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哲
(南宁师范大学 音乐与舞蹈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目录见表1。
表1 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目录
狭义是指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广义是泛指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
1.古典以前时期:(1)如巴洛克音乐,代表人物有巴赫、亨德尔;(2)洛可可音乐,代表人物有如库泊兰、拉穆等大师们的典范作品。
2.古典以后时期:(1)浪漫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舒曼、舒伯特、肖邦;(2)民族乐派,主要代表人物如格里格、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斯美塔那、波隆贝斯库、西贝里乌斯、巴托克等大师们的典范作品。(3)维也纳古典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大师们的典范作品在内。
1.《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作者介绍,见表2.
表2 作者介绍
(2)作品时代性介绍
《第九十(“惊愕”)交响曲》的曲式结构是典型的有海顿所创造的交响乐格式,共分为四个乐章。见表3。
表3 曲式结构
从教材的时代性角度来说,带本单元的第一首音乐作品就是海顿的交响曲,海顿所在时期正处于巴洛克时期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的更替时期,作品中的时代更迭气息浓郁,对比性清晰明了。这不仅仅向学生介绍了古典主义时期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一种音乐体裁,也向学生介绍了交响乐最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让学生感受这一时期音乐风格独有的艺术魅力,了解在古典主义时期交响乐是在欧洲十八世纪正在经历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的进程,先进与自由的思想在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在音乐艺术方面,古典主义音乐孕育而生,古典主义的音乐不仅继承了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顺应时代潮流,许多新的音乐体裁得以确立,并不断创新,这也为下一时代即浪漫主义音乐奠定了一定的时代基础。
首先,两本音乐教材虽然来自于不同的年级,但是都有许多的流行歌曲加入进来。其中,《同一首歌》在两本教材中都作为学唱歌曲,由此可见这首歌曲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代表性。
其次,俩本教材都出现了古典主义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教学与欣赏,虽然在九年级下册教材中,主要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音乐,但是所选取的歌曲依旧是具时代代表性的歌曲和当时的热门音乐体裁,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等歌曲,他们都属于广义上的古典音乐,并且都出自那个时代相当著名的音乐大家和具有时代代表性的音乐体裁。
最后,两本不同年级教材,都提现出了新课标(11 版)中对7至9 年级感受与欣赏中,欣赏音乐分辨不同的题材和形式,了解音乐题材与形式在音乐表现中作用,聆听世界不同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等对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
首先,相较于八年级下册教材流行音乐分布上,九年级下册教材除了有中国的流行歌曲,还包含了外国的流行音乐,这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流行音乐的时代特性,也了解到了欧美发达国家,在流行音乐方面比我们起步更早,发展更好的的国家流行音乐的时代魅力。也体现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课程基本理念
其次,在流行歌曲的数量上来说,九年级下册教材相较于八年级下册教材,流行歌曲的占比要更多,这也是十分明显的表现出,我国音乐教材,在既包含传统优秀音乐作品欣赏与教学的同时,不断地与时俱进,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更加符合学生在中学阶段,他们更加喜爱的当代优秀音乐作品。教材的编选与修订,紧跟时代大潮,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和音乐课程的喜爱。这一点符合“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基本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音乐发展到一个新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它都是这个时代,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精华或者说是缩影,而音乐又以他多样的形式与内容进行艺术性的演绎。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当代义务教育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音乐教材的时代性?教师又该具备哪些新的素质?或者新的技能呢?
首先,对音乐教材脉络的分析与理解,教材作为音乐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教师必选要时刻分析教材中时代性的特色,并用符合当代特色或者说是更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匹配教材中时代性特色音乐的教学与展现,以便于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欣赏。
其次,合理运用除教材以外的辅助性教学工具,单纯的用音乐教材老进行音乐课程的教学,在当今的音乐课程也许远远不够,这无法让学生通过多渠道来欣赏音乐的时代气息和音乐演绎方式的多样性的特点,例如:欣赏贝多芬的交响曲不能仅仅通过教材的一些片段和简单的录音。这无法使学生多角度,多方式的去欣赏贝多芬音乐作品或者是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末期的音乐魅力,教师可以借用投影展现出不同国家不同乐团的演出或者是排练片段,让学生能够更近距离了解,那个时代下特有的音乐体裁的音乐魅力。
再次,要具有兼容并包,富有时代性,多样性的教学理念。作为音乐教育者,时代性与多样性的教学理念是必不可少的,世界文明的历程,时间之长,种类之多,这些文明在不同时代孕育出了不同的音乐文化产物,这要求音乐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对音乐文化时代性和多样性的理解和学习,更要紧的是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学习不同时代中独有的音乐作品与魅力,又要在不断发展的当今了解新时代新文化的发展,以便用更有效更新颖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这同样也是对中学生美育教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最后,教师要正确引导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时代性的趋势下,不仅要了解全体学生对音乐魅力的了解,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欣赏不同时代的音乐魅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分辨符合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审美分辨的能力。还要了解学生对其他时代音乐的理解,这不仅仅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审美,演奏等多方面具有促进作用,更是从侧面逆向提高教师的眼界与认知水平,在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融洽”理念上,进而要求教师通过正确引导和辅助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到自己未曾关注到的领域或文化形式与魅力。
综上所述,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时代的加速发展与进步,各国文化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音乐文化,这是音乐时代性所产生的文化产物,我们既要学习世界各国与我们民族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了解时代背景与特点,学习时代独有的音乐体裁,欣赏具有时代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尊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开拓学生的眼界。既要完成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又要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与思维上的教育,使学生在将来能更好的面对信息化多样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