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永礼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是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生逢天崩地坼的时代。明亡之后,他罄家助饷,起兵抗清,备尝艰楚,濒死临危者屡。明统既绝,复国无望,斧锧余生的他奉母乡居,拒征辞荐,以明遗民终世,专意授徒讲学,埋首著述,以“国可灭,史不可灭”相策励,对文化传承负荷仔肩,讲研学术,创写学术思想史,使南宋出现的浙东史学派自黄氏而昌大。他先后在石门、海昌、绍兴、甬上和故乡余姚设馆讲学,兴贤育才,传道毓秀,尤以越城证人书院和甬上讲经会成绩显著,门墙才济,英彦辈出,学风蔚起,嗣响不绝。黄宗羲被奉为斗岳崇标,岿然儒宗,士林推重,道德文章誉闻四方。
黄宗羲一生造述勤劬,可考的著作一百一十二种,多达两千万字,得益于家中丰富的藏书。其父黄尊素是东林党首领之一,擢拜御史。十四岁时,黄宗羲随父在京城,不屑举业时文,而“好窥群籍”。后黄尊素因弹劾阉竖魏忠贤被削籍归里,黄宗羲谨遵父教昕夕苦读,两年间通读《国朝献征录》和“二十一史”,肆力于学。黄宗羲好学若渴,求书如痴。从青年时即开始搜抄书籍,崇祯三年(1630),他曾在族人黄明立的千顷堂藏书楼抄录了一批未见书,后又在南京朝天宫抄写《道藏》。崇祯六年(1633),他在杭州参加复社分支读书社,与社中诸子边读书边抄书,他山攻错,群益共进。后又参加杜丽京组织的抄书社,转益多友。因家非素封,无力大量购置书籍,常常通假借录,傍晚向友人借书,连夜录副,翌日奉还再借。他曾在一首《乞书副本》的诗中说:“借书还书各一瓻,一段风流吾所师。古墨闻香鱼亦寿,新抄未校豕生疑。绛云过眼哀神物,梅阁惊心落市儿。副本君曾许见乞,幸宽十指出支离。”他以为,抄书一遍胜读书十遍,一生乐此不疲。据其子黄百家《先遗献文孝公梨洲府君行略》记述:“府君抄书,寒夜必达鸡鸣,暑则拆帐作孔,就火通光,伏枕摊编,以避蚊嘬,算历未符,力索穷搜,心火上炎,头目为腫而不辍。”其痴书、惜书、恋书之情可以概见。此外,黄氏还四处访书,其私淑弟子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记云:黄氏“于书无所不窥者。愤科举之学锢人生平,思所以变之。既尽发家藏书,读之不足,则抄之同里世学楼钮氏、淡生堂祁氏,南中则千顷斋黄氏,吴中则绛云楼钱氏,穷年搜讨,游屐所至,遍历通衢委巷,搜鬻故书,薄暮,一童肩负而返,乘夜丹铅,次日复出,率以为常”。又云:“公晚年益好聚书,所抄自鄞县之天一阁范氏、歙之丛桂堂郑氏、禾中倦圃曹氏,最后则吴之传是楼徐氏。然尝戒学者曰:‘当以书明心,无玩物丧志也。”当时有名的藏书楼,黄氏几乎访求殆遍。宁波天一阁藏书宏富,在浙东首屈一指,外姓不得登楼观书。康熙十二年(1673),六十四岁的黄宗羲赴甬上,天一阁第四代主人范友仲破戒引黄氏登楼,悉发其藏,取其流通未广之书编为书目,后为好事者流播。康熙二十二年(1683),为编纂《明文海》,力求完备,七十四岁的黄宗羲不顾高龄年耄,两次长途跋涉,亲赴江苏昆山徐乾学家,观传是楼藏书,在家藏明人文集五六千本之外,又覓得未备的三百余家文集。
