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 许秀梅
摘要:本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新型女职业农民法律素质培训班的60名女学员调查数据为依据,构建新型女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评价模型,应用OWA算子函数,对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新型女职业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在胜任素质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尤其在生态素质方面须要提高。最后根据各维度素质存在的不足,从加强本土女农民基础教育、吸引女大学生成为新型女职业农民、消除女农民社会性别差异、与农业院校联合培养等方面提出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提升路径。
关键词:OWA算子函数;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F323.6;G7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7-0021-06
收稿日期:2020-08-28
资助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9CQXJ39);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QDSKL1901173);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课题(编号:JXJY20-01)。
作者简介:张 霞(1985—),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E-mail:877014178r@qq.com。
通信作者:许秀梅,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创新。E-mail:shareshareshare@163.com。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人才下乡,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业并且能够扎根乡村的人才,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到田地里[1]。然而,目前在田间地头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女性居多,约占农村农业从业者总数的65%[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男性劳动力在城镇化进程中选择外出打工[3]。女农民则无疑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女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职业素质较低,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女性农民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须不断提高女性农民从业素质,将其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本研究拟通过构建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模型,对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现状进行评价研究,找出问题与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建议,以上分析可以为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相关文献综述
1.1 新型女职业农民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以务农为职业的现代女性农业从业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究。其中杨德兴等认为,女性农业从业者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主体力量[4]。杨亚利指出,农村青壮年男劳动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大量外出务工,女性农民则无疑变成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力量,并且指出其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和道德素质偏低的现象[5]。康芳民认为,在我国的农业发展越来越以女性为主的背景下,要解决我国的农民问题关键要不断培育新型职业女农民[6]。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看,在农村劳动力中,女性农民占3/5以上[7],农业女性化特征日益明顯[8],培育新型女职业农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杨梅等指出,现代女性农业从业者培育工作刻不容缓,应被深刻认识,对女性职业农民加以器重,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力量[9]。胡红等认为,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女性农业从业者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而女农民在获得农业技术知识方面是被动、从属的角色,因此在培育女农民时应注意多采用更适合于女农民的培育方式[10]。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发现,在新型女职业农民的研究上大多是对现状及问题进行统计描述,然后从宏观上提出解决对策。本研究把以上多位学者的研究结论作为研究依据并对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发现前人的研究没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路线,有的放矢地提出措施建议。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聚焦现代女性职业农民,分析现代女性农业从业者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措施建议。
1.2 新型女职业农民职业胜任素质
新时代的农民,应具备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职业胜任素质[11]。围绕胜任素质,多位学者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探究。杨艳丽等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应具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农业常识和市场营销、产品推广、专业技术、团队合作等生产经营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使用新技术新要素的能力还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等从业素质体系[12]。陈春霞等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胜任素质由从农动机、模式创新力、关系资本积累能力、农人新思维等17项要素构成[13]。为了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势必需要一批以农业为固定职业的新型人才,即新型职业农民[14]。近年来,农村越来越多的男性选择进城务工或从事其他非农职业,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农业生产者中女性约占65%,女性农业从业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主要作用[15]。
