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别嘲笑“韩国大叔”?

2021-05-23 10:15谭保罗
南风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罗伯逊朱利安表态

谭保罗

这段时间,“韩国岳云鹏”巨亏百亿美金的故事成为了很多朋友的谈资。故事主角是一位中文译名叫黄圣国(英文名Bill Huang)的基金经理,他1964 年出生于韩国,后来去美国发展,再后来当了基金经理。

“巨亏百亿”有很多报道和演绎,我却注意到了一些有趣细节:一是出这件大事之后,他的老师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却公开支持他。罗伯逊说,自己一直都是Bill的铁杆粉丝,虽然这次败走麦城,但Bill是一个很棒的投资人,有很高的道德感。未来,还会再投资Bill。

罗伯逊是和索罗斯齐名的对冲基金大佬,他的公开表态无疑是雪中送炭。对那些可能要把黄圣国逼上绝路的机构和投资者来说,他们很可能因为这话放他一马。因为,黄圣国还有未来。总之,老师的表态帮了黄圣国大忙。

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感慨。试想一下,如果在某些地方的政府部门或一些层级森严的公司和机构,一个人发生如此大的错误,他一定完蛋,不但被同僚抛弃,甚至还可能蹲班房。但黄圣国却不同,他依然得到如此给力的“声援”。可见,越是食物链顶端的人,比如这些对冲基金经理,职业“生存环境”好像越不错,同僚、同行之间更多是帮衬,而不是倾轧。这一点,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

另一个细节是,我发现黄圣国竟然已经56岁了。他蓄着一头长发,戴着眼镜,即使头发花白也给人少年白之感。在很多领域,随着内卷的加剧,35岁之后就能看到职业的终点了。但50多岁的黄圣国依然穿梭于纽约、首尔、东京和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到处搞事情。

以上两点,充分说明了对冲基金经理或者说投资这个职业,和普通的996工薪工作有点不同,它的职业生涯很长。

一個健康的社会,应该让更多的职业都像对冲基金经理那样,人到中年依然充满可能性,充满少年气质。

翻看几位华尔街顶级对冲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的履历,你会发现他们都80岁以上了:索罗斯(1930年),卡尔·坎伊(1936年),朱利安·罗伯逊(1932年),巴菲特(1930年),芒格(1924年)。他们都没有退休,依然执掌着投资公司,在江湖上说一不二。

和他们对比,黄圣国的职业生涯其实还进行到中期而已,至少还有20年的正常时间。实际上,在华尔街,五六十岁的基金经理是一个很正常的年龄。当然,三四十岁的人大有人在,二十多岁也不稀奇,但有一点至少很明确,这个行业的确对人的年龄非常“宽容”,是一个中年危机不那么严重的行业。为什么?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这些对冲基金经理都是“老板”,是金融资本家,他们持有投资公司的股权,因此不用退休。二是富人和金融机构依然相信他们,愿意把自己的钱给他们管理,他们靠业绩说话,在最顶级的圈子之中保持着极好的信用,几十年都不变,信用和人脉越积累越牢固。比如,罗伯逊的表态,就是要让富人和金融机构知道,他其实在担保黄圣国的信用。

三是因为良好的业绩带来巨大的资产管理量,形成了一种“体量势能”,让这些对冲基金经理能在金融市场获得更多核心信息,并购时也拿到更好的价格,因而也有更大概率获得好的业绩。于是,第二点和第三点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好的业绩—“体量势能”—核心信息和好的价格—更好的业绩……

每个行业的职业路径是截然不同的。但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让更多的职业都像对冲基金经理那样,人到中年依然充满可能性,充满少年气质,而不是让三四十岁的人就面临中年危机,“卷”无止境。

这很难,需要社会合力。

猜你喜欢
罗伯逊朱利安表态
三战三胜!澳洲火炮罗伯逊依然是中国小将周跃龙最难战胜的魔咒!
重磅!证监会表态:支持房企转型!支持民营房企融资!
审慎表态
审慎表态
14冠!罗伯逊超丁俊晖
他们这样上学
30例产前诊断染色体罗伯逊易位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外国多格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