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往事 艺教后人

2021-05-23 11:30杨祥民
中国美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油画家回忆录美术家

张华清是中国当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在美术界享有盛誉。他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目睹了新中国的诞生,并以美术家的身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当中,是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11年7月,张华清以杖朝之年写成《张华清回忆录》。该书作为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苏美术文献系列丛书之一,由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兼具文献性和艺术性双重价值。《张华清回忆录》的出版,是对20世纪中期全国兴起学习苏联美术这一历史现象的直观真实反映。这本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的著作对于新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张华清回忆录》也是学习油画艺术的绝好教材。书中再现了一代青年美术家的成长历程,翔实而具体地解说了当年他们学习油画艺术的经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揭示了其中的奥妙。而且,书中再现了艺术家留苏学习时的重要教学内容,记录了苏联油画家的艺术箴言和创作心得,想必能够给今天的美术学习者带来启迪。

《张华清回忆录》以作者的切身经历和体验,为我们再现了那段中国留苏学生的学习图景。全书围绕新中国青年美术家学习苏联美术这一中心内容展开,涉及留苏学生的选拔与派遣、留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通过这些内容,人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更为直观的认知和更为真切的感受。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新业初建,百废待兴。那段时期,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深受苏联影响。在全面学习苏联的时代潮流下,我国美术界也开始大力学习和引进苏联美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中国派出一大批留学生到苏联学习。选拔留苏的美术类学生数量较少,张华清便是其中一位。他们在历史悠久的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创作和美术(文艺)理论,回国后奔赴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美术创作、教学和研究,成为构建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骨干力量。可以说,张华清等留苏美术家是新中国培养并与之一起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美术家。他们以美术家的身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被历史性地选择为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践行者和创造者,是研究新中国美术史无法绕过的人物。

新中国美术从创作技艺到创作理念,无不受到苏联美术的深刻影响。陈履生在《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中这样表示,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中国普及的苏式教育模式尽管有一定的副作用,在创作中也出现了单一化的倾向,但是作为中国体系建立初期的过渡,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引进苏联体系而逐渐消化吸收、融合发展,特别是对一代画家造型能力的提高、绘画技巧的加强,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当这一代画家中的许多人成为20世纪末期中国油画界的大师时,当我们用美术史的眼光审视他们在美术史上留下的一系列重要作品时,这种积极的意义就表现得尤为明显。

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苏联以及今天俄罗斯的油画、雕塑等美术成就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王式廓曾经特别指出,苏联美术学校的素描能够达到这样高的水平,不仅因为他们的素描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正确、完整的体系,而且和明确的、严格的、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制度是分不开的。《张华清回忆录》的后半部分便收录了“老一代画家访问记”,老一辈画家如王式廓、卫天霖、吕斯百、刘海粟、颜文樑等都对留苏青年对于苏联美术的学习给予了积极肯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美术事业的一个强力推进。卫天霖就曾经对留苏学生说:“新中国的油画艺术和美术教育都等着你们回来。”

转眼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那段轰轰烈烈学习苏联的时期渐成历史,但必然会成为后来人研究的重要课题。《张华清回忆录》仿佛为我们开启了回顾这段历史的一扇门窗。他人和后人研究那段美术史,可以透过该书探寻和体味当时的真实情境。张华清在书中全面回顾了那个时期学习苏联美术的人和事,并将之与时代环境结合起来,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审视,产生了深刻的认知。

张华清是一位具有崇高艺术修养的油画家。在这本回忆录中,探讨油画艺术本体的内容有很多,大量笔墨是在书写学习苏联油画艺术的具体内容。张华清在年轻时就很勤奋努力。在苏联学习的近七年时间里,他不断地拿笔记下日常学习的收获、苏联油画家老师的艺术箴言和自己的艺术思考,慢慢积累,形成了一份宝贵的艺术学习资料。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过程和体验非常宝贵,是任何艺术理论著作都难以给予的。在《张华清回忆录》中,作者把这部分内容以“艺海拾贝”为名汇编到一起,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从这一层面来看,“艺海拾贝”可谓是张华清自己搜集而来的宝贝。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珍宝拿出来,慷慨地同读者分享。

在书中,作者用最贴切的视角揭示中国留苏美术家的学习与成长历程,用最直觀的方式阐述苏联老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思想交流,对今天的油画学习者有着很好的启发意义。回忆录中的这部分内容翔实而具体,有素描、油画、创作课堂随记,还有学习油画色彩的方法、油画技法和临凡·高原作的体会与思考等。书中还专门介绍了列宾美术学院油画框、油画布的制作技术,甚至具体到画布底料的调配成分、搭配比例、制作方法等细节……可见这是张华清在苏联学习时用心搜罗得到的珍贵资料。

作者还认真记录了当时一些苏联老师的重要谈话和教学内容。在“艺海拾贝”这一部分,不仅有访画家乌格洛夫、访院长奥列什尼柯夫、再访崔依科夫等内容,也谈到了约干松谈油画技法、维肖尔金谈创作构图、涅斯切洛夫谈习作等。苏联油画家向中国学生传递的绘画理念和绘画秘诀,常常会让他们觉得受益匪浅。而读者在阅读书中的这些内容时,也将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亲自聆听苏联油画家的艺术教学和演说。

(杨祥民/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研究”,项目编号:19ZD01,同时受南京邮电大学“1311人才计划”资助)

猜你喜欢
油画家回忆录美术家
第三届广西青年美术家作品提名展作品选登
《逆行者》油画
广西美术家抗击疫情美术作品选登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载玄载黄 黔山为裳
当代青年油画家风景油画作品中形式感的突破
写物写心 真景真情
我国女性油画家的作品研究
“求‘材’若渴”等8则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