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广东 台山 529200)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又叫皮肤小血管炎、皮肤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累及真皮浅层小血管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好发于四肢,尤其是小腿及足踝周围。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丘疹、荨麻疹、溃疡、疼痛及瘙痒等症状,并可伴有乏力、发热及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以往临床上多使用激素类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这类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其病情,但易引发不良反应[2]。沙利度胺属于谷氨酸衍生物,在抗炎、免疫调节及抗血管生成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3]。本文以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沙利度胺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相关诊断标准[4]。2)其年龄>18 岁。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为:1)一般资料缺失。2)存在使用相关药物的禁忌证。3)合并有免疫功能缺陷、精神障碍、意识障碍及循环功能障碍。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5)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障碍。6)合并有其他的皮肤疾病。将这80 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比对组。试验组40 例患者中有男15 例,女25 例;其年龄为25 ~61 岁,平均年龄(47.1±2.7)岁;其病程为7 ~26 个月,平均病程(15.3±1.4)个月。比对组40 例患者中有男14 例,女26 例;其年龄为26 ~59 岁,平均年龄(46.9±2.9)岁;其病程为7 ~27 个月,平均病程(15.4±1.6)个月。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用强的松片(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207,规格:5 mg/ 片)对比对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每次服4 ~8 片,每日服1 次。待症状减轻后逐渐减少用药量(每隔1 ~2 d 减药1 片)。用沙利度胺片(生产企业: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129,规格:25 mg/ 片)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每次服1 ~2 片,每日服4 次。待症状减轻后,按照每日服30 ~50 mg 的剂量维持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 周。
治疗4 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乏力、头痛腹痛和食欲减退等)的发生率及临床症状(包括皮肤水疱、肌肉疼痛、灼热感和瘙痒感等)缓解的时间。
依据两组患者皮肤损伤的恢复情况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处恢复正常,局部存在较少的瘢痕和色素沉着。有效:治疗后,患者皮损恢复的面积>30%,其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的面积<30%,其病情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治疗,与比对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水疱、肌肉疼痛、灼热感及瘙痒感消失的时间均较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对比(d,± 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对比(d,± s)
注:* 与比对组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 水疱 肌肉疼痛 灼热感 瘙痒感试验组 40 15.23±2.13* 9.68±1.22* 5.67±1.02* 8.67±1.36*比对组 40 21.64±2.48 14.26±1.37 9.58±1.56 13.62±1.59
治疗期间,试验组4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5%,比对组40 例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2.5%,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试验组40 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比对组4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坏死性血管炎。该病多发于下肢,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6]。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丘疹、溃疡、瘙痒及疼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乏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7]。以往临床上常用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强的松可有效地缓解该病患者皮肤的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减轻其瘙痒等症状。但长期使用该药易引发恶心呕吐、软弱乏力、头痛腹痛和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可降低患者用药的安全性[8]。
近年来,临床上用沙利度胺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获得良好的疗效。此药是谷氨酸的衍生物,具有镇静、止痛、免疫调节、抗炎、抑制血管生成及抗肿瘤等作用,并能通过作用于淋巴细胞来改善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从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此外,此药还能促进角化上皮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IL-8,加速角化细胞的增殖和成熟,从而快速地改善患者溃疡的症状[9-10]。不过,患者使用沙利度胺的剂量若过大,药物中的部分成分可无法及时被其机体排出,其易发生严重的神经病变。因此,在用该药对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需严格控制其用药量,或采用晚间顿服等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以保障其用药的安全性[11]。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沙利度胺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