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阅读文化对提升我国国民阅读质量的启示

2021-05-23 02:20刘进
新世纪图书馆 2021年3期
关键词:阅读质量体制改革德国

刘进

摘 要 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阅读普及率虽有所提高,但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受移动互联网影响阅读质量仍相对偏低。笔者到德国探亲了解到德国主流阅读文化推崇深度阅读,这对于解决我国国民阅读质量不足等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此,筆者梳理德国阅读文化的特点及作用,总结了我国国民阅读现状,认为在借鉴德国阅读文化的基础上,我国应结合实际国情,改变体制上造成的纵向管理模式,将阅读推广纳入一种融合模式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阅读文化。

关键词 德国  阅读文化  阅读质量  体制改革

分类号 G250.4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3.012

Enlightenment of German Reading Culture on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Reading Quality

Liu Jin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vigorously carrying out nationwide reading activities. Although the reading popularity has improved,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Affected by the mobile Internet, the reading quality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The author went to Germany to visit relatives and learned that the mainstream reading culture in Germany advocates deep reading, which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reading quality of Chinese people. 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 comb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German reading culture,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ational reading in China, and believes that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German reading culture, China should change the vertical management mode caused by the syste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bring reading promotion into a fusion mode, and form a new era reading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words German. Reading culture. Reading quality. System reform.

近年来我国正大力推广全民阅读计划,公共图书馆在提供基本文献资源服务之外,也发挥着正确引导公众阅读习惯和基于阅读的社会性教育等作用。但从实际阅读效果来看,由于受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碎片化“浅阅读”习惯在国民中日渐普遍[1],现代数字阅读日渐主流化,阅读质量并不理想。同时,从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来看,以个人工作经验视角认为,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是以注重受众群规模发展、阅读量增长、基于信息技术的阅读渠道与形式创新而组织的一些活动,而在阅读内容的专业化、纵深化发展方面投入相对偏低,这使得国民阅读在“专业知识与文化认知”方面不够深入,缺乏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由此,本人在2019年5月探望留学德国的女儿旅途中,基于国民阅读质量的发展思考,也不由自禁地想考察了解一下德国民众阅读情况,在友人陪同下参观了德国乡镇图书馆。在与同业者的交流中了解到有着深厚阅读文化的德国,在现代阅读推广和阅读教育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成效,让读书成为了德国民众都喜欢的一件事。笔者认为德国在阅读文化上的一些做法,可对我国全民阅读推广质量发展和基层公共图书馆主管体制改革融合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1 德国阅读文化概况及形成背景

在德国有幸真正感受到德意志民族的阅读文化,真正感受到了“当读书成为一种全民文化时,民族的强大真的不再遥远”的深刻含义。在德国你看不到深夜还有人在饭店胡吃海喝;也没有大片大片低头一族(手机依赖群)。在德国给人印象是人们的休闲方式只有看书、咖啡或啤酒。女儿告诉我她来慕尼黑两年从没听说该市举办什么明星、网络红人大型演唱会,更多的是书市、报告会和科技博览会等知识性会展。我想是因为读书才使德国变得民富国强,也是因为高质量阅读普及让这一国家在二战后重新崛起。

出于职业敏感,想进一步领略德意志阅读文化,于是在德国友人建议之下,从德国乡村图书馆阅读推广、人们阅读习惯和传承开始了解。星期天,我们一行5人在德国人冯·特莱斯陪同下前往德国慕尼黑—佩尔斯姆村镇,参观了该乡村图书馆。该馆选址和全德国大多数图书馆一样都选择在人口密集居住区,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人文建设和服务价值。该馆馆舍占用面积一千平方米左右,设有少儿室、亲子阅读室、语音室、借阅室、咖啡啤酒休闲区、科技信息和手工实验区等。走进图书馆,工具书出展在馆藏书籍借阅最醒目处,从翻阅程度上看,此类图书借阅显得比较频繁,在此笔者可以看出德国人的阅读取向和阅读质量。另外值得一提是德国幼儿出版物均为“无字天书”,它没有文字,书中的图画、卡通每个细节都可以由孩子自创故事。由此可见,德国人对幼儿启蒙读物的心思和从小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激发孩子想象力,启发创造力。