康熙四年(1665)以后,黄氏生活渐趋安定,他在故乡余姚黄竹浦附近修建了一座续钞堂以藏书。因其远祖宋末思想家黄震著有《黄氏日钞》,故题续抄堂。续钞堂竣工后,黄宗羲镌刻一枚二十八字的藏书章:“忠端是始,梨洲是续。贫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款述心绪,勖勉子孙牢记聚书与读书。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臻耄耋的黄宗羲从黄竹浦移居周家埠,作《移居》诗云:“不为安床席,先遣百本书。推寻如逋寇,断烂恨馋鱼。故物无堪伴,书巢或可知。夜寒眠未清,灯火不须除。”足见其爱书痴迷之情。数十年如一日的节用勤搜,鳞集骈聚,其间虽经水火兵虫之厄,黄氏藏书庋藏日富,甲于一时,达六万余卷之巨,其中不乏罕遇难求之书,如《旧五代史》,元明以来几至湮佚不传,乾隆间修《四库全书》广搜天下遗书时仍未现世,后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并补以《册府元龟》等多种书始编排成书。黄氏藏有此书,实为天壤间仅存之书,后猝遭火灾,荡为劫灰。黄氏藏书之精,人称“世所罕见之书,多赖以得传”。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记载黄氏藏书:“不沾学究头巾气,不堕支那文字禅。辛苦奚囊遍南北,馋鱼更上海东船。”对其一生藏书誉扬备至。
黄宗羲一生勤搜暇访,藏书积久累增,最盛时几与天一阁藏书相埒。然而,乖运迭臻,难逃私家藏书终难葆藏或化劫燹之厄。
清初,世变政易,黄宗羲因抗清遭通缉,身历百艰,潜踪匿迹,先后五次易居,藏书随之损失。清顺治三年(1646),结寨四明山抗清期间,黄氏藏书被山兵夺去,充作铠甲填充物者不知凡几。顺治五年(1648),迁书于双瀑,为里媪荛儿窃取作为覆酱瓿之用者不在少数。顺治七年(1650),徙书于柳下。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围剿,黄宗羲移居宁波化安山避乱,书存龙虎山堂。康熙元年(1662)二月八日、五月初三,龙虎堂两遭回禄,虽奋力从烈焰中抢救出部分藏书,燔荡之失亦复不少。九月,徙往余姚兰溪。几度搬迁,屡经鼠残蠹啮,雨浥梅蒸,流离兵火之余,藏书十不存四五。康熙四年(1665),在故乡余姚黄竹浦附近南雷里建续钞堂以庋存书籍,后黄氏不少文集即以“南雷”为名。火灾之外,黄氏晚年又逢水灾之患,致使藏书浸淹大半,“卷轴尽坏”,令垂老之人“不胜凄然”。更不幸的是,黄氏去世十八年后的康熙五十二年(1713),又一次大火吞噬了黄家大部分藏书。焚荡之余,经黄氏再传弟子郑性掇拾丛残,使散乱者复整,破损者复原,尚得黄氏藏书三万卷。
