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珊瑛
浙江商周时期的兵器有钺、铍、剑、戈、戟、鐏、矛、镦、镞等,其中钺的数量较少,共收集到4件青铜钺,2件半环形玉钺。
一、青铜钺
根据不同的形制特征,可将青铜钺大体分为宽圆刃斧形钺与风字形钺二种。
(一)宽圆刃斧形钺
共2件。其一,乳钉纹钺(图1),1974年湖州市废品仓库拣选。长方形直内,刃部延展成半圆形,侧角上翘。两肩下有二枚乳钉、一对方穿。钺身中央有一凸缘的大圆孔。通长19.4厘米。
其二,叶脉纹钺(图2),1979年长兴长城杨桥出土。长方形直内,内偏于一侧,刃部延展成半圆形,侧角上翘。平肩,两肩下各有一长方穿。内上部两面皆饰凹入的图案,钺身布满竖条纹间隔的叶脉纹、网格纹。通长20.5厘米。
半圆形弧刃、刃角上翻饰有乳丁纹的宽圆刃斧形钺,在邻近的江苏也有发现。句容葛村出土的一件钺(图3),方形内上一长方形穿,上下阑作钩形,肩部饰二枚乳丁①。肩部二方穿、钺身中央有凸缘大圆孔的半圆刃形钺,也见于湖北盘龙城,如PYWM11:32钺(图4),刃部延展成半圆形,侧角上翘,平肩,内上一方穿,内后部两面均饰有兽面纹。PYWH6:2鉞,基本同于PYWMII:32钺,唯内上无穿孔,器身圆孔较大②。发掘者把盘龙城遗址分为七期,其中杨家湾十一号墓( PYWMII)、祭祀坑(PYWH6)属盘龙城七期,年代相当于二里冈上层二期晚段③。陕西洋县范坝村蛙纹钺,半圆形弧刃,刃角上翻,内上有一小圆孔,有阑,钺身饰一大圆孔,内有蛙纹(《全集》4~185),年代在商代晚期。宽圆刃钺尚在西周早期流行,如河南洛阳北窑M284:4钺,宽圆刃,内上有一小圆孔,阑下二方穿,钺身饰一大圆孔,钺身两侧有立体的龙纹④。
乳丁纹钺肩部的乳钉装饰较特殊,仅见于江南地区,应该是本地的传统。叶脉纹钺的形制较为特别,钺身中央无凸缘的大圆孔。另外钺身所饰的网格纹也见于湖州市第二轻工业局废品仓库拣选的一件商代铜戈,叶脉纹不见于其他地区,皆属本地的传统。根据湖州乳钉纹钺、长兴叶脉纹钺的的形制、纹饰,可将其年代大致推定在商代晚期。
宽圆刃斧形钺皆本于商式钺,但在形制、纹饰方面有所改造,从而部分或局部意义上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湖州乳钉纹钺身中央占钺宽近大半圆孔的特点,有学者认为是从长江流域的史前继承而来的地方特色,如良渚文化的玉石钺很多就具有略显夸张的大圆孔⑤。
(二)风字形钺
1件,1976年宁波鄞县甲村公社出土。长方形銎,弧刃,刃部外侈。钺身一面光素,一面饰梯形框,上部为两条头部相向的龙纹,前肢弯曲,尾向内卷,昂首。下部以边框线表示轻舟,上坐四人,头戴羽冠,双手划船。通长10.1、刃宽12厘米(图5)。
鄞县钺的基本特征是刃作弧形向两侧弯翘,左右对称,属于风字形钺。风字形钺为南方越人的特色类器,主要出现在岭南地区和越南的安沛、山西、河东等地,此外在湖南南部也有发现,其分布范围北部越过了五岭山脉,南部伸入到红河平原,西部深入右江流域⑥。如广西平乐银山岭82号墓出土的一件铜钺,銎的一侧有环钮,器身两面都模印有图案:上部是垂直的线条,下部是三角纹⑦。另外广东广宁⑧也有相同形制的青铜钺出土。平乐银山岭墓的年代是战国晚期,下限可能到秦或西汉初;广宁墓的年代在战国晚期,上限可达战国中期。又如湖南发现的11件青铜钺,其中道县出土的1号钺,弧形刃,在銎部一侧附有小环钮,器身两面皆有栉纹组成的梯形纹饰框,内饰三角雷纹以及人物、草木、菱形等图案,在反面图案的下方正中有一人物形象,面向左方,两手平举,腰间佩剑,似着短裙,赤足⑨。
鄞县铜钺上所饰的两条头相向、尾向内卷的龙纹图像,林华东指出与越南东山文化一件铜钺(图6)上的图像几乎相同⑩。这种龙纹在越南安沛省陶盛村所出铜提筒和宁平省所出铜护胸甲片上皆可见到,该铜钺所装饰的羽人纹也和宁平省铜护胸甲片上的羽人纹饰风格相同,并且羽人划船纹是越南东山文化铜鼓和铜提筒上常见的装饰主题。所以鄞县铜钺虽然出土于吴越地区,但却属于百越文化器物,并且在纹饰内容上受到了东山文化的影响⑾。其年代较晚,应在战国至秦汉时期。
