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子元
浙江省是第二批进入课程改革的省份,自2006 年以来,初心不改,遵循“积极稳妥,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不等不靠,解放思想,主动作为,课程改革由浅入深已进入深水区。14 年课程改革付出巨大,成效显著。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课程,在这方面浙江省许多中小学摸索出了成套的推进经验,杭州第十一中学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笔者就系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从管理者视角谈谈学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做好动员培训是学校课程改革重要的一环。学校的课程建设推进面临诸多困难,主要有二:一是自上而下,从干部到一线教师,改革意愿不强、动力不足,无论是管理还是教育教学,传统惯性大,变革不容易;二是课程意识薄弱,甚至只有教学观,而缺少相应的课程观,所以学校推进课程建设,首先要从上到下进行动员培训,培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的。随着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思想突破、管理突破和能力突破使动员培训成为一种常态。
动员培训主要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吃透课程改革的背景、目的、要求和推进路径,强化使命担当,坚定改革决心,回归育人初心;二是认识课程,补齐课程理论短板。要让干部和教师意识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极端重要性,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是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平台,要让干部和教师意识到课程专业性是课程质量的生命,不是给学生上课了就是课程。同时,要注意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标准(或大纲)、教材、计划和评价,课程开设和实施后,要有修改、调整和优化过程,要有精品课程的追求,课程开发与开设均要按这些要求进行。
动员分为行政动员和学术动员。动员培训以校本为主,省培为辅,校长、分管校长要参与动员部署和授课,当然也需要邀请专家授课。培训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
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学校课程建设一定要有系统性考量,要吃透教育部颁发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版,2020 年修订)的要求,花大力气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学校课程规划与建设方案,这是避免课程建设碎片化、无序化、浅表化倾向和提高改革效率、效能的前提条件。怎么才能做出好的学校课程规划呢?它涉及以下5 个方面:
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土壤,没有这个土壤整个课程体系就没有生命力。例如,杭州第十一中学的课程建设就植根于学校百年奋斗史和以“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自强不息”为内核的“一九〇”文化。
课程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载体,杭州第十一中学本着要让“历史活起来”和“学生思维活起来”的出发点,根据学校创建人文(文史)类型特色高中的办学目标,结合学校教育价值追求,建构学校课程体系(见图1)。
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办学思想不是两张皮,两者要有很好的契合度。如果立足于学校文化,一般来说,就能较好体现学校办学思想。
国家课程注重的是普适性和基础性,很难全面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差异,因此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国家课程校本化。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前提下,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自主多元发展需要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这样,教师通过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不仅是国家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
图1 杭州第十一中学课程基本架构
根据2019 年6 月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文件精神,所谓分类办学,就是实现特色化、多样化办学,这源于选择性教育思想,让学校实现百花齐放,供不同个性和生涯发展的初中毕业生选择,是实现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打造适合教育的必然。分类办学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思想来源,而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途径或抓手就是课程建设。因此,学校的课程建设不能大水漫灌、包罗万象,而是要通过课程建设凝练办学特色。
课程设计要基本满足学生选择性需求。在课程改革初期,学生的课程需求是粗放和多元的,加上选课学生人数、教学场所等因素,都对课程数量提出要求。课程数量少,则学校和教师负担轻,相对也有利于保证课程质量,但课程数量少,学生的选择性需要就难保障,也会出现教学班额过大、教学质量难保证以及现有教学场所无法配套的情况。所以,要在课程数量和选择性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杭州第十一中学经过研究和实践,将这一平衡点定在行政班与选择课程数量之比1∶3 和1∶2 之间。
综上所述,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并不好做,它需要极强的专业性,这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已经以2014 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构建课程体系的学校,也要按最新要求进行调整,改变学校课程包罗万象,不聚焦、无特色的情况。
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是前提。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高中生的职业倾向、生命和生涯意识较差,这就使得学校需要花大力气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唤醒学生对课程生涯需求,链接选课与生涯的关联,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体质、特长、潜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学生才能选择课程,否则学生没有章法的随意选择,根本实现不了课程改革的初衷,浪费了学校和教师课程建设的投入。除生涯规划教育,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课程选择进行指导,对学校开设的课程进行介绍。只有这样,学生进了学校的“课程超市”,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杭州第十一中学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生涯规划发展课程+导师制+选课指导”三个部分构成。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规划,科学合理制定学业修习计划与生涯发展规划,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地发展。学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从高一新生进校始,学校开设“生涯规划发展”相关课程,该课程属于选择性必修课,每位学生至少修习一个学年完成2 个学分。除了本校的专职教师授课外,学校还专门聘请浙江工业大学、生涯发展研究机构等专业机构进行心理测评、举办专家讲座、开设选修课程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我的兴趣有哪些”“我的特长是什么”“我最喜欢的学科专业是什么”“我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通过这些专业指引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科学制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鼓励并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制定个人三年的学科修习计划。
