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尼数字经济投资合作的现实基础及推进策略

2021-05-24 03:04刘丹
对外经贸实务 2021年2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印尼

刘丹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掀起新一轮数字经济下南洋的浪潮。作为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印尼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为中国数字企业下南洋投资的首选国家。然而,在中印数字经济投资合作过程中仍然面临印尼数字基础设施落后、印尼网络安全管控滞后、印尼物流问题突出与双方数字治理政策存在差异的障碍。为此,应从共建数字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合作、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强化数字化战略与相关政策对接方面着手,持续深化中印数字经济投资合作。

关键词:印尼;数字经济;现实基础;数字基础设施

《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2019》显示,印尼數字经济规模在2019年达到400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8%,在东南亚数字经济市场占比高达约41%。预计到2025年,印尼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133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市场,吸引了大量中国资本入驻。加之印尼通讯和信息技术部部长鲁迪安达拉曾表示,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希望中国与印尼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与合作。由此,深入探讨双方数字经济投资合作的现实基础与面临障碍,并提出升级策略,是进一步深化两国数字经济投资合作的重要环节。

一、中国与印尼数字经济投资合作概况

(一)合作领域较为多元

近几年,印尼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且市场潜力巨大,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经济体。为抢占东南亚数字经济市场,中国数字型企业巨头纷纷布局印尼数字经济领域。截至到2020年初,中国与印尼已在电子商务、网约车、软件应用、在线媒体、在线旅游与互联网金融等多个数字领域展开合作。例如,蚂蚁金服与印尼企业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合作,腾讯与印尼企业在网约车领域开展合作,百度与印尼开展了在线旅游合作(见表1)。

(二)以电商与软件应用领域合作为主

中国与印尼数字经济合作主要集中于电商和软件应用领域。就电商领域而言,2019年印尼10家头部电商平台中,由中国企业投资控股或成立的电商企业达到半数。例如,Tokopedia、Bukalapak和Lazada三家电商平台均得到阿里巴巴集团投资;JD.ID则是由京东与东南亚投行Provident Capital共同出资成立,现已在印尼建成自有仓储物流和客服系统。并且,阿里巴巴已成为当前印尼最知名的B2B在线零售电商。就软件应用领域而言,据统计,印尼下载量前100的应用中,超过30%来自中国开发商。应用市场中占比最高的工具类应用有50%以上属于中国开发商旗下产品。在编辑应用与视频播放应用中,有50%来自中国。在游戏应用中,印尼市场下载量排名前100的游戏中,中国开发商发行游戏占比为15%。下载量排名前五的游戏有3款来自中国开发商。在动作类游戏中,中国开发商发行量占比超过25%。可见,中国与印尼在软件应用领域投资合作初具规模。

二、中国与印尼数字经济投资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中国数字经济基础较为完善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框架已扩展到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基础逐步完善。第一,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迅猛。以2016年为基年来算,截至到2019年底,中国数字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高于GDP同期增长率,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显著。据统计,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就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1.5%,高于同期其他产业就业增长规模。第二,数字产业内容不断丰富,模式不断创新。从内容来看,数字经济主要以服务业为主,涵盖了数字视听、动漫、游戏等娱乐产业,并快速向数字化出版和在线学习等领域拓展。从模式来看,现已衍生出会员销售、移动增值、广告、网游和计费等多种商业模式,极大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第三,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从数字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早在2012年就将云计算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并将其写入《“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划》。此后,中国相继推出诸多数字经济发展利好政策,并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核心就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制造产业向智能化制造转型升级。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提出《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将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成一致的国际行动战略。综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为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奠定良好基础,是中国与印尼数字开展数字经济投资合作的有力保障。

