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癌过程中,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可能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癌细胞为了存活下来,还具备“休眠”的能力。当癌细胞在贫瘠的环境中慢慢攒够了能量后就会被激活,或因微环境因素诱导而被激活。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0年度工作报告显示,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为40.5%。也就是说,有近60%的癌症患者无法达到临床治愈。而复发、转移是癌症病人无法获得治愈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抗癌过程中,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可能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为肿瘤一直伺机而动,随时准备卷土重来。
癌细胞为何像打不死的“小强”
很多人认为,通过外科手术把肿瘤切除干净就万事大吉了。做完外科手术真的等于临床治愈吗?“对不同类型、不同分期的癌症,答案显然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巴一说,大多数甲状腺癌、I期胃癌患者僅进行根治性手术就有机会获得治愈。但是对于大多数恶性肿瘤,仅通过外科手术无法达到临床治愈。
目前,临床上推荐多学科合作机制,根据患者初诊的肿瘤分期、患者体质等情况选择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规范治疗后随访满5年,依然没有异常症状(如局部出血、疼痛)或体征(如异常的淋巴结肿大),超声、CT 等影像学检查也未发现明确转移性病变,可认为达到“临床治愈”,这也是医生们通常所说的“5年生存率”。
比较常见的有干细胞假说。在各种治疗后,大部分癌细胞死亡,但仍有一小部分存活下来。这些存活下来的就是癌症干细胞,它们就像大树的根一样,具有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的潜能,对多种治疗药物具有耐药性,其运动和迁徙能力又增加了癌症转移的风险。
除了干细胞假说,科学家还发现,癌细胞为了存活下来,还具备“休眠”的能力。肿瘤休眠假说也是公认的癌症复发的机制之一。顶级期刊《自然评论》曾总结休眠癌细胞的生命周期:扩散的癌细胞首先会选择合适的生态位,但缺氧等微环境特点会抑制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停滞,癌细胞此时会进行重编程而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在具备了逃脱免疫监视的能力后开始长期休眠。当癌细胞在贫瘠的环境中慢慢攒够了能量后就会被激活,或因微环境因素诱导而被激活。
淋巴竟给癌细胞发“免死金牌”
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早在1864年,德国医生就发现,癌细胞能借道淋巴系统完成远处转移。
科学家以人和小白鼠的黑色素瘤(一种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通过静脉注射和淋巴结注射,证实淋巴结注射能形成更多的远处转移。相比静脉注射,通过淋巴结注射的癌细胞存活率更高,形成的远处转移也更多。
上述实验现象显示,癌细胞在淋巴结里比在血液中更安全。科学家利用铁死亡抑制剂和铁离子螯合剂,证实了血液中的癌细胞发生了铁死亡,影响癌细胞的转移效率。
科学家发现,淋巴结中的黑色素瘤含有的油酸,比血液中的黑色素瘤含有的油酸多了近9倍。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人们天天吃的食用油里面就有不少。研究发现,进入淋巴结的黑色素瘤会被覆盖一层对抗氧化应激的物质,使它们进入血液后,能在高氧化水平下生存,免于铁死亡。科学家把已经进入淋巴结的癌细胞分离出来,再注射到小白鼠的血液中。与原发灶(肿瘤起源的地方)中分离出的癌细胞相比,在淋巴结里面呆过的癌细胞转移得更多。
癌细胞也会“见人下菜碟”
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至2015年,被称为“癌症之王”的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7.2%,而甲状腺癌却高达84.3%。
为何同样是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能力却大相径庭呢?“由于肿瘤的异质性,不同类型、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恶性程度不同,侵袭、转移、复发能力以及对治疗的敏感度也大不相同。”巴一解释,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肿瘤细胞内在的基因调控层面的差异。科学家利用基因魔剪技术为每个癌细胞打上一个独特的“标签”后,追踪它们及其后代的演变和转移过程,发现了导致转移的“热点”基因。其中,IF127和REG4等基因与高转移潜力相关。
除了肿瘤本身外,宿主的因素影响也非常大。比如对于同一肿瘤类型来说,分期越晚,肿瘤负荷越重,预后(根据经验预测的疾病发展情况)也越差;按计划接受规范化治疗的患者,其预后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患者的身心因素、经济因素、家庭社会因素等也会影响预后。
“在临床上不难发现,体质好、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以及亲朋好友给予更多支持的患者,更有机会从治疗中获益。”巴一说,“就目前情况下,接受规范合理的抗肿瘤治疗是降低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最有效的手段。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是早期发现癌细胞复发转移最有效的方式。”
(《科技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