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娇
辽宁省抚顺市眼病医院青光眼科,辽宁抚顺 113000
角膜缘缺损主要是由于眼角膜缘干细胞的皮损导致的,是当今眼科疾病中最棘手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为角膜持续上皮缺失、瘢痕、溃疡及角膜新生血管化等。临床上治疗角膜缘缺损主要依靠单纯的浅表角膜部分切除、穿透或者板层角膜移植,传统的治疗方法会因为角膜重新结膜化而失败。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检测手段的出现,角膜缘干细胞以及眼表的上皮细胞等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眼表疾病是由此衍生而出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1]。抚顺市眼病医院通过对角膜缘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抚顺市眼病医院收治的112 例角膜缘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单只患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中,男30 例,女26 例;年龄25~52 岁,平均(35.1±1.5)岁;其中左患眼32 只,右患眼24 只。研究组中,男29 例,女27 例;年龄27~54岁,平均(35.5±1.2)岁;其中左患眼31 只,右患眼25 只。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入选人员均符合角膜缘缺损的诊断标准[2];②均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重要功能器官严重障碍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类疾病,且无法配合研究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1 对照组 应用浅表角膜部分切除,穿透或者是板层角膜移植对患者进行治疗。将角膜病变组织沿角膜缘剪开,剥离表浅角膜及被覆的纤维血管组织,从眼库湿房内取死亡6 h 内的新鲜尸眼,剥离其板层角膜片,剥离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角膜上皮免受损伤。剥离成功后经带有角膜上皮的板角层组织植片置于受体眼表,应用10-0 的尼龙线间断缝合于病变处。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防止患者感染。
1.2.2 研究组 应用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眼表疾病,具体操作如下:①手术剪除角膜病变组织,从侧健眼上方切取三分之一、圆周宽度为3~5 mm 的角膜缘,应用10-0 的尼龙线间断缝合与病变处,将角膜缘侧对向角膜中心;②术后给予患者口服泼尼松片,10 mg/次,3 次/d,防止患者术后眼部发炎。每日给予患者氧氟沙星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54)滴眼4 次,对于眼表破坏严重的患者2 h/次。根据患者自身恢复情况,术后1 个月酌情停药。
1.3.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情况 炎症标准:眼睛局部充血,水肿,创面出现新生血管浸润,眼角角膜缘缺损,刺激症状明显[3]。
1.3.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复发率 经过6个月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①治愈:角膜上皮愈合效果良好,角膜表皮光滑,眼部无明显新生血管以及显微组织增生[4]。②复发:患者术后眼结膜充血明显,且局部结膜增厚,眼部有明显新生血管以及显微组织增生[5]。
1.3.3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患者在治愈出院时需要填写满意度调查,调查表为百分制。满意:80~100 分;基本满意:60~<80 分;不满意:0~>60 分[6],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内容效度用内容效度比(CVI)表示,量表的内容效度各条目的CVI 值为0.7~1.1,全部条目的平均CVI 为0.86;Cronbach′s α=0.693;重测信度=0.810。采用36 条目健康量表(SF-36)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方面,总得分为0~100 分,其中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越好。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有56 只患眼,其中炎症反应发生率为33.9%(19/56);对照组有56 只患眼,其中炎症反应发生率为42.9%(24/56)。研究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7,P<0.05)。
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愈率及复发率的比较[n(%)]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n(%)]
角膜缘缺损是指角膜的基本功能与正常结构出现损伤,该疾病大多是由眼角膜缘干细胞的皮损而导致,是当今眼科届面临的棘手疾病之一[7-8]。从解剖学角度讲,眼表是指起始于上眼睑与下眼睑之间的全部黏膜上皮主要包括眼结膜上皮与眼角膜上皮,健康的眼表应该有正常的上皮,而眼膜缘对维持眼角膜上皮的完整与稳定具有积极地作用[9-10]。角膜缘缺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角膜持续上皮缺失、瘢痕、溃疡以及角膜新生血管化等。临床上治疗角膜缘缺损主要依靠单纯的浅表角膜部分切除,穿透或者是板层角膜移植,但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会因为角膜重新结膜化而失败[11]。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检测手段的出现,角膜缘干细胞以及眼表的上皮细胞等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所以在治疗角膜缘缺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不断增殖的角膜缘上皮细胞。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眼表疾病是由此衍生而出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