为了探索高中生培养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每位学生个性化发展,发挥任课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育人的目的,学校还专门制定了 《杭州第十一中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每位学生可自主选择一名任课教师担任自己的成长导师,导师的职责包括“对受导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依照学生的学业基础和学习情况,帮助其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引导其有效地学习”“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和学习情况,为学生选修课程的选课、学业 ‘七选三’ 选科提供适合学生发展方向的合理建议。”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学校特制定了《杭州第十一中学学生学习指导手册》,人手一册。内容既有对浙江省普通高中生的基本要求,也有学校各项学业指导,及时指导学生理性选课,比如,《杭州第十一中学课程结构简介》 《杭州第十一中学选修课选课方案》 《杭州第十一中学走班上课学生守则》 《杭州第十一中学三年学习建议》 等,希望帮助学生走对高一,走实高二,走好高三。
做好课程管理是基础。课程管理就是对教师开发、开设课程定规矩、提要求,促使学校的课程建设有序、有质量地推进。课程管理主要内容有:
在课程开发阶段,编制与审查课程标准,建立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对课程进行审查。课程标准的编制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但这是课程建设规范化必由之路,要站到课程质量高度来认识这一点。学校行政主管部门要将课程标准的编制列为课程管理优先项。课程审查很重要,课程要以其育人价值为基点,以是否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目标为标准,课程开发不仅要有准入机制,也要有退出机制。
比如,在课程开发前,学校先进行前期调研工作,调查教师课程开发的意愿、能力水平、可开发的课程意向。同时,调查学生学习现状、兴趣特长、选课意向。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由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拟订学校课程总体开发方案。教师可按照学校课程门类申报方案,编写学校课程纲要初稿,递交学校课程评审小组审核,通过后再修改课程纲要和编写课程文本。
学校还成立了课程研究工作小组,调动教师开发学校课程的积极性,开展各种专项培训,帮助每位教师具备开发课程相关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教师自主申报与学校统筹安排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课程开发团队,分工到人、责任到位;力求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确保学校课程的质量。
在课程开设阶段,主要常规工作有课程计划和课表编制、教学管理、课程评价和学业评价。
课程研究工作小组定期指导教师制定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定期对教师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指导与评价,加强监控,并及时对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方法进行探究,对课程内容、教学时间和方法等进行调整。每学期根据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等进行评估。加强学校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活动,加强对学校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根据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标准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进行评价。后期要对学校课程文本进行修订、完善、推广。从学生、家长、社会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课程管理重在建章立制,制度化是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笔者建议学校建立“1+3”基本制度,“1”是 《学校课程管理办法》,“3”是 《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学生学分认定办法》 《** 级三年课程设置方案》。
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所在杭州第十一中学目前已有11 门自主开发的学校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3 门被评为杭州市精品课程。需要提醒的是开发的课程不一定开设,课程设置权在学校。需要开设的课程若未开发,一定要有提前量,切忌边开课边开发。
学校课程建设是系统工程,不只是教学一条线上的事,只靠教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处主管的领导力量不够,必须成立校长领衔的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纲。如果有可能,学校与课程建设有关行政机构改革要先行一步,成立课程部或课程中心来主管学校课程建设。
在职教师是学校课程开发、开设的主体,但当下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配套没有到位,“一刀切”地规定教师必须承担校本课程会有难度。杭州第十一中学的做法是通过制度设计,让教学工作量不满的教师先行承担,鼓励其他单一岗位的教师和职工承担。师资不足考虑采用社会化的办法予以解决,比如,聘请高校教师、有专业能力的家长、研究院所专家、社会团体员工、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等来承担。相信随着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一专多能多岗”要求会逐步成为职业常态,教师定量承担国家课程以外的校本课程建设的任务将会成为教师基本职责,师资供需矛盾会得到较好解决。
杭州第十一中学提前布局,花力气因需推进了STEM、劳技、手工等专用教室建设。充分挖掘利用博物馆、科技馆、公园、剧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工学农基地、第二课堂场所等社会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教学场域,提供资源保障。
学校通过评职、评优、评先等制度设计,向课程开发者、开设者倾斜,甚至设为前置条件,比如,杭州市就将开发开设一定量的选修课程作为评高级教师职称的基本条件。
高质量系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还有许多事要做,笔者认为做好以上五方面是关键所在。对课程改革和学校课程建设要保有发展性思维,因为改革是渐进的,干部和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都有逐步加深、逐步到位的过程,课程改革实践自然也有这个过程,学校的课程建设也必然有边实践、边调整、边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会通过“短、平、快”等功利手段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校长们对学校课程建设既要充满信心,又要有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管理者对系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更要保有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