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娟(教授)王凯 王鑫(副教授)
(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 河南焦作 454150)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者,近年来,学者们纷纷将目光转向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治理因素,引发了学术界的不断探讨。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媒体作为一种社会监督力量,其“镁光灯”效应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已经得到了诸多学者的验证。那么,媒体关注这一外部治理因素是否会影响企业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媒体关注是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媒体报道的态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这种提升作用是否会受到企业性质等其他方面的影响?以上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于媒体关注对企业创新产生的影响,已有文献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刘萌[1]等从“市场压力”角度出发,探讨媒体关注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主要是由于媒体关注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压力所致。Dai et al.[2]等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抑制了企业创新。杨道广[3]等利用T+1期的专利申请量研究了企业创新绩效,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不同,正面报道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许瑜[4]等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张岳[5]等也认为媒体报道会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成立。本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对企业创新的不同作用。
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丰富了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已有研究略有不同,对于重新认识媒体关注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第二,本文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受到企业性质的影响,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媒体报道可以减少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缓解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6]。二是媒体关注对于企业具有监督作用,政府部门和投资者可以根据披露的信息对企业进行监督,媒体报道可以揭露高管的违法行为[7]。
结合企业创新的特点,可知丰富的资金保证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8],并且有学者验证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仲秋雁和石晓峰[9]验证了媒体关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负向作用。另外企业创新是一项失败率极高的活动,所以要想促进企业创新需要有一个对创新风险具有高容忍度的环境,能够接受合理的研发失败[10]。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注重短期收益的增长,而不愿去进行创新这种开发周期长、不能立即增加企业收益且风险较高的活动,这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企业短期利润的增长可以及时有效地体现在企业的年报季报之中,而创新行为成果由于其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预测性,很难成为高管短期业绩的反映,会使得高管的努力程度被低估,进而打击高管的创新动力[11]。此外投资者可能会因为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信息掌握不全面,从而对企业丧失投资信心,造成企业股价波动。而媒体关注则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信息中介,媒体关注可以使投资者深入详细地了解企业的创新行为,避免高管的努力程度被低估,同时还可以坚定中小股东的信心,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1]。
从监督效应来看,利益相关者往往会因为缺乏搜集企业相关信息的渠道、增加了监督成本而减少对企业的监督,但媒体关注可以为中小投资者提供充足的信息[12]。媒体监督对于规范高管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管理层是企业决策的制定者,风险偏好低的高管不愿进行创新活动[13]。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不创新就没有发展前景。同时,媒体关注带来的强大市场压力迫使高管必须做出促进企业向前发展的创新战略。创新不足或不合理的创新资金支配都可能导致企业的损失,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最终影响高管的声誉。媒体关注度越高,越能有效地约束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14],促进企业创新。另外,决定进行创新的企业往往会投入数额较大的研发资金并且可能会获得相应的政府补贴,面对利益的诱惑,难保企业高管不会产生投机动机,投资者对这一点也存在担忧[15]。而媒体的监督效应可以有效地对高管产生震慑作用,相应的法律惩戒后果可以有效地打击其投机行为。声誉机制和法律监督相结合不仅可以减少投资者与高管之间的矛盾,减少投资者对创新活动的监管成本,还可以有效抑制高管的不法行为[16]。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媒体关注能够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
从媒体关注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来看,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一般来说比较容易通过借款审批,受市场的影响较小。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从金融机构借款需要接受资质审查,媒体对企业相关财务信息的报道披露,弱化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有效提高了企业在金融机构获得授信的机会与额度。从市场压力来看,媒体关注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带来的市场压力并不相同。国有企业背后大多有政府支持,具有一定的地位优势。媒体在对国有企业进行报道时可能会有所斟酌[17]。另外,政府还可能会出于某些方面的原因直接向国有企业提供援助,干预媒体报道,保障企业的声誉[18]。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则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因此,相比之下,民营企业更容易受到媒体关注所带来的压力,企业需要不断地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在媒体面前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另外,在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政府的要求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会接到更多来自政府布置的创新研发任务,接受政府相应的补贴,受市场的影响较小。另外国有企业的高管大多由政府任命,相较于民营企业来说创新动力可能不足。而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本市场蓬勃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如果创新能力不足,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媒体关注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
本文以2010—2018年间在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企业为样本,并进行如下操作:(1)剔除ST等特殊企业;(2)剔除金融保险类企业;(3)对变量进行1%和99%分位点的Win⁃sorize处理。最终得到14 122个样本。
1.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指标,本文以国泰安数据库中的企业研发投入作为衡量对象。目前对于企业创新的主要计量方法是利用企业R&D投入和T1期专利申请量两类指标对企业创新成效进行衡量。
本文认为,由于我国专利申请与保护制度尚不完善,有些企业可能并未将其研发成果进行专利申报,并且企业专利只能在研究和开发阶段完成后才能进行申请,很可能会导致企业专利分布不均匀,不具有连续性,不能呈现正态分布,会影响研究结论。另外,企业还可能同时从事多项创新活动,R&D投入是一个连续的指标,能够持续地反映企业每年的创新投入。因此,本文借鉴倪静洁[19]等的方法,采用国泰安数据库的R&D指标来衡量企业创新。另外本文在进行稳健性检验时,用T1期的专利申请量替代了R&D指标。
2.解释变量。媒体关注指标,本文以“百度新闻搜索引擎”为基础,输入企业名称,分年度检索媒体报道,统计有关新闻报道的次数。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精确性,本文选取了全部媒体报道数作为度量指标。本文认为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因此本文根据搜索结果,将媒体报道分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两种进行具体研究。
3.调节变量。产权性质指标,用虚拟变量Soe来表示。国有企业取值为1,否则为0。
4.控制变量。(1)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效果,较高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研发投入的保障,也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故本文选择该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记为Roa。(2)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水平,目前对于企业负债水平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并未形成一致结论,部分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企业为定期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会留存一部分资金,从而挤占了创新投入、降低了创新绩效[20]。但在当前企业普遍采用外源融资的情况下,借款是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充足的资金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已有研究也验证了两者的正相关关系。故本文选择该指标作为控制变量,记为Lev。(3)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反映了企业的整体实力,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同,对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选择其作为控制变量,使用年末资产总额取自然对数来衡量,记为Size。(4)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包括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两部分内容,由前文分析可知,已有研究证明了公司治理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分别选取指标,主要包括股权集中度(Top1)、董事会规模(Board)、独立董事比例(Ratio)、高管薪酬(LnSalary)。
