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米热·阿不都拉
(新疆财经大学图书馆,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高校师生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适应这一需求,必须转变服务模式。被动的传统检索查找方式不再满足用户的需求,由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革新,专业化的知识服务模式逐渐受到青睐。因此,基于学科的知识服务模式已经被许多高校图书馆采用,为师生提供更好的主动检索服务,基于学科的知识服务模式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学术服务的一般概念中最重要的就是摒弃传统文献工作模式,按照学科、专业的分类来安排,从而使知识服务专业化、科学化。高校图书馆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师生的高要求,进而建立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体系。学术知识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学院和大学,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和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不同的是,这种模式更加主动,更加具有开拓性与创新性。当应用这种模式时,用户会得到更多的专业建议,为之后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资源。虽然目前学科化知识服务有关建设还在稳步阶段,但这种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体系主要由学科馆员、知识信息资源库、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等组成。
整个体系中起到最大作用的部分是学科馆员,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关联到各个部分,将每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学科馆员一方面要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非常清楚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学科馆员工作职责大致如下:1)学科主题判断:建立信息通信频道用于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联络,定期联系相应的学院和部门收集读者的要求、意见和建议。2)主题资源的构建:参加图书馆知识信息收集结构战略的制定,参加学科化知识信息资源的判断,在每学年的期末时间对图书馆馆藏信息的利用进行处理与研究。3)学科知识信息的宣传:对图书馆中各个学科的知识资源达到熟悉的程度,以此作为向用户发布信息时的资料。4)图书馆用户培训:对图书馆的用户要规定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教学时长对其进行培训。5)信息系统导航:要随时掌握院系部门的发展,收集、识别和整理相应部门的资源(包括馆藏资源和网络学术资源)。然后以信息系统导航的形式推荐给部门。6)学科的更新检测:根据各个学科的开发,提供师生固有的信息服务,提供相关学科信息资料的帮助[2]。
知识信息资源库不仅涵盖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还包含了网络数字资源、信息检索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资源。将所有的信息进行信息管理,按照学科具体分类整理知识信息,信息资源要具有专业性,主要包括文献、事实、数据等海量信息。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类等方面的技术已趋于成熟,特别是当学科化知识服务体系发挥作用之后,科学化的处理知识信息得到进一步 发展。
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是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体系的具体外在体现,是学科馆员与图书馆用户的沟通桥梁。学科馆员利用知识服务平台将知识服务提供给图书馆用户。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与知识服务模式体系的组织联系如图1所示。
如上图所示,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与数字图书馆、学科馆员、虚拟学科分馆互相作用。特色资源数据与学科知识信息形成作用枢纽将学科知识传递给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使图书馆用户能够获得学科,专业知识服务。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主要通过学科知识门户,网络资源公开,学科导航,知识挖掘,RSS定制推送,学科认定知识服务等工具建立。其中网络资源揭示主要就是根据搜索词条通过搜索引擎进行全网搜索,找出适合专业学科使用,有价值的知识网站。知识挖掘主要是将隐藏在文献资料中的深层次知识通过智能技术进一步定期定量处理。RSS定制与推送服务基本方式为通过RSS阅读器将最新的资源信息及时推送给图书馆用户。定期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专业知识特色,根据师生研究的课题以及学科重点提供更加专业的知识服务时学科馆员的职责。由于高校承担着各种科学实验项目,所需要的专业学科化知识服务更多,通过定期的知识服务,可以改善对图书馆要求的相关服务支持[3]。
图1 学科知识服务平台
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利用各种模式实现,从而使得该服务体系具有多样化等特点。1)基于电子邮件:学科馆员将个人邮箱添加到部门邮箱中,利用电子邮件及时与图书馆用户取得联系,了解用户需要的学科信息。电子邮件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用户不会透露真实信息,但是也有着不能实时沟通,交流不便等问题。2)基于网络交互:网络交互模式为学科馆员提供了虚拟交流平台,利用网络学科馆员在报道其他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可以发布自己的原创信息资源。利用目前的互联网技术,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可以实现永久保存机制,对之后知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资料[4]。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虽然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是最近几年发展兴起的服务体系,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利用该模式为师生提供专业化、网络化的知识服务。2002年,厦门大学图书馆确立了主题知识服务模式,建立了相应的业绩。截止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为了进行主题知识导航等知识服务实践,使用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模式的发展意义:馆藏文献为师生获得专业知识奠定了基础,在保障师生自我知识提升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进而保障了高校学科的健康发展。学科的健康发展与不断提升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师生专业知识的获取。高校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影响是互相的,图书馆为师生的专业技能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高校师生也为图书馆提供了发展建议,从而保证了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发展需求[5]。
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这种服务模式带来了新的转机,随着网络科技的进一步提升,该模式在高校图书馆的运营中起到的作用愈发显著,以下分四个部分进行讨论。
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体系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使得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管理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信息交流平台作为知识服务的外在体现,逐渐向着科学化靠近。在信息交流平台上,对于不同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根据本校的学科侧重点,确定学科化知识服务的重点。信息交流平台需要强大的信息资源库支撑,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库包括馆藏实体资源与馆藏虚拟资源,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广大师生对知识专业化的需求。图书馆建立科学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后,学生更容易查找专业期刊论文,进而开展深层次的学术研究。科学信息交流平台使师生能够在交流和学习的基础上交流专业思想,提高其专业水平[6]。
高校承担着国家或地区部分科学研究任务,科研任务顺利进展的基础是师生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高校图书馆为师生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的基础是拥有庞大的知识资源收藏。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将大部分信息资源按照学科特点进行分类,师生通过自身专业找到符合专业发展研究的文献书籍,而不再是盲目的检索,从而提升师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能力,进而支撑教学科研。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之一就是学科建设,图书馆的学科化知识服务体系间接巩固了学科建设,从而有效地支撑着教学科研任务。
在运用基于学科的知识服务模式后,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该对该模型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并且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知识与图书馆管理能力,管理人员对该模式的认知对学科化知识服务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管理人员树立了严谨的学科知识服务态度,沟通交流能力与学科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了使得该模式能够顺利发展下去,管理人员具备了长远的眼光,即使学科信息不断的更新交替,也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科的认知以及馆藏文献的了解增加知识服务项目,进而促进学科建设。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得到了师生的认可,也可以认为是该知识模式得到了认可。
由实体馆藏资源与虚拟数字资源是目前图书馆馆藏的基础,在实施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体系后,增添了学科知识机构以及学科知识资源库等。在丰富本校图书馆馆藏的同时,了解其他高校相应学科的发展与科研成果,进而与本校馆藏资源进行整合,使师生更大程度了解相关学科的建设发展,从而提升本校的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根据本校重点学科提供更多的馆藏资源配置,完善知识资源库,进而推动教学科研发展。
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是近年来刚刚发展的服务体系,将不同学科进行区分,仍以师生为服务中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动力。在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构成的各个部分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不断提升中,该模式在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上会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