关于风字形钺的起源,李龙章认为是从两广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种直身、圆刃的石斧发展而来的⑿。蒋廷瑜认为鄞县出土的风字形钺是个特殊的例外,其形制与两广和越南的风字形钺完全相同,装饰图案也多见于滇、桂的石寨山型铜鼓和越南东山文化的青铜器上,这件铜钺应是随着越人内部的交流从岭南地区流传过去的⒀。杨勇则认为包括鄞县羽人划船纹铜钺、安吉上马山小铜鼓、湖南长沙人形柄铜短剑⒁等这些可能属越南东山文化遗物的发现数量很少,且均为单个小件器物,这类情况属于个别器物的远距离传播,与百越内部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无关,反映的是秦汉帝国大一统历史背景下岭南地区与内地间的密切联系及相关的人员往来情况,应审慎评价其在文化传播或文化扩散上的意义及影响⒂。
二、半环形玉钺
2件,1996 ~ 1998年绍兴印山大墓墓室独木棺的北侧和中室北侧挡坎的东端出土,编号为M1:4、14。其中M1:4基本完整,长12.3厘米,宽2.7厘米(图7);M1:14已断为三截(图8)。二器的质料、器型、大小相同,身呈半环形,截面呈扁方形,上端饰龙首,龙首向下张口,龙身脊面及两侧面边棱饰阴刻短斜线纹带。下端有近长方形纵向的胡部,胡前端凸起似阑,上饰云雷纹。发掘者认为这两件玉器可能是用来悬挂青铜乐器的玉钩⒃。
这种器身为半环形,上端向下垂作龙首形,下端有胡的特殊形玉器,应是半环形玉钺,其形制源自青铜钺⒄。半环形钺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兵器,目前主要发现于西周时期的高等级贵族墓葬中。这种形制的青铜钺因以张嘴的兽首承纳秘端,故也有称兽首含銎钺的,此外还有称耳形銎钺、扇形钺、半环状带銎钺、龙形钺或异形钺的。张昌平对此类器物有过较为全面的总结,他收集了出土和传世的10件半环形钺资料,其中出土资料包括6个墓葬的8件器物,分别为:甘肃灵台白草坡M1出土一件,钺身饰作龙形,龙首张嘴露牙,其后的颈部带桃形的角。钺身中部厚凸起以表示龙身,钺内侧半浮雕凸起两个带爪的肢足,后肢有上翘的尾巴。胡部设两个长条形穿。灵台白草坡M1的年代在西周早期略偏早,一般认为墓主是潶伯⒅。湖北随州叶家山M65出土一件,钺身龙纹与白草坡M1钺相同,不同的是叶家山M65钺(图9)銎端的虎首之侧另饰有一乌喙羽人人首,人首颚下伸出扁管作为钺的銎部,并与下端的銎对应,出土时銎内尚遗有朽秘⒆。叶家山墓地的年代在西周早期偏晚阶段,墓主为曾侯谏⒇。陕西长安张家坡M170出土两件,形制、大小皆相同。其中M170:246钺上端的龙首张口含内秘杆,龙椭方形目圆凸,龙首的眉、鼻、口部皆镶嵌有弧线状绿松石。龙首顶部伸出龙角,龙身设3个涡纹,亦镶嵌有绿松石。钺的内部上下两端的銎穿,也镶嵌有绿松石纹带。另一件钺M170:077已残缺。张家坡M170的年代在西周中期,墓主是一代井叔(2+1)。陕西韩城梁带村M27出土一件,形制、风格皆接近于张家坡M170:246钺,不同的是龙首回顾,龙鼻朝向钺身,龙张口露出獠牙,口部作为銎端以内秘杆(2+2)。梁带村M27的年代在春秋早期,但半环形钺的器型、纹饰特征与张家坡M170:246钺基本相同,年代在西周中晚期之际,墓主为一代芮国国君。梁带村M502也出土2件,形制接近,均饰重环纹。其中M502:93钺(图10)上端的管銎下伸较长,与下端的穿部接近,穿部较短,其上的銎穿横截面作扁圆的三角形。另一件M502:92钺,体小而轻薄,两端均无銎或穿。梁带村M502的年代在西周晚期,墓主身份可能在国君一级(2+3)。山东邹城小彦村出土一件,使用者身份不可考,年代在西周晚期或稍晚(《出土》5 ~ 207》)。传世资料包括上海博物馆(2+4)、弗利尔美术馆(2+5)藏的2件。半环形钺主要流行于西周早期,其使用至少延续到西周晚期。这些青铜钺的形制总体差异不大,但年代较早者多为条形穿,而较晚者多为銎穿。此外浮雕的龙首趋于复杂,较晚的龙首往往不再从龙嘴伸出銎口。另外,出土半环形钺的墓葬均属于西周文化系统且墓主身份可考者均属于诸侯一级,暗示出半环形钺具有代表身份的礼仪性质(2+6)。
此外,近年来还发现了多件半环形钺。湖北随州叶家山M111出土3件半环形钺,M111:145钺形制与白草坡M1钺相同,龙身饰重环纹,中部重环纹内铸“太保虞(下部旦)”3字铭文;M111: 375钺形制、纹饰与M111:145钺相同,唯无铭文;M111: 380形制、纹饰皆同于叶家山M65钺。M111是叶家山墓地最晚一位曾侯的墓地,年代约在西周昭王时期(2+7)。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M1也出土了1件半环形钺,刃缘和顶部略有残缺,形制、纹饰与叶家山M65钺相同,銎内安插已碳化的木柄(图11)。大河口墓地M1的年代为西周早期晚段,墓主为霸国的一个具有征伐大权的贵族(2+8)。河南鹤壁辛村M2也出土1件半环形钺,形制、纹饰也同于叶家山M65钺。鹤壁辛村M2的年代为西周早期,墓主应为卫国的国军级人物(2+9)。
