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
【摘 要】初中物理的实验探究性很强,但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都没有落实到位,有些学校甚至都没有开设实验课程,这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课改加大了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力度,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本篇文章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索改革方案。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09
新课改强调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如何从传统的只讲授理论知识逐步实现加强实验教学工作,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只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手工类制作,对于比较正规的学科实验操作是比较生疏的,好在初中物理与生活实际密切关联,且所学知识、实验技能也比较有实用性,很多学生也会发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这就会引起学生对于实验教学的好奇心,且其学习欲望是比较强的,这就有利于教师实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个新特点
(一)实验更趋于趣味化
一直以来,初中物理教师都在探索“增加物理实验趣味性”的方法,力争围绕“趣味”来开创物理实验的新形势。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师会开始试着去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或技术,使物理实验教学被赋予更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且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实验、获取知识。
比如,初中物理中一些电学实验,教师能够让学生观察到的大多是最终会出现的实验现象,对于实验原理则需要花大力气去进行解说,而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其中,使用有趣动图或动画来将其中的实验原理展示出来,令学生能够更为清楚地用双眼直接“看到”实验原理。正是如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这样一種创新设计中开始变得有趣起来,不仅是教师会感觉到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引导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就连学生也会觉得做物理实验是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从而使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同步提高。
(二)实验更趋于生活化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必须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开始从社会层面对教学做出相关考虑。一方面,趋于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熟悉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就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之中,这样有助于学生物理实验兴趣及物理学习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趋于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学有所用的满足感,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去进行更为广泛的应用,通过一个个物理实验来解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解决一系列的社会实际问题,使物理实验的功能得到有效拓展,开始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成长成才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形式便会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更多的生活气息将会融入实验之中,或者说是将会基于生活来得到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学生能够更为自然地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让学生能置身于一个爱科学的良好学习氛围之中。比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让学生学习和理解“光的反射”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让学生所进行的实验就不再是基于一堆小镜子来设计的,而是让学生去利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自来水和一个日头正旺的天气即可,令学生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去观察地面上形成的水洼在逆光和顺光状态下的不同,并要求学生使用“光的反射”中的相关知识来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解释。正是这样一种基于生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引导,教师会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物理实验所具有的趣味性。
(三)实验更趋于微型化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实验的要求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就是有“取材容易”和“操作简单”两个关键点,同时还要遵循“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基本原则。这个时候,初中物理教学开始出现了区域微型化的发展趋势,教师不会去刻意地追求要创新设计出较为复杂或庞大的物理实验来用于教学,而是更趋向于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来自制实验仪器和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够更为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足够有效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享受物理实验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的不断增强。比如,初中物理教师在将静电的知识呈现给学生的时候,就可以设计按照上面所讲的原则来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毛巾、PVC塑料管、塑料带子来设计一个静电章鱼的小实验:先是取一段长度在10厘米左右的塑料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开来做成一个章鱼的造型,然后用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PVC塑料管,再将塑料带做成的“章鱼”放置在PVC塑料管的上方,这个时候就可以看见“章鱼”在静电的作用下悬浮在空中了,并且还会在周围气流的影响下开始“游动”。正是这样一种微型的初中物理实验,学生会开始觉得物理实验教学并不复杂且乐在其中,从而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将会更好地被激发出来,进而为学生切实有效地学好物理奠定基础。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理论知识教授后,导入实验
在帮学生梳理好理论知识后,教师要通过设计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有关物理现象来导入实验教学。例如,“往空塑料瓶里装入温开水,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或是亲身经历,会很快回答出瓶子变瘪的现象。“那有没有人能用物理相关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呢?”“有谁还能举出有关这个知识点的其他的物理现象?”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先诱导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实验操作的欲望。在这个逐步引导学生思考的一连串问题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并保持好奇心,探究其本质的科学探究兴趣。
(二)Flash动画演示实验操作流程
在激起学生的操作兴趣之后,可借助Flash动画向学生播放具体的实验步骤。在播放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每一步的操作,引导学生关注每一处细节和容易出错的步骤。在仔细观看一遍操作后,安排学生再次回到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将实验操作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并试着让学生回答出每一步实验操作的理论依据,这样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也能让每一步实验过程都得到合理的解释,学生做起实验来才不会有疑惑,能够有理有据地去完成实验。
在第二遍播放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该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不太能理解以及觉得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的实验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总结,针对性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力求学生能够彻底理解该实验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步骤。对此,教师需要注意规避这些现象:学生还没理解理论知识就开始一头雾水地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完全没弄懂就盲目照着别人的实验步骤胡乱操作,导致每次实验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这很容易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厌恶甚至惧怕心理。所以,实验开始之前需要让学生完全熟悉实验的理论、步骤,这些都是实验的前提,只有打好理论基础,实验才能有序高效地完成。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在完成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后(特别要强调实验安全问题),就可以把实验交给学生自主操作完成,给予学生足够的实验施展空间,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验证其原理,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主导作用,全程紧跟学生的实验动态,对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讲解、探讨,禁止教师直接“包办实验操作”的行为。在学生自主、自由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实验报告的撰写与总结
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要布置好实验报告的撰写作业。一个完整的实验,虽说实验过程是核心,但对实验操作后结果的分析与总结也同样不可忽视,就像人在完成每项工作后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一样。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意义、实验结果分析和学生的个人实验收获等,其中对于实验的分析和学生对自我的实验操作剖析是关键。人需要在不断的自我审视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自己的短板,并进行相应地改进完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很多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事情,这就比较考验学生的实验预判能力;如果学生的实验屡次实验失败,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认真探讨失败的原因,找出学生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改正;若是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较差,需要对学生多加鼓励,对其多加指导和关爱。
(五)开展实验创新设计活动
对于一些实验技能较强的学生,教师需要学会发展他们的实验创新设计能力,适时开展实验设计比赛,培养初级物理研究人才。尽管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不够强,但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其思维的发展还没有受到外界太多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潜力比较大,想法也会比较独特新颖。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想法,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主动探讨,研究实验的可行性,全力帮助学生完成自主设计的物理实验。这对建立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热爱和成就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意义也是极大的肯定。对于实验动手能力比较一般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多观察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后,自行查阅相关原理,并试着将其去整理成一个包括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等在内的完整的物理实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完全调动起来,达到新课改的预期目标。
(六)综合评价教学
当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告一段落,或者某一章节的物理实验教学完成之后,教师需要通过综合评价来对教学成效进行把握。简单来讲,初中物理教师要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内容设置、实际教学过程、教师自身表现、学生学习表现、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赋分,以此来对一个阶段内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更为准确的把握,若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效果,教师需要在后续的物理实验教学引导中继续保持;若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教师则需要去分析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并予以解决。
准确把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将实验教学贯彻到底,培养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能够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新课改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实验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知识,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会有所提高,学习成果也会比较显著,因此,实验教学需要不断强化,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郝贵有.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科技资讯,2006,000(002):88.
[2]龙学武.基于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外交流,2019,000(009):354-355.
[3]耿喜燕.中學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软件:电子版,2014,000(00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