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创新识字教学的策略

2021-05-23 18:01江沛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6期
关键词:识字记忆儿童

江沛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开展识字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并积极使用小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利用多种视觉的教学方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因此,在开展识字教学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语言材料,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营造良好的识字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识字学习,以此来有效创新识字教学。

一、多措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提高读写能力

1.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提高读写能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儿童利用图像、颜色和声音来开展思维。”结合儿童这些特征,教师应该有效使用各种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视频、幻灯片、物体等,将静态转化为动态,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将枯燥的记忆转化为有趣的记忆,从而达到快速、扎实的记忆效果。

2.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兴趣是激发孩子学习的主要动力,游戏是孩子喜爱的学习方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延伸阅读材料中使用一些儿童歌曲或谜语来引导学生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识字练习。儿童歌曲朗朗上口,极为生动有趣,如果记住,将会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利用视觉演示趣味性强,提高识字能力。中国许多汉字是从古代象形文字逐渐演变而来的。“日、月、人、水、火、鸟”这些字中,字和现实物体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物体和图片以后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记忆效果。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远远强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识字教学和形象的事物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有利于学生进行记忆。

4.着力通过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低年级的孩子做事总是心血来潮,如果不经常加以温习,他们对识字的兴趣将很容易就会消失。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小学生爱表现、好强的心理特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识字氛围,在班级中进行一些有趣的识字评比活动。

简而言之,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充分思考,在培养小学生兴趣的时候,创新设计一些适应学生特征的识字内容,就能够有效改变学生“努力学习”和“厌学”的情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把握和巩固生词,体会学习的乐趣,以此来落实“我想学、我要学”的教育目标。

二、创新学生识字方法的教学,提升识字能力

在漫长而单调的识字学习中,太过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心理,对识字教学的效果形成一定的阻碍。那么如何才能有效保持儿童识字的热情,加强识记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语文课程标准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教师应该较多的使用各种识字教学的方式以及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式,创造出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场景,不断提高小学生识字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看图识字。按照汉字的构造规律,一部分象形文字、指示文字和会意类的文字都可以使用图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汉字和事物的关联,把文字的音、形状和意义进行有效的结合。既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且还能良好的培养小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2.猜谜识字。从名字我们可以看出,就是使用编灯谜和猜灯谜来帮助小学生进行识字学习,在开展新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念出谜语,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猜测,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儿童识字的兴趣,是极为有效的识字学习方法。同时,儿童在猜谜和编谜语的过程中,不仅要记住新词的发音、形状和含义,还能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歌诀识字。往往小学生喜爱的儿歌都极为简单、朗朗上口,并且十分生动,如果记住就很难忘记。在开展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汉字的特征,引导学生创作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并让儿童进行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直接生成文字的形象图,以此来提升儿童记忆字形的准确性。

三、着力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巩固识字成果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准确把握和巧妙整合来巩固语文识字效果是完全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积极挖掘更多的课外资源,开拓识字的途径,以此来不断巩固学生的识字成绩。

1.在实践中巩固素养。教师可以创设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形成较强的学习动力,自觉巩固自身的识字能力。一是语言实践。在教授新词之后,教师应该及时为学生創造使用新知识的条件以及机会,学习到的新单词应该经常用于阅读和写作中,这样能够有效促进生字的巩固和联系,通过较多的使用来不断加强学生的印象。此外,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我们应该遵循儿童的知识库和生活的实际经验,有意识地开展示范和指引。二是自制卡片。俗话说:忘记你所听到的,记住你所看到的,学习你所做的。所以,通过一堂生词课的学习,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己亲自制作生词卡片,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达到巩固识字成绩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有较强识字能力的学生,让其在家为其他物品制作单词卡片,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巩固自身的识字能力。

2.通过纠错来巩固识字。小学生刚进入识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用错和记错字的情况,通常会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纠错,教师应该积极抓住纠错的机会,来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一是集体纠错。平时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具有针对性的收集学生在口语、写作作业、考试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错别字,并把一些错误率高、易混淆的词语进行归纳和总结,按照班级的具体状况开展分析、归纳和比较。二是自查自问。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这几节课中,发现自己十分容易混淆和犯错误的是哪些词语,并且说出犯错的原因,往往是在什么情况下犯错的。利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开展自我提醒,使得学生能够对生字进行巩固。

三是互查互纠。学生自爱写作作业以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让学生能够对同桌的作业进行认真检查,并找发现错误帮助同桌改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记忆,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低年级创新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7YQJK240】

猜你喜欢
识字记忆儿童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