眼睛角膜缘是指环绕角膜边缘,宽约1 mm 的部分,角膜缘上方与下方属于眼睛中含干细胞最丰富的地方,同时也是最适宜干细胞移植的供体取材部位。角膜缘对于维持眼角膜上皮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修复眼表皮疾病的缺损区提供细胞来源[12-13]。在应用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眼表疾病时,手术剪除角膜病变组织,从侧健眼上方切取三分之一、圆周宽度为3~5 mm 的角膜缘,剥离表浅角膜及被覆的纤维血管组织,离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角膜上皮免受损伤[14]。应用10-0 的尼龙线间断缝合与病变处,将角膜缘侧对向角膜中心。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防止患者感染[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角膜缘缺损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患者术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眼睛局部充血、水肿,创面是否出现新生血管浸润、眼角角膜缘缺损、刺激症状等炎症反应。研究组有56 只患眼,其中炎症反应发生率为33.9%(19/56);对照组有56 只患眼,其中炎症反应发生率为42.9%(24/56);研究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眼表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使其复发情况显著降低,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相关研究[17]的结论一致。相关研究[17]指出,选取眼表疾病患者50 例(51 只眼),分别使用结膜移植术及自体角膜缘,新鲜异体板层角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新鲜异体板层角膜联合异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并对两组的术后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研究显示,18 例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全部都治愈。20 例自体角膜缘联合新鲜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患者当中,有19 例患者的眼表结构恢复正常,10 例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较治疗前提高≥2行。12 例(13 只眼)异体角膜缘联合新鲜异体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患者当中,4 例出现免疫排斥反应,4 例出现植片溃疡,预后较差。该研究提示,针对单眼患者,实施自体角膜缘组织移植术治疗的疗效更为理想。主要是因为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后患者未存在明显的不适,可以明显提高机体的自觉视力,移植片在受体植床可以长时间存在的同时与结膜、巩膜融合为一体,角膜逐渐被受体组织吸收,所应用的移植片具有长期稳定且不易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的优势。另外,该治疗方式可以在消除睑球粘连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缓解角膜基质炎性浸润程度,促进上皮的恢复,进一步对角膜浅层新生血管长入进行抑制,其具有良好的减少炎症反应、提高治愈率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眼表疾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植床处理。将缺血苍白的结膜组织、受累的筋膜与角膜缘组织彻底清除,尽量保持植床平整干净,以便新的上皮生长与移行。角膜缘可带1~2 mm 板层巩膜,以便术后缝合。伤后早期手术时应该避免组织水肿产生。术前伴随有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应该尽早将闭睑功能恢复,以免引发新的眼表疾病。②供体处理。如何获得质量较好的角膜缘组织是角膜缘组织移植的关键。术中要使用一次性板层刀在供体眼球角膜缘前0.5 mm 处切开角膜板层,相应角膜缘后1.5 mm处巩膜作相同深度的巩膜板层,取包含有巩膜、角膜缘、3~4 mm 球结膜环状组织一起移植。③羊膜使用。角膜缘联合羊膜移植术中,要通过羊膜独有的生理特性,再造破坏的角膜缘基底,改善眼表生理微环境,进而促使角膜正常表型形成,重建健康眼表。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所选择的病例数相对较少,因此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及局限性。在往后的研究当中,一定要实施更大样本、多中心及更深入的探索及研究,便于验证并判断此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为临床角膜缘患者的治疗提供部分的参考资料及依据,同时也期望能够为临床当中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部分可参考内容。
综上所述,在角膜缘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角膜缘组织移植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较小,减少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临床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