(二)印尼数字经济市场庞大

印尼官方提出要在2020年将数字经济发展成国内主要经济支柱,使本国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数字经济体。现阶段,印尼数字经济市场主要涉及在线旅游、在线媒体、应用和游戏市场、在线零售电商等领域。其中,社交软件应用与移动端消费为中国资本进驻印尼数字经济市场带来较大机遇。第一,社交软件应用市场庞大。印尼是社交软件大国,被称为世界社交媒体之都。在社交软件用户数方面,根据WeAreSocial调研报告显示,印尼社交软件活跃用户数为1.5亿人,在总人口中占比达56%;其中移动社交软件用户数为1.3亿人,在总人数中占比为48%。在社交软件使用时长方面,印尼社交软件人均每天的使用时长为3小时26分,超过多数国家社交软件使用时长。这为中国企业创造了较为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中国与印尼开展软件通信领域数字经济合作的有力推手。第二,印尼移动端消费占比较高。据中国贸促会发布数据,超过50%印尼网民表示自己会频繁使用平板、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网购。这意味着大多印尼网民只会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进行网络购物。这种高比例的移动端消费为印尼推广电子商务带来较大便利性,为中国电商进驻印尼市场奠定了良好市场基础。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京东纷纷入驻印尼电商市场,助推中国与印尼电商合作。据跨境电商网报道,Lazada于2020年7月推出海外仓出口政策,对所有中国商家在印尼海外仓的商品均免收仓储费,以此助力中国中小企业拓销印尼市场。

三、中国与印尼数字经济投资合作面临的障碍

(一)印尼数字基础设施滞后

现阶段,印尼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一方面,印尼信息通讯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据相关数据显示,印尼约23万所学校中,有9万余所学校尚未普及互联网;在1万多所乡村医院中,有4千多所没有普及互联网。CDN服务商Akamai表示,尽管印尼2019年的移动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已提高至10.53Mbps,但同其他东盟国家相比仍较为缓慢。落后的通讯和信息基础设施不仅限制了印尼电商在线交易活跃度,还对中印信息与贸易互联互通产生较大阻碍。另一方面,印尼数字支付普及率低。当前,许多印尼消费者对线上支付仍较为谨慎,依然沿用货到付款方式。据谷歌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印尼使用数字支付服务的互联网用户不足50%。数字支付普及率较低限制了订阅音乐、游戏等数字商品的增长,货到付款的消費模式导致企业成本和取消订单比例大幅增加,极大制约着中国电商企业在印尼投资。

(二)印尼网络安全管控滞后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风险报告(2020)》中明确指出,目前全球面临五大风险,其中之一便是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加大。现阶段,印尼仍是全球网络信息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据印尼通讯与信息科技部年终报告显示,近年来印尼遭受的网络攻击事件已超过120万起,严重程度位列全球第一。网络攻击事件频发,反映出印尼在网络安全管控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印尼较为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将对中印数字经济投资合作带来不确定性,中国数字企业在印尼的经营活动也面临盗版猖獗、黑客蓄意攻击等挑战。同时,印尼国内的数字经济活动秩序会因恶化的网络安全形势而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导致中印数字经济企业难以在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下开展合作。

(三)印尼物流问题突出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印尼包裹递送数量呈现出大幅上涨态势。然而,印尼仍面临较为突出的物流问题。一方面,物流效率十分低下。由表2可知,2019年印尼的物流绩效指数为3.17分,在东南亚地区排名第五,位于新加坡、泰国、越南以及马来西亚之后,世界排名仅为46。作为世界银行发布的权威指标,物流绩效指数能够客观反映出印尼当前较为落后的物流发展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印尼岛屿众多,且当地港口和道路等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物流效率低下极大增加了中国电商企业物流配送的成本和难度,影响产品的及时交付。另一方面,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世界银行统计,物流成本在印尼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高达25%,是东盟各国中最高的国家。据印尼商会统计,从印尼爪哇岛运输一个集装箱到加里曼丹岛或苏门答腊岛的运费要比从中国内地到印尼的运费高出数百美元。可见,物流成本较高已成为中国电商企业赴印尼投资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四)双方数字治理政策存在差异

