前后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及时施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猪粪或羊粪)1 000 kg和史丹利复合肥35 kg。作用是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恢复树势,保证安全越冬。
3 水分管理
经过抽槽改土的橘园,正常年份一般在施壮果肥前不要灌水,否则导致春、夏梢大量抽发,影响坐果。壮果肥施入后为了橘树能及时吸收,可适当浇少量的水,注意大雨后及时排涝,采果前20天停止灌水。
4 病虫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橘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孳生的环境条件,保持橘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农药残留低于规定标准。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砧木和品种,特别注意选择抗病性、抗逆性强的品种。疏松树盘土壤,地面覆盖,科学施肥、灌水、排水,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剪除病虫枝梢,摘除病虫叶果,清除枯枝落叶落果,刮除树干老翘皮、果实套袋、喷高脂膜,树干绑草、涂白等,减少病虫源和机械损伤,减轻危害。
2)物理防治。用杀虫灯诱杀或驱避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用粘虫黄板诱杀蚜虫。
3)生物防治。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天敌,用胡瓜钝绥螨防治螨类,用日本方头甲和湖北红点唇飘虫等来防治矢尖蚧,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卷叶蛾等。
4)化学防治。防治炭疽病应抓住新梢抽发期、花谢2/3时、花谢85天左右、冬季2月这四个时段,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333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防治红蜘蛛应抓住新梢抽发期、花谢2/3时、9月下旬这三个时段,喷施5%噻螨酮乳油 1 500~2 000液或34%螺螨酯悬浮剂6 000~ 7 000倍液。
5 修剪
根据橘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修剪的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
1)春季修剪。一般进行2次修剪。第1次修剪于早春2月中下旬至3月份进行。主要剪除干枯枝、病虫枝、交叉枝,回缩结果枝、落花落果枝和衰退枝,对较拥挤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天窗”,解决树体合理分布与透光问题。第2次是现蕾期细修剪(也叫花期复剪),主要是疏除无叶花、畸形花、露头花,短截长花蕾枝,控制春梢。
2)夏季修剪。修剪目的是控制夏梢萌发和生长,矮化树冠,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6月份通过抹芽控制夏梢萌发和生长,提高坐果率。7月中下旬短截落花落果枝,适当抹芽,选择放梢,水田可迟放,旱地适当早放梢。
3)秋季修剪。通过对秋梢摘心、抹芽,促进早秋梢老熟,预防秋梢受冻。
4)冬季修剪。主要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进行。修剪目的是人工清洁橘园,减少病源虫源,剪除病虫枝、干枯枝,剪除晚秋梢。
6 冻害预防
早春施催芽肥逼春梢,秋梢抽生前(7月后)不施氮肥、少灌水,控制晚秋梢的发生。9月底前全部抹除晚秋梢。
早熟品种采收后,立即施基肥;中熟品种适时采收,采前施基肥。
根颈培土,也可用薄膜保护树冠。
7 采收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收。树上无水时采摘。采摘人员剪齐指甲或戴上手套,用采果剪两剪法采果,第一剪离果蒂1~2 cm,第二剪齐果蒂处剪平。先下后上,先外后内采摘。将采收后的柑橘装入竹筐,叠码在阴凉、通风的果棚、选果场或专门的预储(冷)室内,让其自然通风,散热失水。预储温度宜为7 ℃,相对湿度为75%。
8 贮藏
预贮2~5天,失水3%~5%,手握果皮略有弹性。预贮后,即可用单果保鲜袋套袋入贮。套袋时应剔除病虫果,畸形果和机械损伤果,分级套袋分级入贮。入贮最好用25 kg装专用木箱或塑料箱堆码(应留出通气道和检查道)贮存,以利于贮藏管理和提高库房利用率。采用库房平面堆码贮藏的,也应用砖砌好人行检查道,果实堆码高度应控制在40 cm左右,过高会造成下部果实压伤,空气对流不畅。堆码时应将蒂部朝上,一次放好,不要翻动,库内温度控制在3~8 ℃,相对湿度80%~90%,注意库房通风换气工作。
9 生产废弃物处理
对果园生理落果,应及时收集利用或集中处理,落叶在果实采收后集中处理。废旧农膜、废弃化肥农药包装物、果袋应集中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10 生产记录
每个生产地块建立独立、完整的柑橘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各个环节,保存记录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