康熙六十年(1721),郑性在家乡浙江慈溪鹳浦筑二老阁,收贮其师黄宗羲的烬余遗书。黄、郑两家数世交谊敦笃,情重桃潭。郑性的祖父郑溱(1612—1697),字平子,号兰皋,别号秦川,浙江慈溪人。与黄宗羲声气相应,同为东林党人,拜刘宗周为师,二人同门问学、一师门下。崇祯十三年(1640),郑溱考中副榜。为当道权臣阻拒,授官县令而不赴任。他深感世事日非,奸慝当权,以为“举目将有河山之异”,遂拜疏归里。入清以后,郑溱惓念故国,不屑仕进,隐居故乡半浦杜门息影,五十年不闻市喧,读书著述,有《书带草堂诗选》、《广思录》、《安庸集》等传世。其子郑梁(1637—1713),字禹梅,初号香眉,因忻慕白居易和苏轼的人品学识,自称香眉主人。继号踽庵,后号寒村、子夏。生而天资高迈,髫年志学的郑梁执贽于黄宗羲,恭领亲炙。康熙二十七年(1688),高中进士,官至高州知州,著有《寒村诗文集》。其父郑溱去世,他悲痛欲绝,病至危殆,致身残疾,遂改名风,字半人。郑梁在清初以诗名世,其《晓行》诗传诵遐迩,与朱彝尊(号竹垞)多有唱和。且擅书画,风疾后右肢偏瘫,仍以左手挥翰落墨,被朱彝尊称为“左手云烟胜画师”。性嗜图籍,辟石叟室、丈七间、半生兰亭作为读书贮书之所。并为其师镌印《南雷文案》,益广其传。羸殆之际,郑梁笃念师恩,对儿子郑性留下遗言:“秦川府君,吾身所自出也,而道则兼师也,不幸而体归山陵,魂归碧落,不得朝夕于其侧,吾心怅焉。梨洲先生吾学所自出也,而情犹吾父也。其殁也,吾昼见诸想象,夜见于梦寐,无顷刻之闲。秦川府君在日,梨洲先生至辄喜,梨洲先生之于府君亦然。吾一日不见秦川府君与梨洲先生,则漠然无所向,怅怅焉失所依归。吾死,汝其建一阁,立二先生主,梨洲居左,秦川府君居右,而吾则侍其侧,岁时致祭惟谨。”郑性对父亲易箦遗言谨记在心,然诺不移。郑性(1666—1743),字义门,号南溪。一生不仕,师从黄氏之学,表彰不遗余力。康熙五十九年(1720),他被选为岁贡生,不乐仕宦,寄情山水,性喜漫游远行,自署五岳游人。著有《南溪偶存》、《南溪北游诗》。室名二老阁、书带草堂。郑性对亡父悬宕多年的夙愿铭在寸衷,诚践前诺,于康熙六十年(1721),绍继父志,在家乡修建二老阁,于雍正元年(1723)竣工。郑性亲赴余姚收取黄氏遗书,诗记其事:“劫后残编四五千,辞黄归郑上江船。可怜手泽消逾半,敢道心香绍得全。往以今朝从我载,未知异日倩谁传。中间做个邮亭卒,一站程挑一站肩。”遂将黄氏遗书三万卷与郑氏家传藏书两万余卷合贮于二老阁。此阁建造在郑梁翰林第东首,为坐北朝南二层楼阁,面阔三间,阁前有明堂,阁后有池塘。阁楼上中间一间供奉黄宗羲与郑溱的神主,旁立郑梁神主,左右两间收贮黄氏遗书,楼下收藏郑氏家藏之书。全祖望为之作《二老阁藏书记》:“二老阁者,尊府君高州之命也。高州以平子先生为父,以太冲先生为师,因念当年二老交契之厚也,遗言欲为阁,以并祀之。南溪自游五岳还,阁始成,因贮书于其下。予过之再拜,叹曰:‘太冲先生之书,非仅以夸博物示多藏也……南溪登斯阁也,先生之薪火临焉,平子先生以来之手泽在焉。是虽残编断简,其尚在所珍惜也。况未见之书累累乎?昔者浦江郑氏,世奉潜溪之祀,君子以为美谈,今后郑犹先郑也,而更能收拾其遗书,师传家学,倍有光矣。”郑性为此春秋致祭,长爇心香。不仅如此,郑性还以刻印黄氏著述为其续命,其中有《南雷文约》,对故城贾氏所刻《明儒学案》次序颠倒不洽人意,正其误而重刊。还刊刻了其父郑梁的《寒村集》,并主持编写《二老阁藏书目》。至此,如全祖望《五岳游人穿中柱文》评价郑性所作所为:“四方学者或访求南雷之学,比之黄氏而之鹳浦,即黄氏诸孙访求簿录,亦反以先生为大宗。”隔代夙缘,古道隆情。
