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斌
摘 要: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双边合作为主,多边合作还较少,大区域多国合作机制尚未形成,推动多国合作共赢、加速经贸融合的发展目标任重道远。为有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要深化高层共商,构建稳定常态化的组织运行机制,加强项目共建,构建硬联通和软联通的合作机制,增进成果共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夯实国际合作民心基础。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 国际合作 共享机制
中国对外开放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我国经济纵深开放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国际资源和比较优势,为打通国际循环、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和韧性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事关“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长远可持续发展,也是所有共建国的共同愿景。将愿景变为现实,就需要构建长效机制来保障,增进政治互信,消除参与主体疑虑,减少建设中的不确定性,以构建经济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同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一定顾虑。大量的国际经验表明,获得投资的东道国未必会对投资来源国“投李报桃”,在布局规划上反而可能加剧对来源国的疑虑与抵制。“一带一路”建设让沿线国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与红利,但部分沿线国家出于自身顾虑,担心中国取得政治和经济合作的主导权,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太高。二是沿线国家间关系复杂影响跨区域整合的开展。部分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复杂的情绪,立场左右摇摆,一方面与美加强合作,增强海空防卫能力;另一方面与我推进基建、科技、产能合作,希望从左右逢源中获取最大利益。甚至有些国家在地区影响力上视中国为重要对手,如东南亚、中亚等部分国家也长期谋求其在所处区域的大国地位。“一带一路”多边合作机制可能易受到敏感地缘政治关系的不确定性影响。三是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尚需完善。互联互通是一条规则之路,多一些协调合作,少一些规则障碍,经济交易就更畅通、人文交往就更便捷。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制制度、规则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多样性带来巨大的复杂性,形成了国家间合作的隐形壁垒。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参与国际贸易程度不高,国家之间存在较多的贸易投资壁垒,阻碍该地区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形成。因此,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二、完善国际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深化高层共商,构建稳定常态化的组织运行机制
高层互访共商对增进参与国互信、解决矛盾分歧、达成合作共识,实现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沿线国间的高层互访以政治外交活动形式推动多层次、多渠道和多方式的高层沟通磋商,有助于沿线国识别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达成共识、重叠共识”的基础上扩大共识、深度合作,推动全球性经济合作大平台的构建。
1持续加强高层互访,推动双边多边深度合作。“一带一路”参与国间的高层互访共商依靠点对点对话、磋商、谈判共商释疑,增强政治互信,在提升合作信心的同时增加合作信誉,从而达成新的共识,这有助于以政治外交撬动经济外交,在不断扩大朋友圈的同时促进经济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深化,高层互访共商作为破冰机,将参与各方合作之门越开越多,合作范围加速扩大,合作基础愈加夯实,并且推动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框架拓展。我国应当充分发挥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机制、RECP、G20等现有合作平台机制,全面加强“一带一路”下的双边、诸边、多边合作机制的探索,在巩固双边合作基础上,以大国合作为支点,重点突破多边合作,加快参与国间的建设对接,激活周边辐射区,逐渐扩大“一带一路”國际合作范围和潜力,深耕合作程度,开拓合作新局面。
2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外交认同。传统外交通常依赖强大的综合国力来维护国家利益,而“一带一路”倡议下外交方式大不相同。当前,“一带一路”参与国间利益冲突问题十分复杂,“公共外交”通过与沿线国家议会、政府、政党等政治团体开展党际友好往来,与沿线国家重要智库、主流媒体、社会知名人士加强交往,通过开展有重点、多层次、多领域公共外交,有效推进民心相通和合作互信。因此,“公共外交”是增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感召力和凝聚力、提升我国国际形象、获得更多外交认同的重要路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应对接中国发展与沿线国家现实需求,推动双方共同塑造讲信修睦、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同舟共济的“共同体”共识,促进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理解认同中国制度文化、发展建设、内外政策,有效减少化解影响我国和平发展障碍。
3有序组建国际性组织,打造全球性经济合作大平台。随着“一带一路”世界知名度和认可度与日俱增,成果逐步展现,效用不断发挥,组建一个统一的国际型组织是发展所需,国家所望。通过组建国际型组织,及时解决争端争议,形成“一带一路”框架体系下普遍认可的贸易、市场、融资等标准规则和法律制度,促进国家间深化合作。更为公平、透明、高效的规则设计和制度安排不仅确保“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而且有助于推动国家间形成高质量、高标准的全球合作新模式,深挖区域间发展潜力。当前组建“一带一路”国际型组织已具备一定条件和基础。借鉴已有国际组织运行经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首先吸纳政治经济关系紧密的参与国来推动建立国际型组织,其次逐步增加国际型组织参与国家数量,扩大组织辐射范围,通过规划对接、机制与平台对接、项目对接等增强国际型组织合作范围和程度,提升国际型组织影响力。最后,推动国家化组织成为全球性经济合作平台,通过设立常设机构和组织运行机制,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效奠定“一带一路”长效推进机制的基础。
(二)加强项目共建,构建硬联通和软联通并重的合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互通是一条脚下之路,路通到哪里,我们的合作就在哪里。经过七年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硬联通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标准规则法律等软联通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可以说是硬联通很硬实,但软联通却较软弱。软联通与硬联通并重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手段。
