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刚 黄雨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的背景下,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十分突出。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文化自信是教育人刻不容缓的任务。
“文化自信可以理解为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及其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与未来发展保持着坚定的信心。”[2]从本质上来说,文化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因这种追求而带来的产物,文化自信的核心就是人对自我精神和力量的自信。站在个人的角度,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价值观念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属的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同,而核心价值观念是精神层面的表达,将从根本上促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向前发展。当前对于文化自信的研究中,国内学者的基本观点比较一致,即认为文化自信是在实践活动中由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衍发而来的发展性文化观。[3]文化认同是建立在文化认知和价值认同的基础上的,“文化认同的核心内核就是价值认同”[4]。文化自觉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据此,我们认为,文化自信是从文化认知开始,经由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相互促进而形成的(见图1)。
图1 文化自信的形成过程
在我国,文化自信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利于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更有利于他们自觉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任。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会不自觉地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学识智慧和气质修养等方面体现出来,而这种影响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新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全方面的,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长他们的文化知识,也将使他们在学习中收获智慧,并在逐步积累中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实现文化素养和底蕴的进一步增强,心智更加成熟,对自己的未来和国家民族的未来更有信心,从而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许多困难,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文化自信的本质是" 价值观念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所属的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同,而核心价值观念则是促进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软实力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将从认知的层面进一步增强中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理解和领悟,只有在深刻理解和领悟的基础上,中学生才能找寻到自己的根和魂,从而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拥有文化自觉意识和行为,对不良的文化观念有清醒的认识和抵御能力,进而在这个全球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人才培养国际化形势下,保持民族文化底色。
文化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的。文化只有得到了有效的传承、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才能拥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而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这种责任必须建立在中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文化有充分的自信的基础之上,只有中学生拥有文化自信才能理性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优势和不足,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在坚守中自主发展,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优点和经验,不断把时代的特色注入文化的发展过程之中,使其持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中学阶段,一方面,课业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较大,竞争激烈,部分中学生课余时间很少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少了解,出现了认知与行为发展不平衡、缺乏理想信念等问题。另一方面,中学生群体年纪尚轻,阅历有限,认知状态、情感归属、行为方式等方面尚未成熟,尤其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理念与价值规范认知更低,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文化辨别力较弱,对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
处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较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文化价值观的较量。只有每一个人都自觉认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才能在全民族形成强大的文化共识,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部分中学生在精神层面缺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他们方向迷失、情怀缺失、政治意识不足,认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是过时的思想,也不能理解这样的文化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甚至将金钱和利益作为人生追逐的首要目标。
当前部分中学依然采用单一的方法、单向度的知识灌输、理论的说教而不是采用多元融合的手段开展文化教育。部分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刻,多数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特别是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的学习,在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很难深入浅出地讲解和传授传统经典文化知识。
当前,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依然占据了中学教育的大部分内容。一方面,许多学校过于注重对各类学科知识的讲授,更多地从考试成绩的角度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实际操作、综合素质、道德素养、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培养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一些家庭教育中存在利益本位的观念,使学生形成功利化的学习动机,弱化了文化素养的熏陶和培养,造成中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偏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许多方面,世界各国存在的差异不断显现,因文化的差异而出现了许多价值观的冲突和矛盾。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在我国传播文化的过程,对我国青年群体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作为未成年人,中学生的价值观念还在逐步形成中,在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下,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负面影响,从而对我国的主流文化产生偏见、质疑和迷茫的态度。
部分学校和教师缺乏拓展中学生的知识文化广度、培养中学生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帮助形成丰富的情感、锤炼顽强意志、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具体实践,也很难结合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在教育中实现中学生主体对文化内涵的真懂、真信、真行,因而也无法引起中学生的内心的共鸣,更不能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实现中学生主体文化素养的综合提升,从而制约了对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新时代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文化自信的产生过程入手,从中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价值的认同、实践活动三个方面不断强化文化认同,促使形成文化自觉,使之产生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守护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扬光大。
文化认知是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充分理解和领悟,是习得文化并形成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学校应当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和不同阶段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开发,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丰富的文化类校本课程体系,将其转化为现代中学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和价值,树立文化信仰,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针对中学阶段的特点,更要通过创设情景,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思想共鸣。另外,除了知识的传授,环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都是育人的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中,还应有相应的支持育人工作的技术条件。在校园中,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也是学习风气、文化底蕴和独特气质的最直观的形象表达。学校一方面应将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以丰富的形式展示在校园中,利用建筑、景观、文化设施等营造舒适优美的环境,另一方面应利用当今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建设适宜的教学设施等,由此,让中学生直观、深入地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价值。
“德才兼备者,方成大器。”要通过为中学生“立德”,帮助他们建立与时代要求相符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包括优秀的品质、精神、气节等等,学校应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之中,在道德和思想层面促进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同时,针对新时代中学生主体的特点树立先进文化的模范与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引导中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形成文化自觉。与此同时,要积极建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融合课程德育的思政课程体系。首先,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从新时代思政课文化构建的角度,探索创新思政课的内容、模式和实践方式,上好思政课;其次,要积极动员全体教师深挖各个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的各环节、全过程,不断赋予新时代中学生以新的文化责任与文化使命;再次,要善于借用优秀的影视剧作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影视作品中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以更易被接收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产生崇敬,进而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坚定价值认同。
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素质对中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成效具有重要作用,要积极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一是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认同和自信;二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以利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讲清、讲透文化知识及其背后的价值,要把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所教学科之中,使之与各学科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不断丰富自身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知道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三是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力,引导中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有理性的认知,把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建立在理智、自觉的基础之上。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只有把知识变成实践,中学生才能做到真懂、真信。在学校教育中,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是实践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学校应积极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例如经典诗文诵读、课本剧表演,成立国画、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类的社团,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研学活动等,让中学生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切身的体验获得快乐的感受,从而由内心深处生发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尊崇,并在生活实践中主动积极地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性和先进性。同时,借助当地革命文化资源,积极组织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和体验,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促进师生共同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文化自觉。
加强对新时代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成为国之栋梁。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化认知、获得文化认同、产生文化自觉,逐步成长为富有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