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昆 ,许涌彪,翁祖英
(1.泉州师范学院 党政办公室,福建 泉州 362000;2.泉州师范学院 科研处,福建 泉州 362000)
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在近30年的不断深入和演进过程中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特征,一般学者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产学研的主要载体.而不管是“产学研合作”“产学研联合”,还是“官产学研金”等的不同提法[1],产学研三方的视角与结构都时刻反映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主要诉求: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学研三者之间局部且断点式合作无法形成聚合效应,各效益与利益成块状分割,因此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人才与资源的整合以及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成为了新时代的必然趋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更多体现的是社会产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就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平等互惠方面达成一致的长期深层次合作关系.他们之间通过契约或其他某种方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联合进行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一种社会互利行为[2].
如果就Etzkowitz和Leydesdorff的三重螺旋模型中“生产应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作为基本范式[3],那么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特征就是产教融合、服务需求、校企协同,从而逐步提高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发展质量.因此,三者深度融合可以积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知识的传播与转化,促进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全方位融合,以整合优势资源和产业,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相互渗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加快,产学研合作正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融合的态势.福建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自由贸易区和综合实验区等八区叠加的改革前沿阵地,发挥地方本科高校优势,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走向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4].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与人才供给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服务于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日益紧缺.为推动高等教育积极融入国家转型发展,特别是服务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战略布局,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鼓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走上应用型发展道路,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政企校行”四方联动的新格局.各省根据省情开展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工作.福建省于2015年确定了18所高校和143个专业群作为转型改革试点项目.按产业分布优先、兼顾区域需求和高校优势的原则,2018年遴选出8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35个示范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200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5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12个应用型学科建设项目,涵盖了信息技术、石油化工、电商物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纺织服装等16类产业领域[5].这些产业领域、科研平台与福建经济发展高度契合,是区域经济驱动引擎和潜在的新兴领域经济增长点.
高校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使命促使高校与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高校作为供给方,为需求方的企业提供互补性创新资源,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企业技术能力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6].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校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一个重要因素.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地方主要的科研平台载体,已经成为高端人才集中、科研机构集群、科研实力集聚的重要科研高地(图1,数据来源于文[7]).高校可以借助良好的实验设备、高水平的科研团队,通过技术研发,关键技术突破,指导产业革新生产装备、提升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达到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需要高校的智力支撑、人才供给、科研合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将很难推动地方产业集成和融合创新.其次,地方本科高校是区域教育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每年培养的大量毕业生,为地方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人力支持,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力量.
图1 福建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省部级科研平台数量Fig.1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s at provincial and ministerial level in some Fujian local universities
高校的人才输送、知识服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能够形成特定的对接,二者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利共赢[8].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立足地方,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就要整合政校行企资源的优势,呼应区域社会需求,通过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师资队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提升自身在区域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区域社会作为高校人才检验器、技术研发实践地、创新创意创造试验田,在获取高校的人才支持、知识服务的同时,对地方高校提供政策、资金以及其他物质支持,促进地方高校更快更好的发展,形成共荣共生良性发展态势.
地方本科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承担着对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引领、智力支撑等重要任务.当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实力、服务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匹配度还有一定的差距.地方本科高校应正视这些差距,立足地方需求,立足学校实际,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处理好各种关系,发挥积极作用,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从总体上看,地方本科高校是指2000年前后由地方大中专院校集中合并升格的一批高校.这批高校通过合并实现资源互补,调动了地方的人、财、物向教育领域集聚,极大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加快、社会文化建设推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了这些地方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不管是人才培养或者人才支撑都对地方本科高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在培养适用性人才,尤其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方面,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重构.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人才队伍中能有效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适用性人才缺口总体比较大,近些年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注重引进了诸如中组部特聘专家、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但真正在当地某一产业领域拥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还是十分短缺.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大部分已经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走上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道路,在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特别要注意响应服务领域的需求.面对新一轮的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只有不断加强“政企校行”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才能提升服务面,处理好服务面向与人才适用的关系,充分整合学校、行业、企业、政府等组织的资源力量,突出利益驱动优势[9],转变当下人才教育理念、人才结构、知识体系以及培养模式不适应的局面,突出高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逐步突破政策壁垒、资源壁垒、区域壁垒[10].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空间亦快速拓展,正在加快融入地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围绕区域产业链、创新链应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但是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尚未及时跟进、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对地方行业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缺乏足够的了解.部分教师尚未完全树立融入意识,对与企业、行业相关的横向课题关注不够,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地方本科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匹配度方面,必须进一步紧贴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密切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链的有效衔接,特别是一些服务地方产业的应用类专业,注重加强紧缺专业、支柱专业建设与发展,提升专业与产业匹配程度,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伴随着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地方本科高校对地方产业的服务覆盖面更加宽广.但由于办学底子薄、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缺乏,地方本科高校在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限制.如,在办学理念上,热衷于提升办学层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忽略办学规模、办学实力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实际,不够重视区域发展优势,学校教学科研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所背离;在人才培养上,理论性教学过多导致培养过程缺乏实践性,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锤炼,还没有从观念认知上真正突破以高校为单一主体或基本以高校为主导的“封闭式”传统教育观束缚,没有从根本上牢固树立合作教育、协同育人的意识等[10].与服务覆盖面更加宽广相比,在发展要素投入方面,地方本科高校正经历转型升级困难重重与高速发展力不从心双重压力的阵痛期,在统筹产学研合作资源上有待进一步发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社会、企业、行业的资源要素投入,一方面要积极改变学校的办学理念、积累办学优势,苦练“内功”,加强内涵建设,着力补齐服务资源缺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聚焦发力,快速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推动地方产学研融合,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地方本科高校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挥优势,主动出击,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成果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服务投入.与此同时,地方高校与地方产业主体在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在校企共同研究与协同开发方面,不同程度上深入推进不足,成果局限于论文、专利,总体技术质量、成果转化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进一步出资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提升.地方本科高校要更加紧密与地方政府、地方行业企业的联系沟通,探索建立独立于科研管理部门之外的经营性机构,厘清相互之间权责关系,采取有力措施,以市场经营的参与者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全过程,推动成果出新与成果转化,让成果转化在市场优胜劣汰竞争中精益求精,提升竞争力,让产学研融合落地生根,助推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
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泉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拥有多个千亿产业集群,是“中国制造2025”唯一地方样板和实践城市,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城市.泉州师范学院是泉州市唯一地方公办本科高校,是福建省首批8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一、福建省8所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本科高校之一,在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一定的实践探索.谨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探讨推动地方本科高校与相关主体共同推动产学研融合、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高校人才资源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高校科研发展和服务社会最具活力的关键因素.推动产学研融合,高校首先必须整合人才资源,要坚持以市场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优质行业能工巧匠.提升学校教师实践技能,推动校内人才更加适用于地方产业.在此基础上,优化与地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对接机制,主动将高校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驱动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服务地方转型发展的领域才能越拓越宽.
