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王金凤
他一腔孤勇、苦学不辍,从“门外汉”成长为锅炉专业的技术带头人;他少年锐气、百折不回,在技改创新的“疆场”上率性驰骋;他突破自我,精益求精,为企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曹军,一米八的东北汉子,有点黑,有点帅。1996年被分配到华电能源牡丹江第二发电厂,成为炉运车间的一名工人。
就此,炉膛里闪亮的火花照亮了他的青春,也点亮了他的梦想。25 年来,他一心扑在技改创新上,在孜孜求索中加速自我“迭代”。而今,他已成为该厂锅炉专业的中流砥柱,他牵头的技改项目为企业创造了不菲价值。
他的成长史就是一本创“心经”,里面有奋斗的苦累、拼搏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懊恼,有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最深刻的解读。
刚到炉运车间,曹军“傻眼”了,噪声震天,灰尘弥漫,巡检一圈鼻子里能擤出“墨汁儿”。他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
曹军所学专业是焊接,而今成了“门外汉”,专业不对口和恶劣环境都没能削弱他渴求进步的决心:“就从巡检干起,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于是,他成了老师傅们的“跟屁虫”,帮忙打下手,抓住一切机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师傅们对这个勤快且有眼力的小伙子交口称赞,个个都倾囊相授。
先实践、后理论。他坚信勤能补拙,一有空就捧着图纸查系统、爬炉顶。渐渐地,他从看图纸如看天书到对所有设备、阀门的位置烂熟于心。3 个月后曹军顺利定岗成为巡检员,每天爬一次炉顶,在上面坚守半小时。锅炉相当于9层楼高,60 摄氏度高温快要把人“烤熟”,蒸完“桑拿”再巡查一圈设备,那“造形”就很“别致”了,俨然是一尊行走的泥塑。直到今天,一说起他黝黑的肤色,曹军总爱乐呵呵地自嘲:“烧锅炉熏的呗!”
几多疲惫,几多迷茫,但机会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5年后,副操岗有了空缺,在20 名竞争者中,曹军成功突围,以司炉副操员的身份走进了控制室。因为基本功扎实,一年后曹军又成功获聘炉专业主操员,业务更加精进。而那时,他已经“恋”上了那些轰鸣的设备,若有异常,总能被他一眼洞穿。
2009 年,牡二电厂“上大压小”工程上马,曹军作为炉专业技术“大拿”被调去支援四期筹建。连续4个月,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曹军扛着高清相机,跟着调试师走遍每一处管道、风门、挡板、测点,边问边拍,500 多张照片记录了整个系统的概况,为日后检修和培训工作留下了宝贵资料。
曹军热衷于跟设备“找茬儿”“较劲儿”,挖掘它们的潜力,向技改革新发起进攻。
该厂8号、9号机组的布袋除尘设施,由于老化磨损导致掉袋等异常频发,引发机组烟尘含量上升,引风机、增压风机的积灰、磨损造成风机振动增大。为了破解此项难题,曹军带队展开技术攻关。由于刚开始认识不足,在第一次试验过程中,当烟气侧挡板关闭后出现炉膛负压剧烈摆动的问题,造成两台引风机频繁失速,险些酿成灭火的恶性事故,曹军他们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恢复原方式运行才化险为夷。痛定思痛,曹军决定采取单侧风机运行的方式,在反复论证可行性并制定完备方案后,才向生计部提出申请。然而,这次虽然没有出现第一次的问题,却出现了新情况,试验再次宣告失败。由不得曹军和队员们消沉,难道几个月的摸爬滚打和辛苦测算就这么算了吗?曹军心有不甘,他鼓励队员们打起精神再试一次,对所有相关设备、参数和操作顺序进行全盘考量,终于在第三次取得成功,布袋除尘器的“在线检修工作法”诞生了,仅2019 年就为企业节约维护成本250 余万元。他带领团队快马加鞭,又推出“曹军节氨操作法”,年节约资金60万元,技改成果的高产转化率让他成为发电分场的“智多星”。
曹军在技改革新道路上潜心躬耕、百折不回,近十年累计有20 余项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为该企业创收创效800余万元。其中《提高脱硝系统经济性》获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QC成果三等奖;《降低300兆瓦机组稳燃用油的消耗量》和《300 兆瓦机组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运行》获得黑龙江省QC成果一等奖;《降低8号机组飞灰含碳量》获华电能源科学进步三等奖。2015 年,牡二电厂开展职级职位序列拓展工作,他成为该厂集控专业获得高级技师资格的第一人;2019年,他凭借不俗实力光荣跻身“龙江技术能手”百人行列。
技改现场就是曹军的“主战场”,每当投入到技改研发中,他的心中就会莫名涌起一股激情,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他的创新力体现在自我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当班长时,曹军是爱创新的“领头羊”。班组新分来大学生,为了缩短新人的“成长期”,在传帮带、老带新的基础上,他“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给新人“开小灶”,特色培训让班组全员素质得到提高,班员们“个个能拿金刚钻,人人敢揽瓷器活。”上班“三把脉”,下班“四关注”,贴心的人文关怀让班组变成暖意融融的大家庭,战斗力“满格”,曹军班组连续4年获得厂“无违章创建优秀班组”,先后获评华电集团公司“五型先进班组”“优秀标杆班组”,并获得2017年度黑龙江省“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当专工后,曹军是车间的“救火队长”。他的清晨从5 时开始;乘车到单位后正好6 时30 分;在现场巡视一圈耗时半小时;7 时整到集控室翻看DCS 画面,联系设备缺陷处理事宜;做完这套“必修课”后,时间大约来到7时40分,这时白班的同事们才陆续走进厂区大门。
自从当上单元长,他就没休过公休假,疗养机会全部让给同事。当专工的两年来,全年无休,只请了一次为期两天的病假。那天曹军高烧39 摄氏度多,躺在床上天旋地转,这时偏偏车间打来电话,设备突发紧急状况,他又强忍着剧烈头痛在电话另一头坚持了半个钟头,直到险情排除。第三天,单位低质煤掺烧试验急需报送数据,曹军低烧未退就拖着病体投入工作。日复一日,曹军把自己转成了“陀螺”,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累并兴奋着。
不设限的人生才最过瘾,永远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可能。“生有涯而知无涯”,曹军乐此不疲地行进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思考不停,脚步亦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