经友人介绍,图书馆馆长尼科先生(村民行政委员会社会事业部部长)热情接待了我们一行。好客的馆长就我所关心的有关基层图书馆建设、图书馆阅读推广质量和服务以及德国人阅读文化和习惯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德国当代阅读文化发展始于18世纪末,当时德国开展的“閱读革命”在普通民众中流行,以中产阶级为代表的读者群体规模快速发展,同时德国图书出版业、图书馆事业也随着国民阅读需求暴增也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2]。这一时期德国文化启蒙运动推动了阅读在中产阶级、有闲女性群体中的流行,最终发展成了全民“娱乐”活动。目前主流的国家级阅读推广和教育项目来看,其中主要的阅读推广是面向青少年和儿童的,例如“起跑线工程”“阅读测量尺方案”“阅读童子军计划”等都是关注青少年和儿童阅读习惯培养的全国性项目[3]。

在当前情况下,可能德国移动网络设施便利程度不如国内,但是相比于中国人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使用,德国人对纸质的书刊更加青睐,一是出于对眼睛的保护,二是认为用手翻开纸质书籍的乐趣更能让他们获得求知满足感。他们认为真正的阅读源自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尼科馆长告诉我们,德国除专业图书馆外,基层的各类图书馆均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易形成合力,使多元主体的阅读推广能有效地开展。经过长时间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读书文化氛围。德国人普遍认为相比于那些网络“信息”,书籍中所承载的知识更具价值。在德国无用八卦、没有任何营养的伪知识是没有市场的,所谓的“浅阅读”更是无从谈起。

德国现代阅读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学校阅读推广和家庭教育的融合。虽然德国家庭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会监督孩子的阅读,但学校阅读文化也十分浓厚,学校阅读推广并未与社会化阅读推广割离。德国有许多将这两类阅读推广衔接起来的亲子互动推广项目(如阅读童子军计划、朗读者俱乐部亲子阅读项目等),提升了面向成人的阅读推广质量,也保障了阅读文化的传承。这些项目的实施主要与德国阅读教育一体化发展有较大关系,目前德国社会化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和公共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统一管理,这不仅提升了社会阅读、校园阅读的融合,还有效保证了公共管理体系下各类图书馆资源的高度共享。学校教育除了执行正常的教学计划外,也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这项培养工作不仅是语言和文学专业学科的教育任务,也是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和学校综合教育管理部门的任务。政府机构和学校将读书视为拓展孩子智力的重要方式,同时学校对学生在图书馆阅读信息量的考核也纳入到相应的教育发展计划当中。这使德国人能够从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并有效打破了在校学生和成人之间的阅读隔断现象。正因如此,该项社会阅读工程也进一步促进了德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公共图书馆除开展阅读服务和推广外,还担当学校课外活动的服务和技能开发培训,成为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第二学校。德国小学只有四年,且只有上午半天学习文化知识,下午是在图书馆、科技馆和艺术馆等场所度过。中学下午三点左右放学,老师有时会布置些主题创新思考性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或通过图书馆电脑进行三维技能模型推演,以便完成作业。

2 我国国民阅读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国民阅读的广泛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前期,在国家恢复高考后,有着强烈求知欲的学习者推动了全面阅读。除理论性书籍外,当时的国民阅读内容倾向于现代派文学作品、思想读本、当代武侠和言情小说等,这一时期国民阅读率快速发展,但全国性的阅读推广政策始终缺位。1997年,文化部发起了“知识工程项目”,1999年始,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科学研究所持续至今开展了国民阅读调查,这是我国现代阅读推广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起点,国家和地方在阅读推广相关的基础建设和推广活动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2014年“全民阅读”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全民阅读推广正式、全面地开启。

国家新闻出版研究院在第十七次全国阅读调查报告中指出,2019年我国国民阅读率为81.1%,较之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我国成年人纸质书阅读量为4.65本/人,较之上年增长0.02;国民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平均为19.69分钟,较之上年减少0.12分钟;国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间平均为100.41分钟,较之上年增长15.54分钟[4]。这些数据在近5年的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能够说明我国国民阅读20年间的国民阅读率、阅读总时长等都在快速增长,足以体现我国全民阅读推广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国民阅读目的是用以消遣、娱乐,娱乐化阅读内容占比偏高,多数成人阅读的知识性收获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民阅读质量。

