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在戏曲中的运用

2021-05-24 05:23郭丹丹
剧作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手风琴京剧

郭丹丹

手风琴是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乐器之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渐与民族特色相结合,并且创新地运用到戏曲之中,形成了手风琴的西式风格与传统戏曲音乐相互融合、影响的趋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一、手风琴在戏曲应用中的民族化

中国的戏曲音乐具有民间性和程式性的特点,在戏曲舞台演出的音乐结构、唱腔体制、曲牌、唱腔、锣鼓点等技术方面均有运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需求,中国戏曲音乐面临着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因此戏曲音乐工作者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尤其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在采用原来器乐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音乐的优点,在创作实践中发展。

手风琴这种西洋乐器在戏曲中合理运用,可以以原来的戏曲音乐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再加工、创作。《打虎上山》《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飞速前进》《天女散花》等作品是手风琴初步应用到戏曲音乐之中的代表。随着逐渐的尝试与融合,戏曲音乐作品中的手风琴演奏已不再是生搬硬套地移植,而是在吃透原戏曲音乐后,根据音乐的风格和剧情进行再创作,将手风琴的和声特色与戏曲音乐完美地融合。国内的作曲家们在融合了戏曲音乐后创作的中国手风琴作品,在保持原有的手风琴曲色神韵的基础之上,也十分重视旋律写作的民族化追求,充分发挥独特的多声与和声思维优势,探索了一条手风琴音乐融于戏曲音乐创作的崭新道路。

二、手风琴和戏曲融合的典范

中国的戏曲剧种缤纷多姿,以京剧为例,戏曲音乐曲调多样、气势宏伟,节奏明确有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手风琴作曲家就从京剧、豫剧等戏曲剧种中吸取养分,创作了一些以手风琴为主要演奏乐器的音乐曲目。例如杨智华老师利用手风琴这种西洋乐器演奏重新改编的《打虎上山》。又如李遇秋作为专业的手风琴作曲家,借鉴京剧元素创作了《京剧脸谱》。这两部作品为手风琴创作与戏曲音乐深度融合开了先河。

“板腔体”和“曲牌体”是中国戏曲音樂形式中常见的结构方式。李遇秋老师借鉴“曲牌体”的模式创作了手风琴曲《天女散花》,表现出原曲塑造的空灵意境,运用传统的音乐板式变化布局,通过对戏曲音乐的改编,巧妙地用手风琴表达出悦耳动听的乐曲。同时在手风琴的技巧设计上也创造性地模仿了民族器乐的各种特殊技巧,渲染出特色鲜明的中华民族色彩和风格。《京剧脸谱》则是参照“板腔体”结构,用手风琴演绎出京剧中原本恢弘的音乐本色,体现出戏曲音乐的程式性。

三、手风琴对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

戏曲音乐的传承离不开持续发展,而戏曲音乐的传承也必须有新的创造和突破。手风琴如果想要在戏曲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就要保持原有的西式风格和先进音乐技术,另外还应该立足于中国本土民族文化,大量吸取中华戏曲特色音乐的精华。我们应该探索用手风琴来传承发扬中国戏曲艺术、用中国戏曲艺术来开拓手风琴未来发展空间的繁荣共生道路。

在当今各国文化艺术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手风琴与戏曲音乐和谐共生,并对其传承发展既需要保留原曲的旋律特征和传统文化内涵,又要在民族音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手风琴的特点,运用西洋乐器表现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

综上所述,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手风琴作为传入中国的西洋乐器,在手风琴传播到中国之时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国本土民族音乐的影响。人们将中国戏曲元素和西洋手风琴相结合,这样融合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有着“洋为中用”和“民族化、本土化”的独特魅力。在手风琴音乐作品创作中注入戏曲元素,不仅融合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同时还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创新发展。在当代社会,手风琴与戏曲音乐之间的创新融合互动,促进了手风琴多元化发展,为手风琴和戏曲的未来都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与血液。

责任编辑 岳莹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手风琴京剧
多元化背景下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趋势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键盘手风琴与巴扬手风琴比较中的感悟
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戏曲艺术之美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