绍兴印山大墓出土的两件半环形玉钺,质料为结构疏松的白色夹灰黑色玉料,两端均无銎或穿,无可绑缚,没有实用功能,仅具象征意义。印山大墓墓室除了出土这两件半环形玉钺外,尚有玉戈、玉剑、玉镞、石矛等器,形制模仿青铜兵器,皆非实用,而是代表身份与地位的礼仪用玉兵器。印山大墓的规模巨大,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诸侯墓的等级相当。墓室平面呈狭长条形,立面呈人字形两面坡式,横断面呈等腰三角形,葬具使用整木刳制而成的独木棺,富有越文化的特色。随葬品虽被盗,但从遗留物来看,质地和品级都不低。据此,发掘者认为该墓是春秋末年的越王允常之墓。这与西周时期出土半环形钺的墓葬均属诸侯一级的情况大致吻合。
无独有偶,苏州真山D9M1东周墓也出土有3件半环形玉钺(图12)。形制皆相同,色青灰或黄灰,身呈半环形,截面呈扁方形,光素无纹,两端均无銎或穿,也无实用功能。真山D9M1是目前在苏南地区发现的春秋时期规格、级别最高的墓葬,发掘者认为属于诸侯王一级的墓葬,墓主可能是春秋晚期的吴王寿梦(3+0)。相反的意见则认为该墓是越灭吴之后越国的贵族墓(3+1)。不过,该玉钺也长期被称为钩形器。
除了长江下游,河南叶县旧县M4也出土有1件青铜钺形兵器(图13),身呈半环形,外侧圆角方形的刃部横出3个类似戈尖的齿锋,内侧有五行平行弯曲的浅凹槽,中部有两条蟠蛇将身与扁圆形銎相连。銎顶端透雕伏虎、蟠蛇与凤乌各一,銎身两侧均有以云雷纹为地的夔龙后爪踩蟠蛇的浅浮雕图案,下端有三角形镂孔(3+2)。井中伟认为这件兵器是融合半环形钺和铜戈前锋浑铸而成的,可定名为“我”(3+3)。叶县旧县M4的年代在春秋晚期,墓主为许国国君许灵公。可见这种象征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的器用礼仪传统,尚延续使用到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随着西周的灭亡而立刻消亡。
注释:
①杨正宏、肖梦龙《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图1 41,文物出版社,2008。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上),文物出版社,2001,第292页。
③同2,第445 ~ 446页。
④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 999,第1 1 6页。
⑤刘静《先秦时期青铜钺的再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2期。
⑥蒋廷瑜《先秦越人的青铜钺》,《广西民族研究》1 985年第1期。
⑦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平乐银山岭战国墓》, 《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
⑧广东省博物馆《广东广宁县铜鼓岗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1期,1 981年,
⑨高至喜《湖南发现的几件越族风格的文物》,《文物》1 990年第1 2期。
⑩林华东《越人向台湾及太平洋岛屿的文化拓展》,《浙江社会科学》1 994年第5期。铜钺图像见蒋廷瑜《先秦越人的青铜钺》,《广西民族研究》1 985年第1期。
⑾韦伟燕《东山文化与越文化的关系——以越南海防市越溪二号墓的研究为中心》,《学术探索》201 5年第1 1期。
⑿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第1 71页
⒀蒋廷瑜《先秦越人的青铜铖》,《广西民族研究》1 985年第1期。
⒁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
⒂杨勇《论浙江安吉上马山西汉墓出土的小铜鼓》,《东南文化》201 7年第1期。
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印山越王陵》,文物出版社,2002,第58页。
