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及小婴儿卵巢囊肿的MRI诊断

2021-05-26 02:53:24闫喆赵滨王春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单纯性卵巢囊肿征象

闫喆,赵滨,王春祥

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大学儿童医院)医学影像科,天津 300134;*通讯作者 赵滨 myhero64546@126.com

新生儿及小婴儿卵巢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可能继发囊肿出血坏死、卵巢蒂扭转等并发症,临床常无明显症状以致贻误手术时机,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及早明确诊断[1]。本研究拟分析3月龄以下卵巢囊肿的MRI 表现,旨在发现具有特异性的征象,为新生儿及小婴儿期卵巢囊肿的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7年9月—2020年1月3月龄以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肿患儿20例,年龄1~70 d,中位年龄23 d。18例患儿母亲孕28~32 周经产前超声发现腹盆腔囊性占位。患儿出生后食量正常,呕吐6例、腹胀8例。体格检查:9例腹部膨 隆。20例患儿出生后超声均提示腹盆腔内囊性无回声为主病变,4例内部伴有强回声光斑,提示可能合并囊内出血。

1.2 仪器与方法 20例患儿行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前口服6.5%水合氯醛(0.8 ml/kg)予以镇静。增强扫描静脉注射钆双胺注射液(欧乃影,0.4 ml/kg)0.5 mmol/ml。采用GE 1.5T SingaHDxt 超导型MRI 仪,应用体线圈覆盖患儿体部,仰卧位行全腹扫描,扫描序列包括:①轴位、冠状位T2WI 脂肪抑制序列,TR 6000 ms,TE 85 ms,激励次数(NEX)2,回波链长度20,矩阵288×192,带宽83.33 kHz,视野(FOV)28 cm×28 cm,层厚3.0~5.0 mm,层间隔1.0 mm;②轴位、冠状位T1WI序列,翻转角80°,TR 255.0 ms,TE 2.4 ms,NEX 1,扫描范围、矩阵、带宽、FOV、层厚及层间隔均同T2WI压脂序列;③增强检查:采用Lava 序列,最低限度TR 5.9 ms,翻转角12°,FOV 28 cm×28 cm。

1.3 图像分析 由2 名放射诊断专业副主任医师分别独立阅片,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 名放射诊断专业主任医师评定结果。观察内容包括病灶大小、形态、位置、囊壁及囊内信号特征、强化方式,明确病灶与子宫的位置关系,注意观察双侧附件情况、腹盆腔内有无明显渗出。

2 结果

2.1 MRI 表现 ①大小与位置:囊肿最大径线3.1~10.5 cm,11例位于盆腔内膀胱两侧,9例位于腹腔,达中上腹部5例。右侧14例、左侧6例,4例与胎儿期超声相比侧别发生改变。②形态与囊内容物:20例均为单房类圆形包块,边界清晰,囊内无分隔,囊液呈长T1 长T2 信号14例,短T1 信号6例,其中2例见液-液平面(图1),囊内容物均未见明显强化。③囊壁与囊周:囊壁均匀菲薄18例,局部囊壁弧形增厚2例,4例于囊肿周围见小囊泡状结构呈串珠样排列(图2)。④囊肿与子宫的关系:13例囊肿边缘可见系带状等T1 等T2 信号影向子宫方向延伸(图3、4),其中10例结构可见强化,3例未见强化;5例因囊肿体积较大而紧贴子宫,未能显示卵巢蒂(图5)。⑤判断卵巢是否存在:病变同侧未见确切卵巢组织10例,囊肿边缘可见少量软组织信号或卵泡10例。20例中,2例病变同侧可见附件影像(图6),而对侧附件未见确切显示,子宫偏向病灶对侧。⑥其他征象:8例囊肿周围渗出或伴有腹盆腔积液。

2.2 手术及病理情况 20例经腹腔镜行卵巢囊肿切除或剔除术,其中13例因卵巢发育不良或卵巢囊肿扭转而切除,7例保留同侧卵巢组织而行囊肿剔除。病理结果显示卵巢单纯性囊肿15例,滤泡囊肿5例。20例中,8例囊肿出血、坏死伴扭转,术中见卵巢肿物呈暗紫色,其根部或输卵管扭转360°~720°。

