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荣义
一、当前公安交通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机动车、驾驶人、公路里程快速增加,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交通管控不到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交通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公安交管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面临警力不足、执法趋于规范、警务日益繁重等多个迫切问题。
为此,公安交管部门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特点,加强顶层设计。实践表明,加快现代科技与传统交通管理深度融合,深化情报主导勤务、数据引领服务的现代化警务机制改革是当前开拓基层公安交管新局面见效最明显、意义最深远、影响最广泛的一个强有力的抓手。
二、情报指挥联动警务机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情报指挥联动警务机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可借鉴“合体金刚”和“体系作战”的模式,即在合成警务下,具备迅速整合力量、指挥统一、分工协调、运作高效的强大应急处置和综合作战能力。利用信息网络将指挥系统、情报系统和勤务执行系统连成一体,构筑既满足机动灵活的单兵作战需要又适用高效统一体系作战的现代化指挥警务架构。
情报指挥联动警务机制改革构架设想如图1所示。
(一)做强做大情报指挥中枢
打造信息化实战指挥中心。定位为全区域交通管理大脑中枢,具备“全覆盖信息采集、全方位态势研判、全要素指挥调度、全息化考核问效”四大功能,以情报大数据为支撑,各指挥(分)中心与路面警务单位直接联动,实行情报、指挥、管控一体化作战。
建立大数据情报研判中心,实现跨网络、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共享,搭建警务大数据平台和情报研判分析应用平台,构建务实高效、可面向基层应用的数据研判模型和算法。通过情报与警务实战的高度融合,最终建立起情报驱动警务的常态化机制。
(二)打造科学高效的警务“体系作战单元”
市级公安交管部门应围绕“强执法、压事故、保畅通、做服务”四个重点科学统筹推进执法服务站、联勤机动队伍、中队数字化警务站、勤务岗亭、铁骑、路面勤务组等基本警务“体系作战单元”(以下简称警务单元)的建立,使之契合高效的情报引领警务实战。
警务单元应具备以下特性:第一,适应性,即能够与所处环境以及其他警务单元进行交互作用。第二,体系化,即每一个警务单元都是一个小的警务作战体系。第三,协同性,警务单元基于信息网络运用不同战术规则进行协同交互。
1.执法服务站
加强与交通、路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围绕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行为,开展常态、及时、精准的情报采集和预警预判,切实承担隐患排查和主动宣传服务两项职能。
2.联勤机动队伍
建立若干支由1名民警与若干名协警组成(简称“1+N”编组)的尖刀队伍,协同城交通运输、住建、城管执法、农机、环保等部门或其他警种人员,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隐患、突出违法实施精准重点防控和打击。
3.中队数字化警务站
推行“岗站结合式”(岗亭和警务站)执勤执法警务模式,积极构建以“点”牵“线”带“面”(点即警务站,线即周边主要道路,面即管控范围)的防控格局,增强路面执勤的主观能动性。
4.勤务岗亭
主要承担“定点值守、违法处理、宣传教育、后勤补给”等职能,满足即时高效的交管和执法的需求,为市民提供服务。
5.铁骑
现代警务模式下的“最快双腿”,采用“1+N”编组模式,在扁平化指挥调度下,精准拦截嫌疑车辆、快速查处交通违法、主动处置交通事故、及时赶赴救援现场、保障市民紧急求助等,实现对辖区道路交通的实时动态管控。
6.路面勤务组
负责路面交通设施巡查、堵点疏通、事故快处、违法查处和查缉布控等五项职能,最大限度提升路面交通秩序管控和违法查处。
(三)再造情报指挥联动警务流程
情报指挥联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点在于赋予大队及警务单元自主开展情报研判、精准实施警务和实时进行勤指交互的能力。支队指挥中心负责路面警力和警务总体情况的监督评估、重点情报支援、应急指挥调度;各指挥分中心负责辖区警务单元的指挥调度、情报支援和警务实时跟踪;路面警务单元推行1名责任民警与若干名民警、协警组成(简称“1+N”编组)的网格化勤务模式,负责辖区的拥堵疏导、违法查处、隐患排查、路面交通设施巡查、企业走访等工作,并按要求实时勤务报备、警令及时响应和相关信息反馈。
三、情报指挥联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支撑
(一)建立路面勤务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1.建立网格化管理的“路长”勤务体系
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警务单元网格,明确业务范围和职责,实现管理无盲点、服务无缝隙、联系无遗漏,全面搭建大队、中队、民警、路管员四级“路长”体系,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解决交通治理中“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
2.建立面向网格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平台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支持,对信息和动态实时更新。基础数据应涵盖辖区内的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员、重点企业、重点单位、重点围档、重点交通设施、重点隐患点段等。
3.建立设施隐患排查整治常效机制
对责任网格内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护栏、防撞桶、诱导屏等交通设施开展日常巡检,认真排查设施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措施,并提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4.建立交警“路长”进基层长态机制
将车驾管、交通违法处理、事故处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交管业务延伸到基层,瞄准群众热点诉求,主动联系发动乡镇街道办、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力量,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交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二)建立健全情报指挥联动工作机制
定期对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和拥堵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判,找准重点时段、重点道路、重点车辆、重点人员、重点企业、重点违法,精准制定和部署针对性勤务措施,提高管理实战效能。
1.健全情报采集与研判长效机制
推进公安交管大数据资源整合、规范、共享,实现各应用平台之间的数据互通、功能联动。指挥中心要对道路交通运行状态、突发交通事件、警力运行状态、接处警流程等重要公安交管数据及时全面掌握,形成常态化分析研判与会商机制。
2.建立情报传递和精准指挥打击常态机制
指挥中心要基于“围绕重心、突出精准、务求实效”的原则开展情报研判和实战,精准部署勤务,建立应急处突、缉查布控、指挥调度、路面管控的“人机联动、情指一体”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和健全情报引领精准指挥打击的运行机制。
(三)深化与外部资源的协同机制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加强与外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深化开展警城联动、警保联动、警路联动、警校联动、警企联动、警种联动、警媒联动等多种合作模式,实现交通执法管理提速、增效。
一是警城联动,与城管联合开展常态化的渣土运输、施工围挡等重点整治。二是警保联动,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三是警路联动,有效整合路政、交通执法力量,实现信息共享、职能互补、快速处置。四是警校联动,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大数据分析、交通安全教育等方面深入合作。五是警企联动,加强与共享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出租车、公交车等企业以及危化品、外卖行业协会的联动,落实源头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六是警种联动,利用多警种优势增强执法合力,提升执法效能。七是警媒联动,联合开展各类形式的文明出行、安全宣传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交通宣传方面的强大功效。
公安交通警务机制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系統性的工作,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由公安交管部门牵头各方协作,全面统筹城乡交通管理,统筹安全防患和秩序管控,统筹执法便民和宣传教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通过持续深化情报指挥联动警务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公安交管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从而将公安交管工作在新的历史阶段推向新的发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