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与规则体系,特别是在跨境数字贸易与服务领域。然而,现阶段,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远超于各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速度,数字经济治理尚处在各方博弈的发展阶段,中印两国在消费者隐私、跨境税收监管、数据流动及数字货币监管等领域的政策制定存在一定差异,对中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带来较大的阻碍作用。例如,在数字货币监管方面,中国央行明确指出比特币作为一种特定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相同的法律地位,禁止支付机构及金融机构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而印尼期货交易所监管委员会于2019年出台相关法规,正式将数字货币交易合法化,只需在进行数字货币交易前签署风险评估规定即可。

四、中国与印尼数字经济投资合作的推进策略

(一)共建数字基础设施,推动中印互联互通

印尼在《国民经济15年中期建设规划(2011—2025)》中明确提出,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互联互通的重点领域。未来一段时间内,印尼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巨大需求。因此,中国政府和数字企业应抓住发展机遇,广泛参与到印尼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第一,中国企业应强化两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以及5G等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合作,以BOT或PPP模式对印尼电信运营商投资,或作为设备与项目技术提供商,积极参与印尼通信建设。第二,中国可与印尼共建有线电视线、光纤光缆以及人造卫星等网络设施,提供中继器、路由器以及其他控制传输路径的硬件设备,促进印尼网络全覆盖、高速率和智能化发展。第三,中国政府可充分利用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专项贷款及合作基金,例如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为印尼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灵活多样的资金支持。

(二)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合作,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中印开展信息安全保障合作的必要性。加强两国网络安全合作,已成为双方深化数字经济投资合作的必然选择。如前所述,印尼近年来频繁遭受网络攻击事件,面临极其严峻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形势。而中国在进入数字治理时代后,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数字治理模式,在信息安全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因此,中国政府、数字企业可通过举办研讨会和培训会议、派遣专家等方式,围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无线电频率、电子政务建设等方面,与印尼政府开展深入讨论,共享信息安全管控经验。同时,中国政府可设立网络安全建设基金,用于支持中印开展信息安全合作,深化两国在网络安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及信息共享等领域的合作,有效应对双方合作中的网络安全风险。

(三)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加强与印尼物流企业间的合作

一方面,加快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针对印尼物流效率低下、成本高的问题,中国政府部门应联合跨境电商企业与大型物流企业,在印尼境内设立功能设施齐全的公共海外仓。例如,浙江省支持具备实力的企业在跨境电商主要出口市场建设海外仓,充分利用“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发展模式,突破了以往常见的OEM贴牌加工模式,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相关部门可大力推广浙江模式,鼓励和引导中国企业在印尼积极布局公共海外仓,以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强化与印尼本土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考虑到物流体系建设具有时效性差、资金投入大等特点,中国企业应兼顾效益与成本,与印尼境内具有较强实力的物流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当地物流企业较为完善的物流网络,为开拓市场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

(四)共同推进数字治理,强化数字化战略与相关政策对接

数字经济的流动性与跨国性要求中印开展更多协商对话,加快双方数字化战略与相关政策对接,深挖数字经济合作进程中的利益契合点。一方面,构建双边数字经济合作交流机制。我国可将WTO现有协定及框架作为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治理论坛、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平台,以电子认证、无纸化贸易以及跨境电商便利化为主要内容,强化与印尼在数字治理领域的对话与交流。双边要协商构建统一明晰的数据使用规则和数据标准,共同制定数字治理规则、监管政策、跨境税收政策及跨境数据交流政策。另一方面,中印两国政府应构建数字经济政府间协调机构,主要负责承担双方信息共享、数字人才培养、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标准制定等职能,进一步推进中印跨境电商产品、互联网和物流技术规范等关键标准体系的互认。

参考文献:

[1]曹晶晶.数字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我国的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8(8):29-32.

[2]孙杰.从数字经济到数字贸易:内涵、特征、规则与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20(5):87-98.

[3]林梅,周漱瑜.印尼数字经济发展及中国与印尼的数字经济投资合作[J].亚太经济,2020(3):53-64.

[4]金丹,杜方鑫.中越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机遇、挑战与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20(4):78-83+90.

[5]张亮亮,刘小凤,陈志.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18(5):90-92.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印尼
印尼出手
印尼TAS镍矿采矿项目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