2.3 术前MRI 表现与术中病理 20例患儿中,17例术前MRI 明确诊断为卵巢囊肿,3例将卵巢囊肿作为可能性诊断。术前诊断卵巢囊肿继发扭转6例,与手术病理相符合。其中提示合并蒂扭转的常见征象包括5例高张力形态伴囊液短T1 信号、3例囊肿周围串珠样小囊泡影像、5例卵巢蒂无强化。

图1 女,2 个月,左侧卵巢单纯性囊肿出血、坏死伴扭转。轴位T1WI图像示中下腹腔内类圆形短T1 信号为主包块,伴液-液平面,代表卵巢囊肿继发出血

图2 女,1 个月,右侧卵巢单纯性囊肿伴扭转。轴位T2WI 图像示右下腹腔内长T2 信号包块,信号均匀,囊肿外带可见多发小囊泡样结构呈串珠样排列

图3 女,1 个月,右侧卵巢单纯性囊肿出血、坏死伴扭转。轴位T1WI压脂增强图像示左中下腹腔内囊性包块,囊内容物无强化,病变右侧缘见系带状无强化影向下延伸,形如“鸟嘴”(箭)

图4 女,4 d,左侧卵巢单纯性囊肿。冠状位T2WI 图像示左中下腹腔内长T2 信号包块伴周围少量渗出,病变下方可见系带状等T2 信号影与子宫相连(箭),子宫上移并偏向病灶同侧

图5 女,5 d,右侧卵巢单纯性囊肿伴出血。冠状位T2WI 图像示右腹腔内巨大长T2 信号包块,其上缘位于肝下缘,下方紧贴子宫

图6 女,1 个月,右侧卵巢单纯性囊肿出血、坏死伴扭转。轴位T2WI图像示盆腔左侧长T2 信号包块,病变右侧缘呈弧形增厚并见系带状等T2 信号影向子宫方向延伸(箭),病变同侧可见均匀长T2 信号结节(箭头)位于子宫左后方,后下方囊性结节为左侧卵巢组织增大的卵泡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卵巢囊肿包括单纯性囊肿和功能性囊肿,后者手术切除后可能复发,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新生儿及小婴儿卵巢囊肿的发病年龄常在胎儿期。有学者认为胎儿卵巢囊肿可能是由于母体雌激素刺激导致正常卵泡增大而形成[1]。孕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而诱发本病[2]。多数病例可通过产前超声检出;部分小体积卵巢囊肿可自行消退[3]。胎儿及新生儿期卵巢位置通常不低于子宫底,支持韧带处于松弛状态且骨盆较浅,较青春期更容易发生扭转[4-5]。因此,卵巢囊肿应及早诊断并手术治疗,若残留卵巢组织,应最大限度地保留患侧附件。

