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2021-05-23 18:38叶素密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6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思政教育小学数学

叶素密

【摘要】思政教育是指所有课程知识体系体现的思政德育元素,各个学科的教育活动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责任。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其中渗透思政教育,不仅能強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能在无形中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真正做到教育育人。因此,对思政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有效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政教育;渗透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数学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数学课堂,把“立德树人”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对数学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将思政教育有效渗透其中,使数学课堂的魅力无限发挥,从而照亮小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学科素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渗透思政教育呢?基于此,文章将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可有价值参考。

一、深入教材,挖掘思政教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是编者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编制的,其中蕴含着潜在的思政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素材,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开展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实现教书育人的预期目标。

例如,在教学“分数、小数混合加减运算”这一知识点时,在课堂上我先列出一组小数加减口算题让学生计算,以此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然后出一道分数加减口算题,以此导入教学新知;接着出示了一道分数、小数混合运算题,学生一开始看到这道题目有些惊讶,接着我提示思考“分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可不可以把他们转化成一样的分数或者小数来计算呢?是转化成分数更好还是转化成小数更好呢?”问题的提出里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小声讨论着,有的说转化成分数更简单,有的说转化成小数更简单,于是我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实践验证,两种方法都尝试一下,便能得到结论。随后,学生经过实践探索认识到分数、小数混合运算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于是,我就趁机向学生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领悟知识源于实践的基本道理,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层了解教学内容,从中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设情境,渗透思政教育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严密性和思维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这对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那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情境创设法是数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要想在数学教学渗透思政教育,教师可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辅助教学,让学生置身特定的情境中,理解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计算部分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谁知识严密与精确的特点,知道计算不能马虎、粗心,否则就会因一时疏忽而出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一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体会数学计算严密性和精确性的重要。如“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书籍,其中有童话故事、科幻书、小说、漫画等书籍,现在老师给每人分发一百块钱(学具币),然后大家到老师这里来购买书籍,自己计算书籍需要花多少钱,然后看一看老师找你的钱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谁在生活中的购买力最强,谁的计算水平最好,好不好?”学生们兴趣高涨,纷纷排队开始买书,期间有学生购买了2本12元的童话书,1本8元的科幻书和2本8元的漫画书,当他给了我100元之后,我找给了他42元,他用手挠挠头看着我说:“老师,你找钱找错了,应该照给我52元。”“是吗,我哪里算错了?”“你看,两本童话书是12乘以2,漫画书和科幻书都是8元,一共3本,就是8乘以3,所以应该是100-12×2-8×3=52(元)。”当我看到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正确答案,敢于明辨是非时,我趁机向学生渗透“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在计算中一定要精心计算,不可出错,要敢于质疑、勇于提问,以此实现学习效果与思政教育双赢。

三、开展活动,渗透思政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只是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轻松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例如,在学习了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之后,我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了依次“白色垃圾”数学调查活动,让学生收集并整理每个家庭使用和扔掉塑料袋的数量,从而制作成条形统计图。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设计方案、提出策略,不仅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数学知识,而且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思维能力和行为品质得到锻炼,从中受到良好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学做人,学求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深刻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可推动数学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茵.数以算之学以养德——小学数学中的思政教育[J].华人时刊(校长),2021(02):80-81.

[2]程洪建.小学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J].贵州教育,2020(20):8-9.

[3]詹发曙.将“课程思政”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97.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思政教育小学数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