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运 刘旭
【摘 要】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情绪不稳定,学业压力大,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学习动力不足、自卑、焦虑、抑郁等情绪。篮球运动可以健德、健心、益智、育体,减轻各种压力、强身健体。篮球运动能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培养其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调整和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态。篮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准确地把握篮球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篮球运动 青少年 身心健康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63
一、篮球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意义与作用
首先,有助于强身健体,提高生命活力,满足多种需求。篮球运动能使人充满活力,它涵盖了跑、跳、投等多种身体运动形式且运动强度较大,能全面、有效、综合地促进身体素质和人体机能的全面发展,提高和保持人的生命活力。在运动场上汗流浃背能让毛孔打开,身体得到充分伸展,血液流通,加剧了多余热量和毒素的排放,增强心脏功能,保持关节柔韧,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改善体型和外表,锻炼人的弹跳力、肢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等。篮球运动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需求。其次,促进心理健康,促进个性的发展和完善。篮球运动有助于减轻不良情绪,提升幸福感。研究表明,通过锻炼身体30分钟,能使紧张、困惑、疲劳、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使精力保持在较高水平。既能有效缓解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又能培养健康的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同时,更能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参与者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通过练习和比赛,能使参与者的个性、自信心、情绪控制、意志力、进取心、自我控制与约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培养团结拼搏、努力协作、文明自律、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等良好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第三,有助于人格、情商、创新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参加篮球运动有利于锻炼他们坚韧不拔、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自觉性以及自制力、坚持力、创造性,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公平的竞争意识、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善于创新的精神。篮球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所有技战术都既有原理和规格,又包含个人的不同表现风格,由于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参与者必须根据当时情况随机应变,及时、果断、快速地做出应答行动。通过观察进行分析判断并做出有效应对措施。这一切都需要参与者用智慧创造性地去应对场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
二、篮球运动的特点
(一)集体性
集体性是指既要团结合力,又要能独当一面;既能发挥团队效益,又要注意发挥个人作用,具有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集体性。五个队员分工为中锋、控球后卫、小前锋、得分后卫、大前锋,这种分工是一种赛前规划,在实际比赛中需要分工的队员根据形势临场应变、及时调整。篮球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技战术能力以及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智慧、胆略、意志、活力与创造力,还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对抗性与转换性
篮球运动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场地范围狭窄,但需要参与者快速奔跑、突然与连续起跳、敏捷反应与力量抗衡。篮球运动的攻守对抗竞争考验的是队友的智力体力、顽强的意志力与想要获得胜利的心,是一项拼智、拼技、拼体、拼力的运动。进攻具有时间规定,攻后必守,守后必转攻,攻守之间需要不断转换,而转换只在一瞬间,瞬时的变化无常,比赛因转换变化快而变得具有较高节奏性,悬念感十足。
(三)观赏性和趣味性
篮球是一项趣味性和观赏性兼具的运动,让参与者和观看者都能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愉悦。可以因人、因地、因时、因需而异,通过变换各种活动方式吸引人们的参与,以达到活跃身心、健身强体的目的。参与者会感到身心愉悦,有助于健身強体,观看者通过观看欣赏到娴熟的运球、巧妙的传球、准确的投篮、机智的抢断、精彩的扣篮和出奇的封盖,再加上攻守交错、对抗变换,比赛双方斗智斗勇,球场形势变化富有戏剧性,能使参与者和观看者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愉悦。
(四)健身性
人们通过参与篮球运动,既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使个性、自信心、审美情趣、意志力、进取心、自我约束等能力都有很好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团结合作、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道德品质。
三、当前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与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逐渐成熟。青少年外形变化特别大,例如,骨骼的生长、体重的增加和迅速长高。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正处在黄金时段,内脏功能逐渐健全,心脏功能也趋于稳定。青春期阶段的学生心理比较脆弱,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
如今,青少年的生活更加富裕和丰富多彩,但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学业的负担压力加重,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感到“郁闷”和“压抑”。根据我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对7050名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做作业情绪忽高忽低”占73%,“心情时好时坏”占71.2%,“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占57%,“感到当前的学习压力过大”占45%,“对同学忽冷忽热”占44.1%,“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占35.8%,“因功课太多而忍不住想哭”占34%,“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占32.8%。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得知当前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忽冷忽热,时而亢奋、时而低沉,与老师和同学的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压力大,考试焦虑等问题,心理健康多呈亚健康状况。
四、篮球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一)能促进大脑生长发育,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指出,手的运动有助于人脑的生长发育,人体大脑细胞的增长,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最快。经常参加篮球运动项目,能够明显增强参与者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机能,还有助于调节参与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以抑制大脑皮层中其他中枢活动使其较快地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另外,篮球运动可使脑的物质结构发生变化,有利于提高智力,有助于促进思维能力的拓展。
(二)正确认识自我,强身健体,增强体魄
青少年阶段学生的身心发育不成熟,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过程中过于注重他人的眼光,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认知,出现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影响其健康发展。通过运动训练能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锻炼强健的体魄,使其精力充沛,树立自信,进而正确地认识自我。篮球运动能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耐力。通过参与篮球运动会对肌肉的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奔跑和多种步法的移动、正反手挥拍抽击球等球技,都会使身体肌肉的均衡发达,肌肉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得以提高。
(三)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意志品质是人成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包括坚韧不拔、坚强勇敢、独立自主等精神品质以及面对困难的坚韧性、果断性和面对诱惑的自制力。在进行针对性训练过程中,學生需要克服困难,不断地冲破自己的心理和身体上的极限,进而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才能充分发挥韧劲,不服输、不怕输,勇敢地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篮球运动项目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在篮球比赛或练习过程中,参与者需要运用各种技战术来选择进攻、防守,实现得分。因此,在与对方对抗的过程中需要参与者具有勇敢、无畏、灵活、果断的意识,且团队精神非常重要,当球员密切配合,形成坚固的团队意识之后,队员与队员、队员与教练之间都具有默契、融洽的团队精神时,在比赛中球员之间对于战术意图的理解和战术行动的相互配合会更加默契,更加具有战斗力,对于维持整个团队的成绩以及提升成绩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调整和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
篮球运动不仅是技术与身体的对抗,也是意志与智慧的较量,篮球比赛要求运动员反应快、速度快、判断正确,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篮球运动能够增强自信,调节情绪,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享受生活。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都不太稳定,在面对学习压力、成长烦恼和挫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情绪没有正确的排解途径,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亟需调整和改善,篮球运动就是其中一种较好的运动方法。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学生可以将忧虑、压抑等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获得心灵上的轻松畅快,进而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升学压力,树立对学习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训练能让练习者提高判断力,提高竞争意识和意志力,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在团队合作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现自己的能力,体会掌握战术的成就感和比赛获胜的愉悦感,从而感悟人生,追寻身心的健康。此外,篮球场地多在户外,进行篮球运动时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沐浴在阳光中,更接近大自然,使人暂时忘记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快和烦恼,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并释放压力。
参考文献
[1]付祥林.篮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2,016(003):58,64.
[2]江文羊.篮球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J].西部皮革,2017,39(010):136.
[3]夏元香.浅析篮球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5,000(086):100.
[4]温健强.篮球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影响的实验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4(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