3.2 MRI 表现及诊断技术优势 分析本组病例MRI表现发现,新生儿及小婴儿卵巢囊肿具有以下特征,①囊肿信号:病变表现为腹盆腔内单一薄壁的类圆形囊性包块,边缘光整,多无分隔。囊内容物呈均匀长T1 长T2 信号。当合并出血时,T1WI 信号增高,部分病例伴有液-液平面。结合本组病例术中所见,MRI术前诊断卵巢囊肿继发囊内出血的准确率可达100%。增强扫描后囊肿内部无强化。②大小与形态:卵巢囊肿大小不一,较大者可占据近半腹腔,内部压力增高且继发出血感染的概率增加,抑制周围正常卵泡的发育。残留发育不良的卵巢组织在MRI 上表现为紧贴囊肿壁、与对侧卵巢同等的软组织信号或少许残存不规则排列的卵泡,通常体积小且易遗漏。③位置与侧别:卵巢囊肿多位于膀胱两侧,少部分位于上中腹部,此因胎儿期卵巢下降过程未充分进入盆腔或卵巢蒂较长所致。卵巢囊肿位置不固定是新生儿及小婴儿期的重要特点,同时也给准确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本组14例发生于右腹部,与黄煌等[6]的研究结果相符,可能与该年龄段儿童盲肠和末端回肠活动度存在较大关联。另外,因卵巢囊肿的位置可能发生改变,本组4例患儿出生后MRI 与胎儿期超声所在侧别相反。④病灶与子宫的关系:连续层面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卵巢囊肿与子宫之间存在系带状等T1 等T2 信号相连。与程美英等[7]的结论一致。卵巢蒂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根据,特别在位置较高的病例中,子宫可随之上移。⑤部分病例出现卵巢囊肿周围渗出或腹盆腔积液,与淋巴或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新生儿及小婴儿卵巢囊肿常见的并发症是囊肿蒂扭转。MRI直接征象是含有卵巢动静脉的卵巢蒂未见强化。本组6例扭转中,5例可观察到此征象。另外,本研究发现以下间接征象提示可能合并扭转,①囊肿改变:高张力形态或继发囊内出血。扭转初期静脉回流受阻,动脉持续供血致卵巢充血肿大,小血管破裂出现囊内积血,持续扭转将导致卵巢坏死。高张力形态不代表囊肿巨大。本组2例超过10 cm的囊肿位置相对固定,经手术证实未发生扭转。②囊壁改变:囊壁淤血水肿,以近蒂侧明显,往往呈局限性弧形增厚。③囊周改变:扭转初期卵巢间质压力增大,造成外带滤泡增大且呈串珠样排列,完全不同于囊肿周围散在的发育不良卵泡。此表现可作为早期扭转征象,在冠状位或矢状位更为明显[8]。④评估子宫和双侧附件:本组中2例未能在术前提示合并扭转且误判了病变的侧别,1例右侧卵巢囊肿误诊为左侧来源,1例左侧卵巢囊肿误诊为右侧来源。卵巢囊肿蒂扭转病例中,系膜因缩短常牵拉子宫向患侧移位[9]。若患侧附件存在且对侧附件缺如,同时子宫向对侧移位,则高度怀疑病变为对侧卵巢来源且合并蒂扭转。因此在明确卵巢囊肿的同时,必须观察子宫和双侧附件。一旦可疑卵巢扭转,特别是患侧存在正常卵巢组织者,应尽快手术[10]。

超声是诊断卵巢囊肿的首选方法[11]。产前超声诊断囊肿来源时可能存在困难,而出生后超声易受肠气干扰,诊断价值受限。MRI 具有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较好、多平面成像等优势,可准确显示卵巢囊肿内部成分及囊壁情况、囊肿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明确有无卵巢组织残留及是否合并囊肿蒂扭转,可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12]。新生儿及小婴儿在熟睡状态下呼吸浅快但均匀,可利用呼吸门控实现图像采集。同时,MRI 大范围成像可同时排除有无泌尿系和胃肠道异常。但MRI 扫描时间相对较长,应选取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扫描序列和方位,以尽量缩短采集时长。

3.3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儿童腹部器官外囊性病变相鉴别,①卵巢畸胎瘤:多为囊实性肿块,典型者含有钙化或脂肪成分,MRI 信号混杂;②肠系膜囊肿:多房性囊性包块伴有等信号分隔,与肠系膜根部关系密切,“爬行性”生长于肠管之间;③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囊肿壁较厚,多与邻近肠管共壁;④胆总管囊肿:位于右上腹的卵巢囊肿需与胆总管囊肿相鉴别,后者位于肝门部管走行区,可合并肝内胆管扩张[13]。MRI 无法鉴别卵巢单纯性囊肿及滤泡囊肿,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对于后者这种功能性囊肿,应根据临床医嘱定期随诊复查。

总之,新生儿及小婴儿卵巢囊肿的MRI 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并可利用MRI 对是否残留卵巢组织、有无合并症进行评估。特别应提高对卵巢囊肿蒂扭转征象的认识,有助于明确手术时机。

猜你喜欢
单纯性卵巢囊肿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3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对照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52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