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昉
摘要:目前,XSS是黑客最常用来攻击互联网的技术之一,其对互联网安全的危害性在国际排名第二,它是利用Web站点,把病毒混入文本,意图蒙蔽计算机中信息安全系统的“眼睛”,对原网站代码进行攻击,盗取人们的信息。本文主要对XSS网络渗透攻击与防范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Akast;XSS;网络渗透攻击;防范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1-0049-02
程序员在编辑一个网页的代码中,建立的基础框架中就有输入输出代码,通常黑客在攻击网络页面时就会将XSS编入输入输出的代码中。然后,客户进入这个被篡改的页面,无论有没有点击里面任何一个项目,浏览记录都会被浏览器记忆。最后客户就会被盗取信息。程序员对日常网站的维护中,如果察觉不出网页被黑客植入XSS的痕迹,网站就可能会出现XSS漏洞,对客户造成伤害。即使是最出名的网站页面也会被黑客植入XSS,如腾讯、百度,在它们的安全检查报告结果里有时也有“出现XSS漏洞”一词。
1 XSS基本概述
1.1 XSS技术攻击的目的
黑客使用XSS技术进攻互联网,主要目的是盗取各种程序中注册用户的基本信息,行使诈骗或贩卖。黑客在盗取用户信息时使用的XSS,要优于以前流行的“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脚本干预”方式。例如:使用XSS在原网页代码里编辑
XSS的功能很多,黑客利用最多的功能就是--攻击网站,盗走客户端的Cookies和其他敏感信息。在黑客盗走这些初步信息后,就可以利用客户的这些信息登录Web站点,假冒客户和Web站点交流,从而得到更高的权限,获取客户的更私密信息。如某公司渗透测试中,发现官方网页存在XSS漏洞。即使这个公司当时已经做了一定的预防措施--限制代码输入长度,但依然没有制止黑客植入XSS,对注册客户盗取信息。黑客轻而易举地利用XSS,盗用了该公司注册客户的私人信息,如银行密码、手机號、年龄、存款额等。其整个作案实施过程都是非常简单的,且耗时短,黑客只需:(1)截获用户初步信息;(2)获取登陆权限;(3)登录;(4)将JavaScript代码放到Web站点。为什么会如此简单呢?仔细研究发现是因为:Web站点上原本就存在安全漏洞。Web站点只能反映直接伤害,如果是受到间接攻击,就不会发挥预警功能,所以就不能对黑客植入的恶意代码进行拦截,让当时浏览公司官网客户的Cookies信息被盗取。如果当时是站点管理员浏览页面,造成的损害性就更大。因为,黑客将得到的是管理员的特权权限,然后其就可以冒充管理员发布一些例如:“举报,这里运行出错,你需要到http://XXXX寻找出错原因”的信息,诱导人们点击这个“陷阱”链接,然后批量盗走客户的私密信息。
在国际公布的对互联网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黑客技术排名中,XSS排名第二。它的使用使人们的隐私不再“隐私”,私人信息几乎变成公开信息,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最近几年,Web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问题,安全漏洞多,可以让各种病毒不知不觉混入,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XSS,它打败和它作用一样的其他技术,一跃成为黑客的最爱,在各大公司出具的信息安全检测报告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的大面积疯狂植入,对于经常使用互联网办公的我们伤害较为严重。为了扼制人们私人信息在网上泄露的问题,大量的研究人员开始把注意力放到XSS身上,从各种XSS漏洞的形成原因中,寻找防止XSS漏洞出现的措施,意图从源头上寻求XSS漏洞的“克星”,以便减少其一旦形成后带来的损失。同时,XSS蕴含很深的技术含量,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1.2 XSS漏洞的类型
1)本地利用型漏洞。本地利用型漏洞是根据DOM、本地跨站脚本形成的,其出现于网页内客户端的脚本。产生过程为:黑客首先向网站输入JavaScript代码,然后利用这段代码访问网页的URL,这时就会随机形成一些HTML,被系统检测到,浏览器开始重新解释执行,最后就形成本地利用型漏洞。在黑客日常攻击网站中,选择使用本地利用型漏洞还是反射型漏洞,带来的效果都是一样的,都可以远程攻击网站,建立恶意Web主机,让错误脚本出现在客户的浏览器里,从而获取客户权限,再通过客户的浏览器运行,盗取信息。整个过程都没有涉及其他领域,是在本地页面执行。
2)反射型漏洞。属于反射漏洞,它造成影响的持续时间短,经常活跃于Web客户端。黑客利用Sever端脚本生成页面,然后客户点击这个页面时,只要在其中输入一些关键词,就会被黑客盗取到客户私人信息中一系列含有这些关系词的信息。例如:客户在一个已经被黑客利用Sever端脚本生成的页面进行浏览时,中途输入一些话,这些话就会被系统记录,传递给黑客,然后黑客会提取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从这些词挖掘出客户的习惯、最近所需等信息,最后是利用这些信息对客户行使诈骗或者是贩卖给信息需要者。通常,有很多人认为反射型漏洞无关紧要,不会对自身信息安全造成太大伤害,无须重视。但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在一些客户被骗的案例中,黑客就是使用反射型漏洞对客户盗取信息,实施诈骗。所以,客户被骗时,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反应过来,甚至有的人是一直坚信自己没有被骗。
