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雯
台湾菠萝(又称“凤梨”)正开始进入量产季节,据“央视网快看”4月24日的报道,菠萝产地之一的台南关庙,4月下旬价格已经下跌到八九元新台币(1.8~2元人民币)一斤。而价格最好的时候,可以卖到30多元(七八元人民币)。
价格暴跌的原因是台湾菠萝上面附着有害生物,大陆方面今年3月起暂停其输入。
2020年,大陆方面向台湾方面书面通报了28批菠萝不合格情况,其中14批检出菝葜黑圆盾蚧,另外有8批是大洋臀纹粉蚧,6批是新菠萝灰粉蚧。3月31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介绍,大陆方面将检疫结果通报给对岸,但台湾方面没有任何的回复,不合格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在今年初向大陆海关申报的台湾菠萝中,又有5批检出菝葜黑圆盾蚧。
台湾当局无意正视菠萝害虫问题,也没有任何改善措施,直接导致台湾菠萝连续两个月失去大陆市场。
全台菠萝产量中,有10%是卖到岛外,其中又有90%是销往大陆。所以一旦大陆不购买台湾菠萝,菠萝将大量滞销,粗估之下至少涉及15亿新台币(3.5亿元人民币)。
连日来,笔者特地前往台湾当地超市和水果店查看菠萝价格。水果店的金钻菠萝,一颗59元新台币(13.5元人民币),价格还算正常。店员称目前的菠萝价格还算比较高的,接下去中南部的菠萝收成后,价格可能会跌。此外,也有水果店的菠萝更便宜,3颗120元新台币(28元人民币),价格也不算太差。
台湾当局以号召民众吃菠萝、增加企业认购、加大外销力度“因应”,然而,台湾民众心里清楚,这些举措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如果台当局始终不愿面对科学问题,即便今年撑过去,明年也面对同样的难题。
住在高雄的陈先生是农家子弟,家里种的也只有菠萝,自家有田,也跟别人租了一些。
“今年大概会有五六万颗,听说价格越来越低。”
大概是四五年前,菠萝价格最高的时候,可以卖到一台斤(600克)20多元新台币(4.6元人民币),所以那时候开始有很多人开始纷纷种菠萝。
早在1970年代,台湾的菠萝就是全球热销的罐头水果,后来因为土地和人力成本都在上升,在价格上比不过菲律宾、泰国的产品,于是转向内销、鲜食市场。当地农民介绍,在2005年的时候,大陆就让利给台湾,菠萝输入大陆的关税为零。而在2012年,因为菲律宾菠萝的质量问题,台湾的菠萝得以进一步大量销往大陆。
也就是说,台湾菠萝之所以赢得大陆市场,一方面依赖大陆对台湾的让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台湾菠萝过去的确质量过硬。这两方面,无疑是台湾最应该总结的经验。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台湾菠萝的外销也出现下跌,据陈先生回忆,那时候台湾当局曾经补贴农民。“大概一公斤4.8块还是6块收购,但今年还没听到任何消息。”
台湾菠萝之所以赢得大陆市场,一方面依赖大陆对台湾的让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台湾菠萝过去的确质量过硬。这两方面,无疑是台湾最应该总结的经验。
自大陆暂缓进口台湾菠萝后,陈先生听到中盘商的收购价由十三四块掉到了八九块一台斤,现在价格还在掉。陈先生还说,屏东台糖的土地之前也因为台湾菠萝的行情好,被租出去种菠萝。现在为了避免太多人种植菠萝导致价格下跌,似乎有要把土地收回来的意思。“但还不是很确定。”
3月到5月都是量产菠萝的季节,台南、屏东、高雄、南投等地都有农民在种植菠萝。陈先生说,他们家以前也曾经遇过菠萝价格大跌,只能烂在田里。
现在看起来市场价并未有太大波动,不过3月的时候也掀起过一阵价格之乱。台湾“农委会”组织企业团购,每箱菠萝10公斤500元新台币(约5.7元人民币一斤),但是便利超市711推出每箱10公斤399元新台币的价格。如此打乱市场行情,也会让菠萝行情进入削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陈先生对于“农委会”推出的企业团购也不看好。“会买的人就那么多,企业团购后,民众就没有多的需求啦,结果还不是一样。那只会在一个期间看上去不错,但长期下来其实没什么改变。”
对于农民来说,稳定的市场最重要。
号召全民吃菠萝是台湾当局的另一个“因应措施”。这也是台湾民进党当局的典型套路,什么东西卖不动,就让台湾人自己撑大胃吃下去。
在台北念书的小雪已经吃了一个多月的菠萝了。小雪的妈妈和同事轮流组团购买各种凤梨,“价格比盘商高一点比市场价便宜点”。于是她只要回家,餐桌上就少不了菠萝:凤梨鸡腿汤、凤梨炖排骨、凤梨鸡腿、凤梨虾球、凤梨冰棒……饭后水果当然也是凤梨,还有凤梨汁或凤梨苹果汁,妈妈还想到用凤梨汁来腌鱼。
“家里现在还有十几颗凤梨,我很怕回家就要吃凤梨,我吃到怕。”
除了发动民众吃菠萝以外,市场上菠萝的副产品也变得多了起来。饮料店卖起了菠萝汁及其相关产品,甜点店也将菠萝制作成不同甜点,网络上有人甚至卖起了“凤梨酵素浓缩洗发精”。
对于清醒的人而言,动辄用政治的方式来对付两岸经济、贸易问题以及科学问题,其实是台湾当局在坑老百姓。
“动不动就叫全民买单。蔡英文上台后说要扩大外销,但其实这几年销往大陆的水果还比从前多咧。除了凤梨,还有释迦啊,莲雾啊。”
“而且救了凤梨,葡萄怎么办?”
