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莲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中心卫生院药剂科,福建 晋江 362211)
在环境污染加重、社会压力增加、人体免疫力降低趋势下,各类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药物使用需求增多,医生开具的处方数量增多,处方不规范、用药不合理、重复给药等问题突出,严重时会引发用药安全事故。相关研究指出,处方点评工作可及时发现处方存在的问题,实现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基于此,笔者为分析处方点评工作在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实施处方点评前后的综合效果,以期为处方点评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抽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的门诊处方800张,处方涉及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相对均衡,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两组处方具有可比性(P>0.05)。
抽取我院门诊处方800张,对比处方点评前(2019年3月-2019年9月,400张)、后(2019年10月-2020年3月,400张)的不合理处方率、医师用药知识得分及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
处方点评工作内容如下:(1)成立处方点评小组,包括专家小组和工作小组两部分。专家小组组长为药学部主任,小组成员为医疗管理部门领导、临床医学负责人,专家小组的工作为处理发现或存在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工作小组组长为门诊药房负责人,小组成员为中级以上职称药师、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工作小组的工作为点评医生开具的处方,结合患者病情,点评临床诊断的全面性、药品适应证、给药途径、用法用量、是否重复给药等,对于不合理处方,立即上报给专家小组,并通知临床医生,及时更改处方。(2)构建处方点评系统,工作小组通过处方点评系统在线接收医生开具的处方,并通过系统向临床医生实时传递处方问题,提高处方点评效率,避免不合理处方用于临床实践。(3)制定处方点评制度,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政策法规,制定处方点评制度,为工作小组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指导,保障处方点评的规范性及合理性[1]。每月末开展处方点评总结会议,结合工作状况,分析医师开具处方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实现合理用药的持续改进。同时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奖惩制度,提高临床医生对处方的重视,保障用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1)不合理处方占比。结合《处方管理办法》等规范,统计两组处方中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及不适宜处方的数量,计算不合理处方占比。不规范处方是指处方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医师签名与签章缺失或不规范、新生儿及婴幼儿处方未标注其体重及年龄、药品名称不规范、药品用法用量不明确、临床诊断缺失或不完全等状况;超常处方是指处方中不存在用药适应证,在无正当理由情况下,超说明书用药、为患者开具两种及以上同样药理作用的药物、为患者开具高价药物等;不适宜处方是指处方中遴选药品、用药疗程、用法用量、给药途径、适应证、药品剂型、联合用药不适宜,或重复给药、在无正当理由情况下未首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中存在配伍禁忌、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等[2]。
(2)医师用药知识得分。自制调查量表,评估开具处方医生的用药知识掌握状况,量表包括疾病诊断、给药、预防不良反应三部分,每部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开具处方的医生用药知识掌握状况越好。
(3)抗菌药物与注射剂使用率。统计处方中抗菌药物与注射剂的使用状况。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处方点评前不合理处方占比10%,点评后不合理处方占比3.25%,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合理处方占比[ n(%)]
干预前后医师用药知识得分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用药知识得分对比
处方点评前后抗菌药物与注射剂使用率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抗菌药物与注射剂使用率对比[ n(%)]
处方是指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用药凭证,是重要的医疗文书[3]。在疾病诊断中,临床医生开具的处方有明确的书写、用语要求。同时,临床医生应结合医疗、预防及保健需求,严格遵循相关政策规范,根据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及用法用量等内容,开具处方,处方中的药品名称应为药品通用名,应注明处方的有效期限,为患者用药提供有效指导,保障患者用药安全[4]。通常来说,急诊处方的有效期为3日,普通处方的有效为7日。但在临床实践中,部分临床医生因用药知识不扎实,在开具处方时不满足上述要求,影响用药安全,易引发医疗事故。
为保障处方的合理性、规范性及科学性,我国于2007年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指导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处方管理工作[5];于2010年颁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正式将处方点评纳入医院管理制度,要求医院对处方进行点评工作,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和技术规程,对处方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保障用药安全[6];于2018年颁布了《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对于未通过审核的处方,不可收费或调配,避免不合理处方用于临床实践,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7]。
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处方点评更为智能高效,可将处方点评与医疗机构的HIS系统等对接,制定配套处方管理制度,明确医护人员、药师、医院管理者等主体在处方点评中的责任与义务,利用安全用药信息核心数据库,为处方点评提供详细参考资料,打造多层次处方监管体系,提高处方点评的水平,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8]。
本研究发现,经过处方点评后不合理处方占比3.25%,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该结果证实,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的数量,提高处方的规范性、合理性及科学性,保障用药安全。点评后医师疾病诊断得分、给药得分、预防不良反应得分、均高于点评前,差异显著(P<0.05)。该结果证实,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管理中的应用,可提高临床医生对处方的重视,引导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综合考虑疾病诊断结果,合理给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提高处方质量,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点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5%,注射剂使用率为21.0%,低于点评前的21.3%、31.8%(P<0.05)。该结果证实,处方点评可有效减少抗菌药物及注射剂的应用,使医院的临床用药符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绩效考核要求,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综上所述,处方点评在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的价值显著,有助于药学管理的强化,可在用药管理中推广应用,以提高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