3)存储型漏洞。存储型漏洞一经形成,就会被黑客反复使用,它造成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较大,可以“放行”各种途径网站的病毒,让其对站点进行攻击。它是利用Web存储客户信息的特点,盗取服务器上的客户信息。例如:在线留言版面,客户有可能因为一些原因与其他人交流,发布一些私人信息。这些聊天记录会被Web存储,如果此时这个页面已经被黑客植入了存储型漏洞,这些聊天记录就会被黑客知道,然后被盗取,进行贩卖或者后一步的诈骗。这种漏洞比以上两种漏洞带来的危险性更大,它造成影响的持续时间长、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较大,黑客只需一次在页面注入脚本,就可以利用形成的存储型漏洞,多次输入病毒进行网络攻击。同时,黑客在获取客户的电子邮件、系统日志等隐私信息时,可以不用Web。另外,在攻击Web服务器时,黑客大多利用的是存储型漏洞,可以盗取访问这个页面的所有人(管理员和客户)信息,杀伤力极大。
2 XSS黑渗透攻击设计与实现
2.1 黑渗透攻击设计
在攻击企业设立的官网时,黑客通常采用的是黑渗透技术。如今,市面上流行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中常用的漏洞扫描检测工具(如:SQL注入工具、网络扫描工具)并不能扫描到XSS。所以,基于XSS研究出来的黑渗透技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击企业官网里的服务器管理后台、主机系统等。黑渗透攻击设计是依据XSS里反射型漏洞和存储型漏洞的特征,制定相应编码,对企业官网进行攻击。黑渗透技术比较强大,无论企业采用了什么防火墙,都会被其轻而易举地穿透,然后进行攻击,如攻击某网站的贴吧系统。我们知道大多数贴吧的系统有自身管理后台,当用户发表言论时,需要先经过贴吧管理员审核,审核通过后,才会呈现到贴吧页面。所以黑客攻击这个贴吧时,就可以首先在这个贴吧发表言论,然后等待管理员的回复,与之交流,最后获取信息权限,进行攻击。其具体流程如下:1)黑客编辑一段代码--XSS exploiturl;2)将XSS exploiturl代码掺杂到文章内容代码里,等管理员审核通过;3)让这段有问题的代码利用XSS exploiturl运载工具穿透网站贴吧系统的防火墙,在后台跟踪系统;4)启动C++、asp等,形成补丁,伪装成贴吧系统,记录当前所有的browser、referer等类型的系统基础信息;5)根据跟踪记录,获取管理员的权限,访问URL链接,获取location、opener等里的信息;6)对掌握的所有信息进行系统化分析,找到frameset、frame;7)将得到的frameset、frame,放到top.location中,获取后台地址;8)在浏览器中输入后台地址,用cookie登入后台;9)若多次反复后还是登录不上,就使用程序CDN;10)如果登录后发现并不是想要进入的网址,就做个host后登录后台;11)进行透明上传。
2.2 Akast攻击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黑客在对互联网中的服务器、主机攻击时,没有电视剧中的情形那么简单,它的实施需要黑客具备超高技术水平和黑客之间的相互配合。在互联网里,主机为了满足各种客户的需求和提高自身的安全,就会利用NAT中的IP映射跳板,和cookie绑定,这样就会使主机多了几层“马甲”,让真正的IP地址隐藏起来,避免被黑客找到后轻易攻击成功。打开应用商城,就可以找到各种智能防火墙,这些防火墙为了防止被病毒攻击,设计了各种程序。基于Akast的XSS渗透以不起眼、“无害”的状态通过防火墙,进入黑客想要进去的地方,整个过程不会触发警报,比以前利用XSS渗透提交敏感代码得到的效果要好很多。但是,黑客使用Akast攻击服务器、主机时,只建立一个Akast的XSS渗透是无用的,因为现在的防火墙性能高,在防火墙的严密控制下,黑客进入里面获得的信息很少,不具有价值。
3 XSS白渗透攻击设计与实现
3.1 白渗透攻击设计
黑客在攻击一些规模较小的网站、blog系统时,通常会采用白渗透技术。黑客可以冒充管理员,在本地的后台建立exploit,然后将其嵌入在exploitur字符中,进行远程攻击。整个过程和黑渗透有类似的地方,具体过程如下:(1)黑客编辑一段代码--XSSexploiturl;(2)将XSSexploiturl代码掺杂到评论代码里,等待管理员打开阅读、审核;(3)获取管理员权限;(4)登录网站后台,建立后台管理账户;(5)将做好的后台管理账户隐藏起来;(6)清理实施白渗透技术后的痕迹。
3.2 白渗透攻击分析
白渗透攻击适用于攻击前台交互比较多的信息系统。只要管理员点击访问黑客制作好的特殊评论,管理员就会触碰到XSS点,然后黑客就获取了管理员的权限,建立后台管理账户,大批量的获取用户信息。但是,整个过程比较复杂,且每一环节缺一不可,尤其是要确定管理员一定会点击黑客提前设置好的特殊评论。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应重视XSS技术的危害性,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扼制黑客用其盗取客户的隐私。同时,治理XSS漏洞时,可以从源头找切入点,将危害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陈嘉迅.论跨站脚本(XSS)攻击的危害、成因及防范[J].网络与信息,2008,22(9):80.
[2] 沈寿忠,张玉清.基于爬虫的XSS漏洞检测工具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9,35(21):151-154.
[3] 陶国武.网络渗透测试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8(9):48-49.
【通联编輯: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