泉州师范学院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对接智能制造、纺织鞋服、石油化工等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开通“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绿色通道,引进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完善教师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将教师划分为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社会服务与推广四种类型,鼓励教师往社会服务与推广方向发展,将产学研践习经历和成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指标.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充分发挥校地、校企合作的优势,从企业行业中聘请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采用柔性聘用的方式打造教师队伍.设立技能名师工作室,建立教师发展在线学习中心,定期举办青年教师研习营、校企互动报告会、“SPOC建课与微课制作”教学工作坊等活动,大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等文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或培训.建立“学校+行业+企业”模式,与地方企业共建校外教师培训基地,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践习、参与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
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领头羊,其角色定位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12].面对区域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地方本科高校要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等方面主动与地方产业对接.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变化,加快专业调整,对社会需求旺盛、发展势头良好的专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重点建设;对社会需求持续走低、发展后劲不足的专业,加快转型改造或撤销停办,尽快提升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进一步拓宽服务空间.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潜力开发,在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孵化、扶持方面给予支持与引导,通过整合政企校行等资源,服务地方产业需求.
泉州师范学院立足泉州、面向福建,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整体办学向应用型转变,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在专业群建设方面,重点打造化学工程、纺织工程、食品工程等7个应用型学科,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组建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海洋食品、智能制造、交通服务、电子商务等6个省级试点应用型专业群,带动文化创意、经济金融、旅游体育休闲、教师教育服务等4个应用型专业群.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增设服务地方产业的工科类专业,特别是自动化、工业设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物联网工程等新兴或急需的工科专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等社会需求持续走低专业,进行招生数控制或者停招.改造传统专业,坚持强化优势,注重交叉融合,寻求新的专业建设方向,文科类专业注重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相对接,与海上丝路文化相连接;艺术类专业注重艺术与技术融合,艺术创作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体育类专业主动适应国家发展全民健身的战略,注重与地方体育休闲产业相衔接.通过重点建设、优化调整,逐步建立学科与支柱产业、专业与产业领域、专业群与行业企业三个维度同步建设、同步改革、同步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外部产业资源不断涌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与政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紧密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打造对接区域产业链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基地自2018年运营以来,已入驻大学生企业34家,获批知识产权86项,创新创业人员600多人,吸引省内外12所高校入驻,该基地已经成为高校科技成果展示转化、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的优质平台.
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共生共荣.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与需求,为地方本科高校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地方本科高校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聚焦需求、聚焦产业、聚焦服务,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改进优质资源的统筹,提升资源整合效果,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系统性、协同性,逐步实现服务的更多覆盖和更好质量.
泉州师范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的办学主体作用,坚持以“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为导向,注重打造校地发展共同体,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科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搭设6个人才培训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打造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传统、重化、高新三大产业板块,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坚持产教融合,依托应用学科和专业群建设,引导优质资源向专业群汇聚,与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福建炼化、绿地集团、中泉集团、百宏控股、恒安、安踏等200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吸引行业企业新增投入1.5亿元,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879个及实验室、生产性实训基地、中试车间等教学资源.通过统筹实施、持续推进,把学校的人才智力优势资源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把地方的政策环境优势资源转化为推进学校发展的坚实支撑,形成地方支持学校、学校反哺地方的良性循环.
社会服务职能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地方高校要注重科研成果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评价,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之间的横向协作,突出考察其科研项目成果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提高教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通过政策性倾斜,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精干团队,以知名专家团队和重点学科资源为依托,联合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区等平台,设立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基金,打造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投资、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注重提高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率,从而提高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泉州师范学院在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增强产学研服务能力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重点支持服务地方产业的专业和团队,对为地方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创新团队,给予重点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生活环境.成立文献数字化基地、产学研工作站、机械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河长学院、雕刻学院等校地合作科研平台,与三安光电、中化泉州能源科技、安踏集团、兴业皮革、浪潮集团、金鹿集团等建立大数据研究所、实验分析检测中心、校企联合博士工作站等校企合作科研平台,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二是支持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学校与河北工业大学、福建联合石化等合作,引进国家级专家、闽江学者等专业化高层次人才,聘请合作企业高管高工等作为兼职教师,组建高层次师资团队,组建石油化工产业学院;智能制造学科专业群联合中国社会科学研、华中科技大学、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嘉泰数控等知名制造业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服务泉州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三是推动共建高校成果转化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利用校内校外资源共建高校成果转化区,引进社会资源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和技术转移机构,打造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重点扶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技术就地攻关、成果就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