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新进展

2021-05-24 22:00韦海燕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剖宫产研究进展

韦海燕

摘要:剖宫产是现阶段应用普遍的分娩方式,在解决难产等问题的同时也会导致各种并发症,术后出血是常见且严重的一种,甚至会对产妇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药物保守方案和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疾病两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出血量,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剖宫产术后出血治疗工作展开如下综述。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297-02

剖宫产术在产科领域中普遍存在,是常用的分娩方式,手术技巧、麻醉方式、缝合材料、液体补充、感染控制等措施的改进,使得该术式在解决妊娠期糖尿病和妊高症等产科合并症、难产、挽救母婴生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剖宫产术应用时,也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如术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和盆腔静脉血栓等,对产妇术后恢复不利[1]。在各种并发症中,术后出血是最为常见且严重的类型,在分娩产妇中的占比在2%-3%之间,分为早期出血和晚期出血两种,前者是发生在剖宫产术后24h内的出血,后者发生在24h后。临床多为早期产后出血,产后2h较为多发,若不及时处理,可增加产妇死亡风险[2-3]。产后出血受多种因素影响,宫缩乏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也受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的影响。为降低产后出血风险,提高剖宫产术可行性,现将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药物治疗

多数产后出血是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保守药物方案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缩宫素、麦角新碱、葡萄糖酸钙和地塞米松止血效果较为明显,可通过各自的药理发挥作用。

1.1缩宫素

缩宫素是被临床广泛应用的子宫收缩药物,可直接在子宫平滑肌上发挥作用,使得子宫平滑肌收缩,收缩强度与产妇生理状态和缩宫素使用剂量相关。予以大出血产妇大剂量缩宫素,可使得子宫收缩,价格低廉,是剖宫产术后出血防治首选药物[4]。卡贝缩宫素为长效缩宫素,多为注射剂,通常被用在硬膜外和腰麻下剖宫产中,旨在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其药理特性近似于缩宫素,可结合子宫平滑肌催产素受体,使得子宫规律收缩,可增加子宫收缩频率和张力。给药后,子宫迅速收缩,持续时间长于1小时。学者郭靖以行剖宫产的妊娠期合并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缩宫素和卡贝缩宫素,结果显示,观察组后分娩2h、分娩后12h及分娩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可見卡贝缩宫素可在剖宫产术后出血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1.2麦角新碱

麦角新碱是治疗产后子宫出血、子宫恢复不佳的常用药物,它能够直接在子宫平滑肌上发挥作用,药效明显,持续性强,大量用药,可促使子宫收缩,压迫胎盘种植处子宫肌内血管而止血,妊娠后期,可增加子宫对缩宫药的敏感性[6]。在麦角各种成分中,麦角新碱作用最强,毒性最小,给药后60-90min血药浓度达到顶峰,在子宫收缩无力所致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学者谢婷等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别实施缩宫素和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方案,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联合用药组患者产后1,2,4,24 h的出血量低于单一用药患者,红细胞、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高于单一用药患者,存在数据差异(P<0.05)证实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使用麦角新碱,可获得理想的治疗产后出血效果,减少出血量作用好,对患者血常规指标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8]。

1.3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钙经口服,可在体内分泌出钙离子,对肌肉收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使得子宫平滑肌收缩,也能在外源性凝血过程中促进凝血,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使得产后出血量减少。学者肖卫荣在研究中纳入102例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设置缩宫素治疗者为对照组,葡萄糖酸钙联合欣母沛治疗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止血方式予以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2h血清钙离子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2h和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使用葡萄糖酸钙,可促进钙离子水平的提升,对血红细胞改善作用明显,辅助治疗产后出血作用明显[9]。

1.4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是人工合成的皮质类固醇,抗炎、抗过敏作用明显,常用于各种炎症病变和危急重症的急救治疗。对产后出血患者来讲,使用地塞米松可增强缩宫素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可维持血管张力,增强钙离子活性,对止血有辅助作用。吉颖莉对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予以葡萄糖酸钙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方案,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地塞米松的使用,可在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0]。

