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美艳,王 鑫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云南 蒙自 661199)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此病是肝硬化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调查,在首次发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死亡的患者占6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对其进行治疗的难度较大。既往临床上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主要是进行放射介入手术、内科药物治疗。上述治疗方法的止血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胃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中[1]。在对此病患者进行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期间,寻找到出血点后,阻断、封堵其食管胃底发生曲张的静脉,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且能预防其病情复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2]。本次研究主要是比较用胃镜下不同止血方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收治的46 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经内镜检查确诊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患者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3)患者的精神状态正常。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存在进行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的禁忌证及凝血功能障碍;2)患者在近期有阿司匹林使用史;3)患者发生下消化道出血;4)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5)患者存在重要脏器的功能不全。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2 例,女性患者11 例;其年龄为21 ~62 岁,平均年龄为(38.17±4.06)岁;其出血量为221 ~594 mL,平均的出血量为(419.87±38.26)mL。在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 例,女性患者13 例;其年龄为21 ~63 岁,平均年龄为(39.94±4.81)岁;其出血量为231 ~562 mL,平均的出血量为(428.15±38.96)mL。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胃镜下序贯注射止血治疗,方法是:在胃镜下选好靶静脉,明确患者静脉曲张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注射点。将注射针的针头刺入靶静脉,快速注入组织胶(每个注射点注射1 ~2 mL 的组织胶)。在注射针内注入碘油,将注射针内的组织胶推入到靶静脉中,撤出注射针。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方法是:在胃镜下对患者的胃黏膜进行穿刺,观察出血静脉的来源支,以此作为靶静脉。在靶静脉内依次注射3 ~10 mL 的聚桂醇、0.5 ~2.0 mL 的组织胶、1 mL 的空气、1 mL 的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撤出注射针。根据出血的位置及出血量确定注射点的数量。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的疗效判定标准是: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上消化道停止出血,其排黑便的症状消失,对其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的结果转阴。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上消化道停止出血,其排黑便的症状消失,对其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的结果未转阴。无效:患者的治疗效果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2)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停止出血的时间、排黑便症状消失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3)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脂肪酶(LPS)的水平。4)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再出血的发生率。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消化道停止出血的时间、排黑便症状消失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2。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Hb 及血清TNF-α、LPS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b 的水平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 ;其血清TNF-α、LPS 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停止出血、排黑便症状消失、肠鸣音恢复正常及住院的时间(± s)
表2 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停止出血、排黑便症状消失、肠鸣音恢复正常及住院的时间(± s)
组别 例 )治疗组 23 28.04±3.19 2.62±1.09 2.40±0.85 7.23±1.96常规组 23 36.24±5.23 4.05±1.12 4.11±0.99 10.84±1.60 t 值 6.4194 4.3882 6.2850 6.8427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 及血清TNF-α、LPS 水平的比较(± s)
表3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 及血清TNF-α、LPS 水平的比较(± s)
组别 例数 Hb(g/L) 血清TNF-α(µg/L) 血清LPS(µ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3 93.97±11.82 111.82±8.90 5.29±0.61 1.76±0.15 63.79±4.85 24.98±3.05常规组 23 93.59±11.07 98.75±8.55 5.30±0.77 3.04±0.86 63.12±4.90 35.48±4.94 t 值 0.1125 5.0789 0.0488 7.0318 0.4661 8.6736 P 值 0.9109 0.0000 0.9613 0.0000 0.6435 0.0000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再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便秘、再出血发生率的比较[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情危重,若未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在短时间内其上消化道会大量出血,从而可使其发生休克甚至死亡。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药物止血治疗的效果有限,此病患者再次发生出血的可能性较大[3]。研究发现,传统序贯注射止血法的止血速度较慢,在治疗期间需要使用较多的组织胶和碘油,难以在短时间内将组织胶和碘油排出患者体外,进而可影响其预后[4]。
近年来,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中。此手术的止血效果较好。在手术前,可通过胃镜确定患者出血的具体位置,确定出血血管的来源支,据此为其注射聚桂醇、组织胶,以破坏出血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在短时间内发生聚合及固化反应,并在形成栓子后阻断出血血管的血流[5]。研究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胃底静脉曲张团的体积较大,若在此处注射硬化剂,需等待片刻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静脉的压力较高,在撤针时可能会出现喷血的情况[6]。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时,使用的药物是聚桂醇,此药可明显加快血管硬化的速度,预防血管闭塞,且组织胶的用量较少,可防止脱胶时出血点再次发生出血。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胃镜下序贯注射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相比,用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