纵观几位学者的研究发现,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研究,但是都没有针对女性职业农民独有的特点,建立符合新型女职业农民特质的指标体系。因此,本研究将结合新型女职业农民区别于男性农业从业者的特点,建立一套符合新型女职业农民特质的胜任素质指标评价体系,对当前我国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现状进行具体评估,并以青岛农业大学新型女职业农民法律素质培训班为例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调查,从多维度分析当前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现状与不足,尽可能全面地提出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新型女性农业人才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2 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构建
2.1 一级指标设计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出以下8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基本特质(B1)是指与新型女职业农民职业特征相符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是先天具备的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科技素质(B2)是指新型女职业农民对农业科技意识、科技知识、科技技能以及科技信息和科技价值观所掌握的程度以及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熟练应用的程度[16];经营管理素质(B3)是新型女职业农民的市场信息分析能力、市场机会识别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各方面的经营管理素质水平[17];法律素质(B4)是指新型女职业农民对与其自身相关的生产、生活方面的法律知识、行政法规的掌握程度[18];思想道德素质(B5)是指新型女职业农民在个人品德方面能做到诚信正直、有责任心并乐于分享劳动经验和心得感受的程度;身心健康素质(B6)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主要是指新型女职业农民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和对自身健康水平的管理能力,心理素质是指新型女职业农民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心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如积极进取、自信乐观等;专业素质(B7)是指个体经过培训和考核后获得的农业方面或其他有利于农业发展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生态素质(B8)是指新型女职业农民是否具有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责任感,是否能全面掌握生态农业综合知识。
2.2 二级指标设计
8个维度只是对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的框架性描述,为了让模型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本研究对8个维度做出更加详细的二级指标进行描述,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受教育程度、职业认同、主体意识等3个指标来描述基本特质;拟从科技意识、科技知识、科技实践能力等3个指标来描述科技素质;拟从识别市场机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等3个指标来描述经营管理素质;拟从法律政策知识、法律思维、法律敏感度等3 个方面来描述法律素质;拟从诚信正直、责任意識、共享意识等3个指标来描述思想道德素质;拟从积极进取、自信乐观、健康管理能力等3个指标来描述身心健康素质;拟从农业综合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等3个指标来描述专业素质;拟从绿色环保意识、安全绿色生产责任、生态农业综合知识等3个指标来描述生态素质。建立起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表1)。
3 研究设计
本研究用专家打分法、访谈法确定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模型的各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访谈对象是青岛市西海岸参加青岛农业大学新型女职业农民法律培训班的学员。然后结合OWA算子函数对各级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根据一二级指标设计问卷内容,将设计好的问卷发放给该期培训学员。调查过程中,向学员发放调查问卷,总共发出 60 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回收率达到98.3%。
为了保证问卷可信度,本研究在获取问卷数据后,对问卷数据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以保障问卷设计的科学性。首先,用科伦巴赫 (Cronbachsα)一致性系数来进行效度检验,根据α系数的检验标准可知,α越大,表明问卷设计可靠性越大。本研究设计问卷信度系数为0.968,大于0.9,各个维度的α系数也都大于0.7,说明研究数据总体与维度信度较高,基于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将得到具有可靠性的结果。接下来进行效度分析,采用常用的KMO检验法。本研究中KMO的值为0.766,表明数据亦具有较高效度。基于该数据所做的统计分析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4 基于OWA算子的新型女职业农民职业胜任素质评价
4.1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通过专家访谈,邀请6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评分,运用OWA算子,计算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8个一级指标权重值。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减少决策数据极值对整体决策数据的影响,使确定的指标权重相对合理,具体步骤如下。
4.1.1 专家打分
邀请6位专家,根据同一层次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对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指标(Cij)进行打分(0~10分),得到原始决策数据(a1,a2,a3,…,an-1,an),将已知决策数据按降序排列,并从0开始重新编号,得到新数列(b0,b1,b2,…,bn-2,bn-1 ),其中(b0≥b1≥b2≥…≥bj≥…≥bn-2≥bn-1 )。
4.1.2 位置赋权
数据bj的比重分别对应组合数Cjn-1,也即n个数据b0,b1,b2,…,bn-1分别对应n个组合数C0n-1,C1n-1,C2n-1,…,Cn-1n-1,故得赋权向量:
kj+1=Cjn-1∑n-1k=0Ckn-1,j=0,1,2,…,n-1。(1)
根据二项式定理,有:
∑n-1k=0Ckn-1=2n-1。(2)
即得kj+1=Cjn-12n-1,j=0,1,2,…,n-1。(3)
4.1.2.1 确定绝对权重
利用赋权向量(kj+1 )对打分数据集 (b0,b1,b2,…,bn-2,bn-1 )进行加权,得到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指标Cij的绝对权重值(ωi′):
ωi′=∑n-1k=0kj+1bj,i=1,2,…,m。(4)
式中:m表示指标因素的个数。
4.1.2.2 确定相对权重
计算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评价指标Cij的相对权重值(ωi),即
ωi=ωi′∑mi=1ωi′,i=1,2,…,m。(5)
专家打分结果见表2。
根据公式(1)至公式(5),可得一级指标的相对权重见表3。
由表3可知,身心健康素质指标权重为 0.140 3,是所有一级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次重要指标为为经营管理素质,权重为0.130 8; 法律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权重分别为0.130 5、0.126 4,位列第3、第4;科技素质和专业素质同为次不重要指标,而最不重要的2个指标为基本特质和生态素质。
4.2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计算每项二级指标在其所属一级指标中的权重并排序,具体见表4。
分析表4可知,在基本特质中主体意识排第1位,说明经过前期的培育,新型女职业农民的主体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与男性职业农民相比,女性平时忙于家庭事务,因此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能力也落后于男性,这也导致新型女职业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偏低,普遍得不到提高;在科技素质中,科技实践能力得分最高,说明新型女职业农民的实践能力在培育过程中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由于总体文化素质偏低等原因,新型女职业农民计算机互联网知识匮乏,而且缺乏创新能力;在经营管理素质中,信息分析能力占第1位,说明新型女职业农民的信息分析能力已经有所提升,但资源整合能力仍然较差,市场眼光不足,不能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和把握市场机会;在法律素质中,法律政策知识排名第1,说明目前新型女职业农民来经过培训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法律敏感度和法律思维仍然不足;在思想道德素质中,诚信正直和责任意识并列第1位,说明新型女职业农民能够做到诚信正直并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但在经营传承与分享方面仍然做的不够好;在身心健康素质中,积极进取排第1位,说明新型女职业农民已经有了改变现状积极进取的态度。而女性农民主体参与培育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能够对身边其他女农民产生积极影响,但其自身仍存在自信心不足等悲观现象,身心健康管理意识也比较薄弱;在专业素质中,农业综合知识排第1位,说明作为农民,新型女职业农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科学知识,但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仍有待提高;在生态素质中,绿色环保意识排第1位,说明新型女职业农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初步形成,但生态农业综合知识仍有待充实,安全绿色生产责任感不足,须要不断提高。
4.3 组合权重计算与综合评价分析
由表5可知,经过权重排序后,部分指标排名并列,因此24项二级指标权重总体按照1~12名排序。根据排名分析,本研究总结出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状况,具体如下。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基本特质中的受教育程度排第12名,是所有素质中得分最低的指标,说明新型女职业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科技素质还存在差距。科技素质中的3项二级指标科技实践能力、科技意识、科技知识排名分别为第7、第8、第9,女性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有所提高,但距离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经营管理素质中,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排名第4,识别市场机会能力排名第5。总体来看,经过培育,新型女职业农民已经具备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风险意识,具有一定的识别市场机会的能力,整体来看新型女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法律知识不足。法律素质中,法律政策知识排名第3,法律思维和法律敏感度排名第6。过去,新型女职业农民掌握的法律知识局限在选举、婚姻、继承等政治、生活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题培训,新型女职业农民所掌握的专业性法律知识明显增多。大部分女性职业农民已经初步建立基本的法治观念,认可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绝大多数农村妇女仍然选择非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可見,多数女性职业农民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敏感度仍不强,不能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思想道德素质偏低。从表5中可以看出,思想道德素质中的共享意识排第7名,诚信正直和责任意识都排第5名。目前女性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依然处在比较陈旧的传统模式,共享意识淡薄,小农思想严重,存在“等、要、靠”的现象。因此,新型女职业农民的共享意识培育工作有待加强,整体思想道德素质仍有待提高。
继续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素质。由表5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职业女农民的身心健康素质良好。然而仍然存在小部分的女农民对身心健康认识不足,健康查体意识淡薄,即使查出问题,也迫于经济压力,不想去医治,觉得小毛病忍忍就好了。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 16 万名农村妇女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9]。显然,新型女职业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还有提升空间。因此,在继续保持新型女职业农民良好的身心健康素质的同时,要帮助身心健康素质较弱的女农民提高自身健康素质。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由表5可知,财务管理知识排名第11,科技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生态农业综合知识并列第9名,排名也比较靠后,这说明新型女职业农民没有形成系统的现代专业理论知识,知识结构缺乏时代性、先进性、实用性,无法应对新时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绿色生态环保发展理念不足。生态素质中的3项二级指标排名分别为第8、第9、第10,可见生态素质总体排名靠后,说明新型女职业农民的绿色环保意识、生态农业综合知识、安全绿色生产责任素质已经跟不上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因此,当前应着力培育新型女职业女农民的绿色生态环保发展理念,提高其生态素质。