在3月份全民吃菠萝的时候,还并不是菠萝真正量产的时候,而台湾当局呼吁民众吃菠萝,又会相对排擠其他水果的销路。例如彰化早春的葡萄,接下来还有水蜜桃、荔枝等各种水果。一个人只有一个胃,吃多了菠萝,别的水果销量又会下跌,按下葫芦浮起瓢。
有台湾民众对笔者说:“即便内需增大,全民帮忙吃菠萝,那么就算渡过了今年的菠萝危机,明年的菠萝要怎么办呢?”
因为无法销往大陆市场,台湾积极拓展其他市场,如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但外销不是说卖就卖,即便台湾的菠萝再好吃,这仍旧还是一条漫漫长路。
虽然和日本做生意稳定,但日本对水果的要求更严格。通常,日本需提早一年先去检查质量,才会定量去下订单。日本人喜欢品相均匀的菠萝,对气味、颜色、甜度都有要求,而且喜欢小一点的菠萝,但台湾的菠萝通常个头比较大,如果要为了日本市场种植小颗的菠萝,成本会变高,农民不乐意。而且,就算现在日本愿意下定金,台湾也不一定找得到符合日本要求的货源。
“动不动就叫全民买单。蔡英文上台后说要扩大外销,但其实这几年销往大陆的水果还比从前多咧。除了凤梨,还有释迦啊,莲雾啊。”
在大陆暂停购买台湾菠萝后,新加坡算是一个新的外销市场。然而,近来有新闻反映,外销的菠萝出现不甜且“黑心”的状况,台湾“农委会”表示将补12吨菠萝给新加坡超市。
“黑心”菠萝不一定代表台湾的菠萝品质差,但却反映了台湾的菠萝冷链系统还不够完善。因为以往销往大陆的菠萝距离近、路程短,所以冷链一环并未特别重视,但加长路程后,要保障菠萝的质量,就必须严格把控采摘时的甜度、运送时的冷藏温度。
台湾菠萝业内人士告诉笔者,这也是台湾菠萝难以进入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市场的原因之一(虽然此次台湾有首度成功外销2吨菠萝至澳大利亚的案例)。长途转运让温度的控制难以把握,部分外销的菠萝因为变质而不得不下架。而且,就算成功上架,因为高昂的运输费用,高价的台湾菠萝也难以同当地的便宜菠萝竞争。
该人士表示,销往大陆,对于台湾凤梨来说,是一个最简单便利的方案:在大陆的台商有销售市场和人脉;大陆拥有广阔市场;两岸的饮食习惯类似,进入门槛低;更重要的是,两岸运输距离短,可以保证菠萝的新鲜度,物流成本低。
“小三通”之后,农民早上采收菠萝,下午装箱,晚上上船,隔天就能到大陆,3天之内即可达到市场。“这样既能保证水果的新鲜度,还能等菠萝在更成熟更甜的时候采摘,让台湾菠萝发挥其最优质的风味。”
原本并不难改善的害虫问题,台湾当局始终回避。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所说,如果民进党当局够担当的话,就应该切实地负起监管的责任,从源头上去处理相关的问题,而不要再搞政治操弄。
“凤梨”在闽南语中有“旺来”的意思,所以很多店家為了讨个好彩头,有时都会在店里摆一颗菠萝。农民们能“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