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第一”优等生自我认同建构的个案研究

2021-05-26 20:00于洁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7期
关键词:优等生第一转换

于洁

【摘要】第一次拿到这个班级的名单的时候,看到颇有几名以前听过的比较优秀的孩子,内心着实雀跃,尤其是看到排列在第一行的赫然是一个早有耳闻的学生——文,更是不禁窃喜:这下可好了,能够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等生,得生若此,这一年定能省却不少心力,怀着美好期待的我,就这样认识了一波新的孩子,故事开始了……

【关键词】优等生  心理  转换

“声名昭著”的文虽然肤色稍暗,细看其实长相俊秀,个子挺拔,身如长松,可能是受家庭的耳濡目染,说话的声音也颇有些书生的文雅之气,初见之时,我想,这应该是个“温润如玉”的谦和君子吧,却不想,他很快就让我有极大的反差感。

他聪明,刚上初四时还没有进入到知识量大爆炸的阶段,他像在低年级一样,晃悠晃悠地学习,分数也很不错;好说小话,周围的同学他都能抽空去和他们聊几句,可是关键的是周围的人受影响,成绩纷纷下滑,他却依然稳居一座;但是,最让我头疼的,其实是他,很有些傲慢。

尽管坐在他周围的,不乏班上成绩好的男孩女孩,但是仔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他其实并不“care”他们的存在,他眼中没有对手,只能说明他比较骄傲,但是第一次月考后,因为他晃晃悠悠的状态,他虽然总分还是班级第一,可是级部名次却已经明显下滑。为了让他能够静下心来,我在班上敲打他,“虽然你的成绩是班级第一名,但是其实你还是退步了,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满以为,他能够收敛几分狂气,不想他竟然傲慢地说道:“老师,不是我不努力,是咱班的同学没有办法让我有紧张感啊,所以我才没办法努力。”可想而知,这句话出口的瞬间,班上好几个好同学都面色不虞,但是又无从反驳,颇有几分“英雄气短”的意思。看着他高昂的下巴,傲慢的神情,我突然意识到,他其实不是一个真正的第一名。他的先天脑力在同班同学中占据了学习上的优势,但他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其实并未真的意识到“尊重他人”以及“谦虚”的意义,他发自内心的认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是教科书上乏善可陈的标语。那一瞬间,我明白了,他离真正的第一名,其实还有很长的距离。

从那之后开始,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敲击他傲慢的外壳,每次课上,我会把一些颇有难度的题目交给他去完成解答,当他态度松散完成得只一般时,我不再像其他同学一样给予鼓励性的话语,更多的是对他回答缺憾部分的指出,不加抨击,却非常理性的指出他何处不足。同时我重点观察其他几个被他忽略的优等生,找出他们身上各自擅长的能力,设法将他们的能力领域进行交叠,让他能够更清楚直观地看到那些被他忽视的人身上,原来有许多他力有不及的地方。一个月之后,第二次月考,他依然是第一名,但他和第二名的同学之间分数的差距已经远不如第一次的差距那么大,尤其是他自以为智商优势的数学学科还不如其他同学的分数高,这也大大打击了他的骄傲,实质性的结果向他昭示了“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的意义,他的脸上,终于收敛了一贯的恣意调笑,傲慢不屑。

我知道,机会来了。

在月考总结会上,我表扬这一段时间来其他几名好同学们的努力,同时让进步极大的第二名的同学起来发言交流心得,這个高高壮壮的男孩子站起来,开玩笑似地说:“没什么,这次进步,多亏了文同学,事实上,他上次月考后的那一句话,激发了好几个同学的斗志,这一次虽然还是没考过他,但是纵向来看,我们几个都变得比之前更上进了,这就是好的。”说完之后,就帅气地坐下,看着他潇洒的言辞动作,我真为少年的意气拍手叫好。

文的脸上终于出现了郑重的神情,我知道,该我出场了,我需要给这个莽撞的少年一个道歉的机会。我笑着说道:“文,这次你还是第一名,你开心吗?”他别扭地说:“不怎么开心。”我接着说道:“这次,你不开心于你而言,其实是好事。你的不开心是因为你看到了你傲慢,轻视别人的代价,即便你天赋超人,能力优秀,但是你也要记住,要尊重你的对手,尊重可能某些方面没有你优秀的人,虚怀若谷,难道你是要做腹中空旷的稻谷吗?”他的眼睛里晃动着光,我看着他,缓缓说道:“你为你上次说的话,感到抱歉了吗?”他像是鼓足了勇气,慢慢点了点头,似乎是和所有的人说了一声:“抱歉”。

一笑泯恩仇,一声“抱歉”也似乎消融了很多。

后来,我发现他看上去,似乎谦虚了一些,至少,很少再表露出“尔等皆是凡人”的傲慢。我渐渐明白,象牙塔里其实因为成绩的优势也很会滋养许多优等生的骄傲,同理,当然也会促成很多后进生的自卑,这可能是没有办法完全规避的。在帮助后进生走出自卑,建立一个自信的自己的过程中,其实也需要帮助那些被鲜花和掌声围绕的孩子冷静清楚地认识自己,不要滋养出目下无人的张狂,而如何能够既保留他们的优点,又不矫枉过正,就需要教师细心地观察,冷静地分析,恰到好处地切入问题,同时因材施教。

《孟子》中有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实不局限于读书,人的培养漫长而全面,不能像修剪花卉,对不合适的地方直接剪裁,而需要在真正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引导,才能让百花齐放,跌宕生姿,园丁育人之“苦”在于此,而“乐”可能也在于此吧。

参考文献

[1]李峰,郭思源.浅谈优等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20(14):183.[2]沙丽卫.关注优等生心理  培育健康少年[J].新智慧,2020(06):103.

猜你喜欢
优等生第一转换
培养语文优等生的策略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不敢做选择题的“优等生”
我喜欢“第一”这个词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律师王工创造的“第一”
“第一”投行追赶上市末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