5 新型女职业农民胜任素质提升路径
5.1 着力提高新型女职业农民受教育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女职业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做到内优外化。所谓“内优”是指要提高本土新型女职业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尤其农村基础教育应受到高度重视,在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使农村教学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才会有更多的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另外还要转变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使农村留守女童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二是要加强宣传,促进职业农民来源多元化。目前,新型女职业农民的主要来源是在农村务农的女农民。为壮大技能型和经营型女职业农民的队伍,优化新型女职业农民队伍结构,应加强宣传和政策倡导,鼓励农业相关专业女大学生回乡就业和创业,成为新型女职业农民。
5.2 消除女职业农民社会性别差异
根据评价结果可见,经过前期的培训,新型女职业农民的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还存在提升空间。为了更大程度地提升女农民的这些胜任素质,最根本的是要使农村妇女具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不再依附于男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社会性别差异。农村劳动力中妇女占大多数,性别平等能更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例如政府主导开办传统手工艺品传习班,根据当地人文资源就地取材,与当地相关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或者建立电商销售平台,保证妇女农民有固定收入。
5.3 联合农业院校培育新型女职业农民
建议政府利用农业院校的先天优势,与当地农业院校联合培养新型女职业农民。尤其是在专业素质和生态素质方面。从评价结果看,新型女职业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生态素质相比其他素质更为薄弱,而农业院校办学历史悠久,教师资源优厚,教学设备先进,培训体系成熟。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构建有关农业综合、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知识体系,形成新型女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有效提高新型女职业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生态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2020年中央1号文件[J]. 中国农民合作社,2020(3):15.
[2]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农村处. 培育新型职业女农民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关于新形势下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考[J]. 中国妇运,2015(4):21-24.
[3]何明丽.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新型女农民的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0):115-116.
[4]杨德兴,袁美勤. 苏州女性农民推动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教育,2017,24(1):41-47.
[5]杨亚利. 女性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以陕西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26-29.
[6]康芳民. 培养新型女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保障[J]. 理论导刊,2009,31(7):64-66,69.
[7]刘 琼. 农村新型职业女农民教育培训现状及其策略[J]. 长江丛刊,2018,35(18):138-139.
[8]沈 彤,赵 丹. 农村留守妇女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9,28(19):87-91.
[9]杨 梅,刘 庆,赵惠燕. 新型女职业农民的特质及面临的挑战[J]. 中国农业教育,2019,19(5):57-64.
[10]胡 红,付少平. 不同知识传播渠道对女性农民影响的调查分析——以女性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知识为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3-15,20.
[11]李 行. 现代农民素质能力建设简析[J]. 现代化农业,2019,41(10):67-68.
[12]杨艳丽,李 丽,李 冰.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J]. 成人教育,2018,38(2):67-70.
[13]陈春霞,石伟平. “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的要素构成研究——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37(1):11-18.
[14]廖开妍,杨锦秀,刘昕禹.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对四川省成都市812位参训农民的调查[J]. 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6):45-50.
[15]傅锦敏. 新型女性职业农民培养的研究——以湖州市长兴县为例[D]. 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8:19-26.
[16]贾钢涛,卫梦思. 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农民科技素质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6(15):35-40.
[17]李维晶. 农业产业化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探讨[J]. 商讯,2019,37(19):188-189.
[18]王乐杰,沈 蕾. 城镇化视阈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質模型构建[J]. 西北人口,2014,35(3):90-95,101.
[19]康芳民. 新农村建设需要着力培养新型女农民——农村妇女素质的分析与调查[J]. 管理观察,2008,15(1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