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国 熊丽春 周月惠 林秀梅 葛品
过敏性结膜炎是儿童一组常见的眼表疾病,是由于结膜接触到抗原性物质(变应原)而发生免疫增强并引起一系组织细胞反应性疾病。全世界约有20%的人患有过敏性角结膜炎,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特别是空气污染的加重[1-2],儿童接触变应原的量和机会增加,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而儿童本身身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导致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率增加,成年人常表现眼部刺痒、充血、流泪和畏光症状,甚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学龄前儿童的症状和体征与成人不同,同时由于其不善表达的特殊性,病情常常被忽略或误诊[3]。目前对于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相关报道较少,对其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未达成共识,因此,文章针对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研究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福州地区12所幼儿园的2 489例学龄前儿童进行过敏性结膜炎的调查研究。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眼科学》和《Inflammatory Diseases of the Conjunctival》,通过儿童家属电话短信等进行采集病史以及幼儿园进行眼视力保健时进行症状体征采集等。包括既往史(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异性皮炎、湿疹等),家族过敏史。临床症状:包括眼痒、眼痛、眼红、眨眼、揉眼、眼干、流泪、异物感等(详细门诊关于发病的环境、发病的季节,发病的时间长短,发病的后用药的情况以及可能的加重和缓解的各种因素。)临床体征:结膜充血、结膜水肿、球结膜发黄、眼睑水肿、乳头、滤泡等。辅助检查:血清IgE检测,以及过敏源检查等。
依照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的分类方式[4],将过敏性结膜炎分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SAC)、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perenni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PAC)、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特应性角结膜炎(atopic keratoconjunctivitis,AKC)及巨乳头性结膜炎(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GPC)5种类型。
本次研究发现共有278例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发生率11.2%,其中男生187例,女生91例,其中201例参与IgE检测,其中阳性有197例(98.0%);其中123例参与过敏源检测,吸入性主要以户尘螨(39.8%)、粉尘螨(53.7%)、花粉(35.0%)为主,食入性主要以虾蟹(34.1%)、牛奶(17.9%)、鸡蛋(10.6%)为主。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以PAC、SAC、VKC为主,其中PAC比例最高(34.2%),详见表1。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中有93.5%患儿伴随过敏性鼻炎,其次是湿疹(50.7%),详见表2。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主要症状体征是结膜充血、眼红、揉眼、眼痒、眨眼、滤泡、乳头。详见表3。
表1 不同类型过敏性结膜炎的占比
表2 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伴发其他过敏性疾病情况
表3 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症状与体症
过敏性疾病在全球都呈现上升趋势,西方国家研究发现近1/3的儿童患有过敏性疾病,美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约占儿童的9.7%,与本次研究结果(11.2%)相似,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是儿童眼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但是由于儿童表述不清楚以及临床特征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异,导致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本次研究对学龄前儿童通过大范围采集分析,寻找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由于学龄前儿童表述不清,故本次研究没有采取症状体征评分的方法进行分析,而采取详细的病史采集、体征检查以及实验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有93%都患有过敏性鼻炎,正如“一个呼吸道,一种疾病”的观点相似,结膜和鼻黏膜都是黏膜上皮,而且是直接与外界过敏原相接触,过敏原在激发过敏性结膜炎时同时也引起过敏性鼻炎[5-7],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怀疑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一定要询问有无过敏性鼻炎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而本研究发现93.5%儿童过敏性结膜伴有过敏性鼻炎,提示过敏性结膜炎与过敏性鼻炎可能是同一时间出现,所以对于临床治疗时,同时进行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哮喘科等科室进行联合治疗[8],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由于所有过敏性疾病具有相同的炎症因子,所以当对其全身用药时,可以同时改善眼、鼻、皮肤等,但是抗组胺药物可能加重眼表的损伤,故过敏性结膜炎患儿,眼痒症状一旦缓解,应该停用全身抗组胺药物,可继续使用肥大细胞稳定剂和或人工泪液[9]。过敏性结膜炎除可能伴随其它器官的过敏症状,也可能与儿童近视相关[10],临床上诊断过敏性结膜炎时,必须考虑相关可能出现的疾病,进行系统地治疗。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科门诊常见病之一,学龄前儿童发生过敏性结膜的构成比,其中前三位为SAC、PAC、VKC,占93.1%,VKC在儿童的比例为28%高于成人,既往研究发现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主要以春季角结膜炎为主,而本实验研究发现以PAC以及SAC为主,与以往不同的,本实验人群局限在幼儿园学龄前,而VKC的人群可能处于学龄阶段儿童为主,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更要关注PAC与SAC的发生。
综上所述,从临床症状上,与成人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症状眼痒、异物感不同[7],学龄前儿童的主要表现揉眼,同时眨眼的发生率也比成人多[11],部分过敏性结膜炎儿童伴有抽动症[12],对于儿童球结膜出现色泽变黄的改变(23.6%)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在成人中较少出现该特征,多见于VKC的儿童,可能与长期揉眼有关。所以临床工作中,抓住学龄前儿童的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征,有助于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