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生活中的物理实例,让学生从中体验物理知识的“惊”、“奇”,培养学生的思維、观察、动手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的“趣”。
关键字:“惊”、“奇”、“趣”,感受、激发、体验探索。
参考文献:八、九年级教学参考,电视节目《是真的吗》,《物理探讨与研究》。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几年后成就了童年的梦想自己也站在了那个讲台上,用那魔幻的粉笔去书写讲台中物理的故事。从那时起就总想着如何把学生时期的被动学习改变一下,让我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去探究、去翱翔知识的海洋……,初中正是孩子们好奇、充满追寻的年龄,是否可以利用这阶段抓住学生们“惊”、“奇”、“趣”的心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呢。
一、从生活中的“惊”,谈物理知识
生活中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在平坦的马路上,谁都可以迈开大步向前走。一个健康的人,走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而也没有人会常问人是靠什么走路的。也许大家听了这问话会觉得好笑。认为人嘛只要有力气,有健康的双腿,一抬腿、迈步不就可以向前进了吗?而事实上问题真的就那么的简单吗?请同学们做一个动作如图1:挺直身体背紧贴墙站立,把一只脚抬起向前迈出,只要身体不离开墙,看看你那步伐能迈的出去吗?你迈出去了没,如果迈出了,回头望望身体与墙分离了没。身体移动了是不是一定依靠了一种外力。或者说是一种力推着人前进的呀。如果这外力过小,走路就会很困难了(同学们行走在光滑的冰面上有什么感觉呢)。原来上面的这小活动其实是一名教师在上摩擦力这节中精彩的一个切入情景,在让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这一“惊”后,再引入并进一步分析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又如右图:我们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这节时,保持甲乙两图中的H不变,在图2甲装置的烧杯中缓缓加入食盐轻轻搅拌,待烧杯水稳定后甲乙两图中的h与h,是否又给同学们带来一“惊”呢。这样从水到盐水液体的密度发生变化,与从而引起h与h的变化,这样直观的操作贴身的经历不是能更好的让学生从“惊”中更深刻的掌握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吗。
二、从知识中的“奇”解释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海洋中又何其不存在那些“奇”呢,那些打破常规的思维想法让你不感到“奇”都不可以。就象在人们传统的记忆里气球总是用吹大或充气后才大的。同学们可曾想过气球也可以用“吸”大的呢?让学生思考是、否后教师可以展示出如右图3所示的装置,当从吸气口吸气(或抽气)时,奇迹就在这瞬间发生了:气球慢慢的变大了,这一奇迹的出现颠覆了气球只有吹或充气才能变大的说法。揭开知识的一幕:原来当往密闭容器外吸(或抽)气时,密闭容器中的空气减少(稀薄),气体压强减小,气球外壁的压强也就减小,这时气球口中空气流入,气球内壁压强大,这样就把气球给”吸”大了.为了可以让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知识更进一步的理解,可以再给课堂添上一“奇”瓶中的喷泉如右下图4,这样让学生们在“奇”特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强大,活跃了课堂也更好的激发了学生追求的渴望和梦想。(创设问题:真能把水槽中的水吸进瓶中吗?)展示瓶中喷泉设计及具体操作说明(课后可以安排学生设计小制作):把图左带有玻璃管的软木塞取下,再将热水倒入瓶中过一会再将热水倒到水槽中。将软木塞盖住瓶口,倒立将玻璃管插入水槽水中如图右,观察此时的现象。知识点:当瓶中热水倒出后空瓶中的热空气压强小于水槽液面的压强,水槽的水就被大气压倒压入瓶内。引入知识点大气压强。课后还可以布置如右图容器A所示装置用一根吸管B控制瓶中开口C的水流的情况,让学生在动手探索中进一步了解压强在作用,以及生活中如何把知识转变为生活中的应用(小创作)。
三、从学生的“趣”探索物理知识
“趣”就是要在物理中许多“惊”、“奇”的知识海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学习的氛围中去锻炼动手、探求、思维的能力。在动手过程中体验探索的获得感,在探索的海洋中去开阔思维的空间。如我们在上浮力一节中是否可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思考,再利用如图5A漂浮在海中的浮标,结合前面所掌握的二力平衡知识入手:此时浮标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所受力的情况(由学生上板标出)如图6A所示,竖直向上的力暂且称之为F与F/,图A中,因为漂浮物浮在海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则F=G,既那个不知名的力F与漂浮物重力相等,此时漂浮物中先后分别来了两不速只之客企鹅与青蛙,可漂浮物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如图5B,再要求学生标出此时漂浮物受力情况如图6B,分析得出F/=G/=H2+G2+G3,这时问题来了:在图6AB中支持漂浮物的两次里力都等与他们的重力,那么漂浮物漂在海面中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们还可以同步利用木块、水槽、不同质量的砝码等分组进行做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木块漂在水中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会得出:从A图到B图漂浮物的质量以发生明显的改变,可他们都还处在漂浮的平衡状态,但B图中漂浮物浸入水中的部分更多。从同学探索中知道了液体中对浸入其的物体存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教师:我们就把这个力称之为浮力,F浮),通过F、F/的不同可以知道这个力还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这样让学生带着兴趣的心理,通过动手亲历,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观察能力。从而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学生思考:从了解浮力过程中你认为这个力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最后教师利用视频手段展示一些图片。
总之,作为一个新时代知识的传播者,不应还停留在课本中做一个平淡的演说者,特别是在农村初中教育阶段。自然无奇不有,但在这“惊”中又包含着多少丰富的物理知识,在“奇”中有多少期待的心中理想在燃烧,所以教师应充分去挖掘好的素材切入点,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去更好的引导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八、九年级教学参考,电视节目《是真的吗》,《物理探讨与研究》。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岚下中学 饶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