1推出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稳步落实《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推动企业在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按照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进行,同时将中国标准推广到世界。坚持软联通与硬联通并重,强化与各国和国际组织之间的规则标准对接,对符合我发展方向和需要、各方普遍认同和支持的国际规则标准,应积极主动予以对接,推动企业按此开展项目建设、运营、采购、招投标等环节;对我国难以接受的规则标准,应亮明立场,并与关系密切的沿线国家打造国际统一战线;应拓展规则标准对接领域,加强在各类专业领域的对接合作,争取主导制定一批国际标准。构建各国兼容认可的标准化体系,能够深入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组织间的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和标准互认,促进各国企业或组织间的标准化互联互通合作
2构建“一带一路”法律保障体系。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以炒作“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不遵守国际法律、不符合国际规则为借口,从招投标、透明度、工程腐败等攻击抹黑“一带一路”倡议。因此,要与沿线国家加强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建设法律风险防范应对体系,推进廉洁丝绸之路建设,继续与沿线国家深化反腐败法律法规对接,共同打击和治理商业贿赂行为,建立规范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协力打造廉洁高效的现代营商环境。鼓励律师事务所等在沿线重点国家开展与外资准入及保护有关的法律制度、法律环境咨询服务,引导有关学术机构、智库加强对沿线国家法律法规研究和学术交流和。
3搭建信息共享机制。企业投资“一带一路”面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宗教风险,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走出去面临很多盲区,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走出去”企业明晰合作方向和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风险。以项目合作为依托,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数据收集和整理。跟踪全球智库、国际机构、咨询机构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府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政策等,通过数据挖掘和信息整合为建库打好基础,实现海量异构数据的融合转换。建立规范的数据资源的开放建设和共享应用机制,形成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标准规范组成的完善的数据资源标准规范体系。
(三)增进成果共享,夯实国际合作机制民心基础
通过建立健全人文交流各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增进沿线国家民众获得感。
1建立健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有效运用“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纪录片学术共同体等多边平台,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研究基地。扎实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党、智库、民间组织培训,继续办好“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推动更多社会组织参与“丝路一家亲”行动。加强“一带一路”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加快建立双边多边反腐败合作机制,推动建立多边框架下的反腐败执法合作机制。
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合作机制。以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推动沿线国家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有效提升全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全球性健康議程和行动,深入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推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信息交流合作。与国际组织建立抗疫合作机制,筹建健康丝绸之路公益联盟,向有关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做好出口医疗物资工作。
3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合作机制。与沿线国家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发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积极影响,深化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合作、荒漠化防治等的国际交流合作。以“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为平台,推动与更多国沿线家签署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合作文件,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联合有关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进一步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打造“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平台,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合作交流,拓展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国际市场,促进绿色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宁吉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J].时事报告,2019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world/2019-04/22/c_1124400071 htm
[3]习近平,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world/2019-04/27/c_1124425237htm
[5]国家标准委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Z],2017
(陈彦斌,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