表1 变量定义
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产权性质是否起到了调节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针对本文提出的假设和上述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建立如下模型:
模型一:媒体关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模型二: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
模型二中controls代表控制变量集合,ε表示随机误差项,若β1为正,则本文假设1得到验证,反之则假设2得到验证。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创新投入来看,最大值为21.642,最小值为13.619,平均值为17.747,标准差为1.440,创新投入的差异较大。媒体关注自然对数的平均值(Sumnews)为 5.214,标准差为 0.983,最小值(2.944)与最大值(7.953)相差甚远,但分散度较低。从企业性质来看,均值为0.317,说明在所选的样本中,民营企业占多数。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在进行回归分析前,本文首先对相关变量的密切度进行了相关系数分析,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媒体关注与R&D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83,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与创新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1。在各控制变量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中,资产规模Size、净资产收益率Roa与R&D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企业规模越大,资本和抗风险能力越强,研发投入越高。企业收益正常,利润在增加,自然也会稳步增加研发方面的投资。
表3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3的相关性分析,除个别变量不相关外,大多数变量都在1%的水平上具有相关关系,表明本文的控制变量选择得较为合理。并对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VIF的最大值为2.90,不超过5,这表明各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1.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根据模型一,本文主要使用了Stata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下页表4所示。可以看出,媒体关注Media的系数为0.054,并且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说明媒体关注度与企业创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假设1得到验证。说明媒体关注带来的信息功能正面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活动,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这一结论可能与已有研究不太符合。
表4 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的回归分析
2.进一步分析。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媒体报道分为正面报道(zhengmian)以及负面报道(fumian)两类,对企业创新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正面报道的系数为0.097,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其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负面报道的系数为0.007,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媒体关注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正面报道带来的,负面报道的影响并不突出。
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看,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a和企业规模Size的系数为2.234、0.742,均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并且系数都为正。从资金充足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企业的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状况良好,有丰富的资金可以投入到研发之中,因此净资产收益率Roa的系数为正值符合逻辑,也符合预期。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无论是在资本规模还是风险承担能力方面,都比小规模企业要强,所以规模较大的企业创新意愿会更强,因此Size的系数为正,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呈显著正相关。
3.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首先对媒体关注Media和产权性质Soe进行中心化处理。对模型二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Media的回归系数为0.067,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交乘项(Media*Soe)的系数为-0.035,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相较于国有企业来说,媒体关注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在受到更多媒体关注时,更有可能增加研发投入,假设2得以验证。
表5 媒体关注、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的回归分析
此外,本文还对不同态度的媒体报道、产权性质对两种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考察。表5的回归结果表明:正面、负面报道的系数分别为0.108,0.017,正面报道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产权性质与正面、负面报道的交乘项系数分别为-0.031、-0.029,均在10%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与国有企业相比,正面报道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假设3依然成立。
本文定义了报刊媒体关注(Media2),并将其作为媒体关注的替换指标重新对模型一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可知报刊媒体关注的系数为0.046,而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报刊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投入也呈显著正相关,符合本文假设。
表6 稳健性检验的回归分析
在上文中提到,对于企业创新的衡量指标有两种,分别是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量。此处将企业专利申请量(Patent)作为被解释变量,重新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Media的系数为0.575,而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媒体关注可以显著增加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促进企业创新。
第一,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无论是从研发产出角度还是从研发投入角度衡量企业创新,无论是用网络还是用报刊来代表媒体关注,这一结论都成立。第二,在不同的产权性质下,媒体关注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同,结果显示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第三,本文进一步将媒体报道分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结果发现正面报道与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负面报道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第四,在区分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情况下,仍能验证媒体关注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
第一,应进一步发挥媒体的信息中介作用,通过媒体关注来缓解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企业高管创新的勇气和动力。同时媒体作为信息沟通的桥梁,更要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性,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防止新闻媒体的恶意炒作和盲目跟风。第二,媒体关注之所以能够发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基于政府部门与市场声誉机制而产生的监督效应,因此政府部门应及时捕捉媒体披露的企业信息,从而实现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及时处理。同时,应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从而有效规范高管行为。第三,由于民营企业受市场机制的影响较大,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媒体的监督,防止媒体不实报道的恶意跟风,使企业受损。此外,可以对民营企业实施创新激励研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创新的浪潮中。对于国有企业,要承担起创新的重任,政府部门更要加强监管,防止创新资金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