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宜兵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河南 洛阳 471000)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病因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发病率较高,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中晚期宫颈癌主要治疗方案为同步放化疗,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是治疗宫颈癌的基础用药,其中PF方案可抑制病灶进展,改善功能状态[2]。同步放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一线方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可针对不同靶区针对性给予不同剂量放疗,有助于减轻周围正常器官损伤,加强肿瘤控制。本院就选取我院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组对比,目的在于探究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同步PF化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我院2019-05~2020-05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3)、对照组(n=42)。对照组年龄42~63岁,平均(52.48±5.03)岁;临床分期:ⅡB期8例,ⅢA期16例,ⅢB期11例,Ⅳ期7例;鳞癌28例,腺癌14例。研究组年龄41~65岁,平均(53.07±5.16)岁;临床分期:ⅡB期8例,ⅢA期15例,ⅢB期12例,Ⅳ期8例;鳞癌27例,腺癌16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1)经病理诊断确诊,且为ⅡB~Ⅳ期;(2)预估生存期>3个月,KPS评分>60分;(3)首次治疗;(4)患者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心、肺等严重脏器疾病;(2)过敏体质;(3)认知功能障碍;(4)既往经抗肿瘤治疗。
两组均行PF化疗:给予5-氟尿嘧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128),静滴,1000mg/m2(500mL生理盐水稀释),d1;顺铂(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936),60mg/m2(500mL生理盐水稀释),d1。(1)研究组给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具体如下:结合影像学勾画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同步推量靶区(GTV-SIB)、危及器官。计划靶体积剂量48~50Gy,肿瘤靶体积60~65Gy,分26~28次照射,靶体积照射剂量95%~110%,平均<105%;危及器官剂量:膀胱V50<50%,小肠、骨髓V30<40%,直肠V50<40%,双侧股骨头V50<5%。(2)对照组给予常规调强放疗,靶区勾画参照研究组,以四野箱式照射技术进行放疗,剂量45~50Gy,23次后采用后装放疗3~5次,6Gy/d。两组每周期均为21d,治疗2个周期。
(1)完全缓解(CR):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持续时间>1个月。(2)部分缓解(PR):治疗后病灶最长直径总和减少>50%,持续时间>1个月。(3)疾病稳定(SD):病灶最长直径总和减少≤50%或增加≤25%,且未出现新病灶。(4)疾病进展(PD):治疗后出现新病灶或最长直径总和增加>25%。CR、PR计入总有效。
(1)治疗效果。(2)以KPS评分进行评估治疗后功能状态。改善:治疗后KPS评分增加≥10分。稳定:治疗后KPS评分增加或减少<10分。降低:治疗后KPS评分减少≥10分。(3)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参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通用毒性标准进行评估:Ⅰ级:轻度毒性;Ⅱ级:中度毒性;Ⅲ级:重度毒性;Ⅳ级:威胁生命。
研究组CR 15例,PR 20例,SD 6例,PD 2例;对照组CR 9例,PR 16例,SD 9例,PD 8例。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1.40%(35/43)高于对照组59.52%(25/42)(χ2=4.896,P<0.01)。
研究组KPS改善率67.44%高于对照组45.24%,KPS降低率6.98%低于对照组23.81%(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状态比较[n(%)]
研究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PF化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常用化疗方案,其中顺铂可通过与DNA结合抑制其复制,促使细胞膜结构破坏,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作用强[3]。童武松等[4]研究指出,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降低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鳞状细胞癌抗原,证实顺铂可抑制DNA宫颈癌肿瘤细胞复制转录。5-氟尿嘧啶是临床常用抗代谢药物,经酶转化为5-氟脱氧尿嘧啶核苷酸,可抑制DNA合成,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5]。文丽芳等[6]研究表明5-氟尿嘧啶可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使宫颈癌细胞凋亡,且能改善T淋巴细胞水平。李莉等[7]研究进一步表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耐受性好,有助于减少急性不良反应。
放疗方案应优先选择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损伤低的方案,常规放疗肿瘤靶区照射对周围正常组织损害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不利于预后改善。调强放疗可通过影像学进行三维重建,对肿瘤靶区精准照射,通过调节照射剂量加强肿瘤控制效果、减轻对周围组织损伤[8]。张霞等[9]在探究调强放疗对宫颈癌术后伴中危因素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指出,调强放疗结束后6个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基于调强放疗的临床优势,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得到临床关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可在相同照射野内予以GTV、CTV不同分割剂量,从而进一步增强放疗照射局部控制,减轻周围正常组织损伤。黄维等[10]研究证实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安全可行,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可减少后装治疗次数,降低后装治疗痛苦。本研究选取我院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组对比,给予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同步PF化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同步PF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效果确切。KPS评分常用于评估肿瘤患者功能状态,统计分析两组KPS评分情况,显示研究组KPS改善率高于对照组,KPS降低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同步PF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功能状态改善效果好。放化疗毒性反应较强,治疗期间易产生不良反应,本研究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发现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居多,其中研究组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对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耐受性好。
综上,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同步PF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减少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患者耐受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