综合国内研究来看,对于当前我国国民阅读较为集中的观点就是国民阅读质量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阅读的过度娱乐化问题,受娱乐文化发展、现代社会节奏加速等因素的影响,普通民众更倾向于接触娱乐化的文本和信息,用以消解生活压力或满足娱乐需求[5];二是国民阅读的碎片化问题,在互联网社交和碎片化信息传播主流化的今天,大众的信息获取习惯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加之社交临场感的刺激,大众的阅读行为也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6];三是国民阅读深度不足的问题,即大众在阅读中欠缺知识性的目标意识,阅读行为通常停留在泛化水平上,阅读的价值未能被充分发挥[7]。

公共图书馆虽然大多创新了读者服务及阅读推广的形式和方法,如智能化服务和智能化阅读环境改善、城市书房阅读新空间的建设、24小时书吧、十分钟阅读圈、微信公众号推广开通、移动多媒体服务、数字图书馆、有声图书馆等等,但并没有突破“阅读人群规模化发展量变和质变”的层面,全民阅读及其阅读质量发展并无起色。笔者作为一名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深入参与了大量基层阅读推广、阅读文化建设相关工作,发现目前我国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受众范围虽在不断扩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式主义问题。目前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有硬性任务,为完成相应任务,图书馆管理层在开展推广互动时普遍强调活动数量及次数,由于参与者热情不高,加之图书文献的整理和定向推广工作不够深入,导致阅读推广受众不给力,久而久之这种推广活动的受众范围也被局限在了“精英群体”的小圈子内,难以从圈子文化发展为大众阅读文化。这对于培养群众坚持阅读、深度阅读的习惯造成了一定阻碍;二是创新导向偏差问题。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自身发展和阅读推广方面都存在一个典型误区,即在阅读服务方面更倾向于终端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而在阅读推广过程上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较为缓慢。例如在图书馆终端服务方面投入大量新型智能技术,如智能借还、智能环境等服务,为读者提供了借阅和阅读便利,但并不能直接优化读者阅读需求与推广的质量,在对国民阅读质量的促进作用方面偏弱。如笔者刚刚去过一家新建投资近10亿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智能化程度虽然较高,但当天到馆仅为554人次(下午4点左右时图书馆智慧墙显示的数据),许多服务窗口的人次为零。

总结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国民阅读需要逐步从“普及阅读”向“深度阅读”过渡,亟待有一个“质变”。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应及早扭转读者服务工作和阅读推广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真正地关注全民阅读的推广工作,用“提升文化认知、积累科学知识、发展专业技能”的信息窗抢占人们的眼球,引领全民阅读质量的整体提升。

3 借鉴德国阅读文化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国民阅读质量发展的建议

德国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普及的阅读文化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建立在18世纪中后期德国文化发展新思潮基础上的,而且在20世纪后开始逐步与民族主义文化、启蒙教育文化等高度关联[9],才有效推动了阅读推广主体发展,深度阅读也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而现代中国并不具备这种特殊环境,完全套用和模仿德国阅读文化的发展过程,并由此构建中国阅读文化是不完全现实的。笔者认为我国应结合实际国情,改变体制上造成的纵向管理模式,将阅读推广纳入一种融合模式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阅读文化。

3.1 扩大阅读受众范围,培育读者自觉阅读性

就当前我国国民阅读发展现状来看,短期内快速使所有群众形成深度阅读习惯有很大难度,同时图书馆等推广主体的压力也相对较大。对此,我国可以借鉴德国多主体推广策略,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及阅读推广相关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社会性阅读推广组织的培育,推动阅读推广文化向广度方面发展,使全民都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加强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阅读推广工作,促成读者转化成阅读推广者,使更多的人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自觉地深度阅读,带动阅读质量的阶梯式发展。

3.2加强与社会机构合作,大力发展深度阅读文化

公共图书馆可与社会机构进行合作,形成一种多主体的阅读活动举办模式,将阅读推广任务中的一些组织功能转移给合作方,由他们来参与策划活动的流程和形式,而图书馆可根据行业特点,专业特长,围绕深度阅读内容来制定方案,提供文献资源。一是围绕“为什么深度阅读”问题设计国民阅读意识培养策略,可从读者的专业发展、终身学习、兴趣培养、家庭发展等多个角度让国民认识到“读书对自己的价值”,由此唤醒国民自主阅读的意识;二是围绕“如何深度阅读”问题设计国民阅读习惯策略,组织开展一些群体阅读交流活动,从其他读者的阅读体会中提升深度阅读的认识,并逐步纠正错误的阅读习惯。