2手术治疗

部分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大,仅用药物保守治疗方式难以取得理想的止血效果,应根据出血量和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

2.1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该术式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常用术式,以新型缝合方式为主,对产妇生育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前以适度的力度按压患者子宫,通过观察出血点和出血情况,待出血量减少后,拉近缝线,对子宫切口予以缝合,具体来讲是在距离子宫左侧切口2-4cm处使用1号可吸收线垂直进针,穿过子宫下段,于切口上方出针,根据产妇子宫收缩能力,拉紧缝线,缝合子宫与腹腔[11]。学者彭茂兰和涂建军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与宫腔纱条堵塞止血方式相比,可见观察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作用明显[12]。

2.2子宫动脉上支结扎术

该术式是用可吸收线结扎于患者半行静脉及其两侧,可对患者生理功能予以保留,可阻断血供,在此基础上发挥止血作用。该术式的应用,可促进毛细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如此一来,暂时性缺血不会导致子宫坏死,待缝合线脱落,即可恢复血管通畅度。基本不影响患者月经周期和日后妊娠情况。学者石轶男认为[13],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使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与常规处理者相比,出血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上升,可见子宫动脉上支结扎术在提高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3]。学者在魏娜等人在9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产妇的治疗中运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水囊压迫方案,结果患者观察组手术时间,填塞物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和术后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所得结论提示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的应用,可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存在广泛应用价值[14]。

2.3宫腔水囊填塞术

该术式是用一次性宫腔球囊对宫腔进行压迫来发挥止血作用,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宫腔球囊通过子宫切口置于宫腔内,注射200-500mL无菌生理盐水于宫腔囊内,直至产生阻力,难以继续注水后停止。助手经阴道牵拉导管末端,关闭切口,去除导管外工具,往球囊内注水,对子宫张力和出血情况予以观察,填塞纱布。放置水囊12-24h后取出,取出球囊时开放静脉通路,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20U缩宫素,予以静脉滴注,清洗并消毒外阴,按照每分钟10mL的速度将球囊内的液体缓慢放出,取出纱条,记录引流量和出血量。曹庆玲等学者联合使用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基础上行水囊宫腔填塞术,与单纯改良式B-Lynch缝扎术相比,止血有效率更高,术中和术后24h 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宫腔水囊填塞术在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治疗中作用明显[15]。

3小结

产后出血在剖宫产后普遍存在,若患者出血量过多而救治不及时,可影响患者健康状况,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药物方案和手术方式均可用于该疾病的治疗,不同方式作用机制不同,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和出血原因予以针对性治疗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甘艳琼,陈朝霞,石琪,等.二孩政策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2):79-82.

[2]曾义,李杰,段光友,等.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2442例產妇的回顾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41(3):265-269.

[3]李小庆,邓小凤.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20,49(9):108-111.

[4]张莹.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J].中国处方药,2020,18(4):121-123.

[5]郭靖.卡贝缩宫素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86-87.

[6]叶萍,彭瑾,周益蕾,等.第三产程应用麦角新碱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江苏医药,2020,46(5):73-75.

[7]翟晓燕.麦角新碱注射液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5):101-102.

[8]谢婷,卓庚秀,朱路芳.马来酸麦角新碱辅助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9):109-112.

[9]肖卫荣.葡萄糖酸钙联合欣母沛治疗对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血清Ca2+,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20,17(34):50-54.

[10]吉颖莉,乔艳妮,田玉玉,等.围术期补钙联合地塞米松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大出血中的价值[J].中国性科学,2019,28(1):91-93.

[11]魏丽霞.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044(002):208-210.

[12]彭茂兰,涂建军.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20,10(20):126-128:.

[13]石轶男.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早期干预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7):141-143.

[14]魏娜、杨青、张晶、宋伟夫、朱颖.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水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170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8):91-94.

[15]曹庆玲、沈文娟、王建英、薛秀梅、方月兰.水囊宫腔填塞术联合改良式子宫背带缝扎术在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3):127-129+132.

河池市金城江区妇幼保健院 广西河池 547000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剖宫产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