郑性去世后,由其二子守护二老阁。长子郑大节(1705—1780),字临之,号箨垞,晚号补牢翁。十七岁时补定海县庠生。擅画山水,以诗酒自娱,著有《箨垞遗稿》、《四明诗汇》。大节曾协助其父整理传刻黄宗羲的著述。次子郑中节(1709—1768),字发之,号诎斋,倜傥有士操气节,著有《秦游草》。博涉多通,于书靡不玄览,对二老阁藏书篇帙坏舛者,多辑禠刊正。余集《郑诎斋墓志铭》称其:“百年以来,南雷之书,洊遭水火,甬上遗老,亦零落殆尽。而君家遗籍独完好如故,流风余韵,仿佛犹能道之,益叹郑氏为善继也。”倪城《登二老阁诗》云:“藏书自比遗金富,师道原同祖德隆。二老额悬光万丈,南雷鹳浦并高风。”
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诏令各省进呈图书。郑大节奉旨进呈九十四种,多有罕见之书。后虽有“抄竣发还”的上谕,但回阁者极少,中间被翰林学士或省垣大吏截留。郑大节主持家政,忧虑善本书遗失,将宋元珍椠与稀见抄本移储别室,后许多珍籍未能回阁。乾隆五十一年(1786)夏天,因烧饭不戒于火,郑氏翰林第东厢房失火,廊屋居家一时燔荡,幸未殃及二老阁。岂料乡中恶少趁机潜入,阁中书籍遭劫掠,累世弆藏,仅剩十之一二,且多残帙断简。
天意垂怜。幸有郑性的曾孙郑勋对散佚之书加以搜寻。郑勋(1763—1826),字书常,号简香,郑中节之孙。拜师全祖望入室弟子蒋学镛,聆教从学,青年时即崭露头角,以孝廉方正就征省垣。著有《郑氏征献录》、《二砚窝诗存》、《二砚窝读书随笔》、《梨洲年谱》等。二老阁书荡然四散后,他留意市肆,网罗旧藏,百计购回,且向其他藏书家借书抄录,意在继学传真,延先人清芬于不坠。十余年间侃侃力持,积书二千余卷。他感念黄宗羲的崇德高风,撰《黄子梨洲先生遗像赞》:“乌乎先生,岂遗世独立者流!麻衣苴履,章皇于山海之陬。鬲台之血,何必不与苌宏同碧,晞发白石之吟了,何必不与采薇同讴。先生总党锢、游侠、儒林、文苑,周还八十有六之春秋,迄今暗然者心,巍然者貌,犹与后死者卷轴之是求。”郑勋将搜寻所得之书在宅旁别储一室,称之为二砚窝,并撰《二砚窝书目记》。其后,郑勋得到朱彝尊题赠其五世祖郑梁的诗稿,遍征名家题词,阮元、谢启昆等三十余人为之题咏。阮元诗有“别拟建堂尊二老,竹垞经义《晓行诗》”之句,郑勋再建二老堂以祀,阮元题额,郑勋作《二老重逢图》悬于堂内,以记其盛。清末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记其事云:“昔日堂中尊二老,南雷为诗秦川父。后日堂中尊二老,竹垞为宾高凉主。”后二砚窝于嘉、道间毁于火。郑勋多有刻书,为黄氏刻椠《明夷待访录》、《思旧录》、《南雷文约》等,自刻郑氏之书,如郑梁《勉斋先生遗稿》、《寒村举业偶存》、《寒村七十祝辞》、《勉斋家传》、《守高存言》、《雪桥居士遗稿》等多种。
岁月韶光,东流逝水。二老阁递续一百三十余年,至咸丰十一年(1861),书阁年久失修,遭逢暴雨,阁垣倾圮。郑性五世孙郑观海鸠工庀材重修,书阁重现旧观,藏书达万余卷,郑观海撰作《辛酉重修二老阁感赋》以记其事,其中提道:“藏书万卷半虫蚀,遗集镂板尚不窳。”同年十一月,太平军进攻慈溪,当地恶棍趁机窃取阁书,二老阁再罹劫难。其后,散佚之书为当地冯氏醉经阁购贮。