3.3 发挥新媒体传播效用,提升社会阅读文化效应

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应主动拥抱信息技术,打通各种社交平台链接脉络,发挥新媒体传播效用,推动阅读质量的发展。图书馆除了目前使用的微信、微博等多媒体社交平台外,也要及时跟进新媒体技术,注重“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应用。图书馆若能将"提升文化认知,积累科技知识,发展专业技能”的热点内容作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常规工作,用喜闻乐见的短视频要点形式在“抖音”平台不断推送每个受众者所需要知道的知识点、信息点、文化及思想,就会不断提升大众对图书馆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图书馆在推送过程中,若再通过二维码等信息技术链接到点击不高、不被大众重视的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相关栏目或图书馆电子文献库或数字图书馆,就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数据库的使用率,让大众不仅感受到“浅阅读”的泛娱乐信息,而且能在丰富的图书馆文献资源中进行深度阅读,使其感受到图书馆就在我身边。

3.4融合教育与文化体制,促进阅读教育发展

德国的社会阅读与教育融合的推广策略对阅读文化的有效传承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我国可以参考这一模式对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创新。目前我国基层图书馆都是由当地文化行政部门主管,各中小学图书馆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由于分散管理,阅读推广中面向学生的阅读推广与社会化阅读推广通常是分离的,不仅造成文献及信息资源不能共享,资金投入浪费,重复建设严重,而且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读书只适用于学生身份,成人则普遍存在功利性阅读心里。而一般社会化阅读推广易出现形式化问题,学校阅读推广质量较高但很难对成人阅读推广起到辅助作用。所以,笔者认为阅读与教育融合的推广策略将有助于提高阅读推广深度,并能推动校园阅读文化的社会化传播,对于推动阅读文化发展、提高国民阅读质量有一定帮助。首先可协调管理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科技馆的资金、资源统一调度使用,避免重复浪费,有效保证统一管理体系下各类图书馆资源的高度共享。其次各图书馆系统管理平台互联互通,打通了彼此蕃篱,让馆际互借,文献共享和流通真正实现。第三,能更好的将社会、学校各类读书活动同步开展,阅读、科技技能同步推广和学习。一方面将阅读教育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一门功课,同时把学生在图书馆的阅读信息量纳入考核,打通学校阅读和成人阅读的过渡通道。这样不仅能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取向、提高阅读质量,而且还能推动国民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扭转青少年学生和大众“为考试而阅读”的错误观念,真正让阅读成为大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为国民阅读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前年,有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提案中,提议修改《图书馆法》,将基層公共图书馆从文化行政部门中分离,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主管,从而打通阻碍图书馆高质量阅读发展的堤堰,为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的各项事业融合发展扫清行政障碍。笔者认为基层公共图书馆若纳入教育部门管理,相信无论对社会、对读者、对我国阅读推广质量提高,对我国阅读文化的提升有百益而无一害。

4 结语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尽管丰富,但国民阅读质量总体上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而德国形成了全民深度阅读的文化,其阅读文化推广和发展方式对解决我国国民阅读质量有一定帮助。公共图书馆要将全民阅读深入推广开来,笔者建议国内公共图书馆可借鉴和推广德国阅读文化,实现从“阅读推广”向“阅读质量发展”的推广理念转变,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发展全民阅读推广文化、深度阅读文化、数字链接化阅读文化等,并加大体制改革,强化阅读教育融合探索。通过阅读质量发展的提升扭转国民阅读观念,强化其自主阅读意识,培养其深度阅读习惯,从而为我国国民文化素养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创造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贺逸群,刘黎明.蜜糖或砒霜: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J].编辑之友,2018(11):11-15.

赵丹,李新宇.近现代德国阅读文化发展概况[J].电子世界,2013(6):170-171.

张宇.德国促进青少年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7(9):73-77.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3):18.

王涵,钟蕾,叶阳.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泛娱乐化阅读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8(10):116-121.

梁士金.社交媒体视角的用户持续碎片化阅读意愿:基于ECM-ISC和主观规范的实证[J].图书馆学研究,2020(9):82-90.

李蕊.德国社会阅读推广考察及启示[J].图书馆界,2014(1):46-49.

李存金.论德国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传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 (1):30-36.

洪莉.德国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很用心[J].中华家教,2018(3):44-45.

猜你喜欢
阅读质量体制改革德国
“梦梦”“娇庆”德国行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给阅读一片蓝天
掌握三步课外阅读策略 提升英语课外阅读质量
新中国科技60年(3)
开始敲门
非常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