⒄王屹峰《印山、真山墓葬出土的半环形玉铖》,《萧山·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1 5。
⒅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 977年第2期。《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86,第50页。
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1年第5期。
⒇张昌平《论随州叶家山墓地M1等几座墓葬的年代和墓地布局》,《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8期。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99,第1 68、568页。
(2+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 7年第6期。
(2+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梁带村芮国墓地——2007年度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 0,第21 2页。
(2+4)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西周上》第288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5)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图版8,《考古学报》1 956年第4期。
(2+6)張昌平《论半环形钺及其文化背景》, 《两周封国论衡——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 4。按:张文认为叶家山M65钺饰龙纹,严志斌考证为虎纹,见严志斌《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半环形铜钺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2015年第5期。
(2+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叶家山M111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20年第2期。
(2+8)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谢尧亭)《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一号墓发掘》,《考古学报》2020年第2期。
(2+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河南鹤壁辛村遗址201 4年度西大坡西周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20年第5期。
(3+0)苏州博物馆《真山东周墓地:吴楚贵族墓地的发掘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 999,第21、64 ~ 67页。
(3+1)张敏《吴越贵族墓葬的甄别研究》,《文物》201 0年第1期。王屹峰《印山、真山墓葬出土的半环形玉钺》《萧山·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1 5。
(3+2)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等(鲁红卫)《河南叶县旧县四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9期。
(3+3)井中伟《叶县旧县四号春秋墓出土青铜兵器研究》,《文物》2009年第1 1期。
(责任编辑:田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