延至清末民初,二老阁又趋破旧,经郑性七世孙公议,将阁书和书版售与上海书贾,又辗转归慈溪沈德寿抱经楼。沈德寿,字药庵,好古人书画尺牍,遍搜书肆,兼采旧藏书家,弆橱达三万五千卷。抗日战争前,沈氏书散,输归公藏,入北京图书馆。郑氏先人的稿本则卖与同县杨泰亨。二老阁残余破旧之书则不论值,计斤易赀,论秤罄尽。阁巍书雅,阁圮书散。1943年,郑氏后人郑志远、郑怀玉、郑荣祖将摇摇欲坠的二老阁拆除变卖。至此,历时二百二十年之久的二老阁烟消云散。古人藏书有“宁存书种,无苟富贵”的理念,对所贮之书宝护周勤,意在世衍书香,递承不替。与众多私家藏书的命运一样,二老阁也难于逃出聚难散易的宿命。
郑氏祖孙数代弘扬黄氏之学备至心力,不仅建阁藏书,风谊至厚,并世所稀,更着力整理传刻黄氏著述,以光大师门,所刻之书人称“二老阁刻本”,且对留存黄氏未梓之书有殊功。如《陈乃乾文集》中记有《南雷黄子大全集》四十四卷,为全祖望所辑,记云:“梨洲先生卒后,其子百家载遗稿至慈溪郑氏,与先生门人郑禹梅梁商榷校理。全氏与禹梅之子南溪性交游,故得尽见先生草稿。芟择审订,别具法眼。惜当时未及刊行,仅于《鲒埼亭外集外编》中留一序文而已。”特别是对黄氏存箧中的《留书》的保存,在文网峻密的清初,尤为难得,令人感佩。
二老阁藏书因水火之灾屡有散出,有一部分仍在慈溪间流散而未外溢。当地人冯贞群曾收得故家辗转流散之书,《留书》为其中一种。冯贞群(1886—1962),浙江慈溪人。著名藏书家,室名伏跗室、醉经阁、临水室等,著有《伏跗室群书题记》。冯氏去世后,全部藏书十万卷捐归公藏。十年动乱中,冯氏藏书被调往杭州。1977年,分两批运回宁波。1983年迁入天一阁。骆兆平先生在整理《伏跗室赠书目录》补遗一卷时,意外发现《留书》抄本,沉珠脱尘重光,使世人得以窥见黄氏未镌之书的庐山真面。《留书》撰于顺治十年(1653),反清大业迭遭打击,日趋式微,其自序称:“吾之言非一人之私言也,后之人苟有因吾之言而行之者,又何异乎吾之自行其言乎?是故其书不可不留也。”书中从八个方面对明清易代原因加以剖析,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具有民主启蒙的思想倾向。生前黄氏将此书作为箧中留策暂存,鲜以示人,只有极亲密的弟子有缘获见,后全祖望在《重定黄氏〈留书〉》诗中说:“证人一瓣心香在,复壁残书幸出时。如此经纶遭世厄,奈何心事付天知。”十年后的康熙二年(1663),黄氏在《留书》的基础上又撰成《明夷待访录》,思想有所发展,对三代之后的君主制大加挞伐,提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对政体提出诸多民主改革的设想。《留书》可视为其姐妹篇,其中八篇文章中《文质》、《封建》、《卫所》、《朋党》、《史》五篇外,《田赋》、《制科》、《将》采入《明夷待访录》,成为《田制》、《取士》、《方镇》三篇。天一阁发现的《留书》为郑性订、郑大节校的抄本,系據《留书》底本抄录而成。后经骆兆平先生标点,1985年首刊于《文献》杂志,引起学界关注。同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黄宗羲全集》,《留书》也收入其中,播传学林,足慰前贤于泉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