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栗晓云
有人说,中国动画从来不缺资金与技术,缺的是能够娴熟运用它们并持续输出优秀作品的大师。诚意之作《大圣归来》于2015年上映,人们仿佛重拾了中国动画的信心,甚至愿意把它称为国漫崛起的分水岭之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对比美日动漫,或者一度攀越艺术巅峰的水墨动画,中国动画电影的现状,表面繁荣之下,也存在着深层的问题。究其原因,艺术原创力的欠缺无疑是最突出的问题,这是从多年模仿美国与日本动画得不偿失的教训中意识到的,讲故事的能力依旧是各大动画公司的最大短板,而培养有审美的观众更加艰难。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年轻一代普遍性地失去了对传统美感的领悟,又没接续上现代中真正有活力的那部分内核。中国动画必须重拾民族性、艺术性,动画产业的分工与规模也需要得到成长。
提到春节档国产动画,面向低龄儿童的“喜羊羊大电影”系列是绕不开的话题,它是众多“〇〇后”的回忆,也曾为春节合家欢的气氛增添喜乐。是它构建了人们对于贺岁动画片的定义,虽然它的内容和模式逐年经受吐槽,却已在不少人心中留下烙印,直到后来《熊出没》取而代之。“熊出没”的发展与“喜羊羊”非常相似,在动画连续剧推出之后它就超越了“喜羊羊”的知名度,近几年它的大电影甚至取得了更优秀的票房成绩。2018年上映的《熊出没·变形记》累计票房达5.5亿,在国产动画排行榜上仅次于《大圣归来》与《大鱼海棠》。不过,“熊出没”系列也和当年“喜羊羊”系列一样在艺术性上备受质疑,关于其幼稚剧情与低等搞笑方式的吐槽也从未停止。
从“喜羊羊”系列到“熊出没”系列,“春节档动画”经历了从雏形到定性,最终成为引发人们探讨热情的一个话题,而自《大圣归来》后,大制作的国产动画电影受到了更多关注。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类型在逐渐丰富,许多曾经活跃在剪纸水墨动画中的古典艺术元素被重新运用,那些精良设计制作的背景、形象所展现的高水平技术运用也让人们广为称赞。对于中国动画的期待越来越清晰地刻在其成长的每一步上,春节档动画长片也成为一项专题研究。总结它的类型与特点,从早期“喜羊羊”式热闹温馨的儿童探险记故事到“大圣”式神话英雄的现代演绎,似乎体现了从儿童动画到青少年动画的审美转移。这不仅是观众口味的原因,更是创作团队的考量。良好的动画电影在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平衡中才能取得较高的价值评估,《大圣归来》4D动画技术的驾驭、老人物新设定的运用是它夺人眼球的保证,《大鱼海棠》从古典东方哲学的切入点探讨生命与追求——这样的主题高度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但它同样把时尚元素纳入了充满玄幻气息的故事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一部国产动画电影都能收获较大的市场价值与话题度,但是热度褪去之后的评价总会回落许多,甚至形成两极态度。像2016年的《小门神》,赞誉过后紧跟着抄袭的质疑,《大鱼海棠》也从十年打磨的感动、民族传统艺术“复兴”式的期待变成了空虚的符号堆积、生硬的情感表达等负面评价。
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宣传海报
成熟的产业链、连续的想象力、有效的技术与宣传,这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给人的感觉。无论对迪士尼、皮克斯或是华纳的模式如何熟悉,观众依然能够看见新的元素。好莱坞的动画工作者们经常从世界各地的主流文化中汲取他们需要的元素,而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化更是其乐意淘取的部分;他们借助专业的电影编剧搭建结构,总是巧妙地把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价值观浸入这些“借来”的设计元素中,于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具有异域风格包装的个人英雄故事或者家庭成长故事。《功夫熊猫》和《寻梦环游记》就是如此,它们是好莱坞动画喜闻乐见的两种创作类型,也是中国观众熟悉的故事类型。关于这类故事的主角设计一直是好莱坞所擅长的,西方主流文化认可的家庭责任、个人成就、永远的好奇心与挑战精神是每个主角都具有的特质,比如我们看到的《功夫熊猫》,虽然是中国的武侠,却是美国英雄的行事方式;《寻梦环游记》虽然是以墨西哥亡灵节与其民族音乐为背景,但它的内核依旧是家人的爱与牵绊。这套汲取自墨西哥亡灵节的美学体系,观众可以不熟悉墨西哥文化,也可能遗忘故事情节,但是会对其独特的画面与美学风格留下深刻印象。
皮克斯于2020年底上映的动画电影《心灵奇旅》,大量运用爵士乐与抽象画的元素,旨在表达“平凡的生活即是活着最根本的意义”这一主题。影片音乐与美术的水乳交融,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的切换连接,以及“小人物甚至是失败人物的心灵历程”,还有剧中点缀着的毕加索等美术大师的风格作品等等,把一锅缓解现代人压力和焦虑的“鸡汤”熬得恰到好处,蕴含其中又令人回味的哲学思辨,也在讨好观众的众多套路中被轻而易举地接受了。
除了有新意的故事,生动的动画形象也是其一大特色。尤其是对于各种动物的拟人化,向来是好莱坞的偏爱。《疯狂动物城》的成功可谓自米老鼠以来积累的动物形象拟人化设计经验的一次大爆发:不再是一种而是囊括了繁多种类特色,不仅局限在部分人性的模仿而是将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直接架构在这群动物身上。于是虚拟出来的动物城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无缝对接,按照不同形态的动物对应人类社会的不同阶层,同时又保留其动物习性设计生活环境,造就了神奇却不违和的呈现效果。最引人深思的是,这部动画已不再满足是否取悦观众,而是专心地搭建它的想象力王国,当看到忙碌的老鼠白领、办事低效的树懒车管员,看到反差巨大的大型哺乳动物与娇小啮齿动物共住一地却各安其所,许多人就已经被折服。如此广阔的视野与细致的构架可以说是近几年动画片少有的格局,是好莱坞动画创作能力最新的彰显。
用鲜明生动的动画形象、恰到好处的动画技术讲好一个丰满的故事,是好莱坞留给中国动画人的启示,我们需要调动一切元素扩展创作空间并服务于分层而又具无穷延展性的主题,在《心灵奇旅》中,它可以是对平凡生活的重新发现与礼赞;在《寻梦环游记》中,它的主题可以是儿童易于理解的“记住亲人”,也可以是值得家长们反思的“记忆与生命”;《疯狂动物城》里浅层的“不同族类和平共处”到“动物乌托邦”的片名蕴含的政治隐喻,再到“兔子朱迪的美国梦”等,这些有着丰富内涵的优秀动画电影,既属于孩子也给予大人。中国动画曾经也是如此,一部《大闹天宫》凝聚了无数的智慧与能量,一部《哪吒闹海》颠覆传统又超越传统。然而中国动画与好莱坞动画创作背景不尽相同,随着文化产业改革、动画市场的变迁,商业利益无可避免成为首要考量,“春节档”的出现其实根源于此。这本质上并无过错,因为好莱坞在选取动画要素时首先也考虑其商业效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才能受欢迎。中国动画目前的年产量居世界第一,投入产出比却很不平衡,在网络播放平台兴起之前,电视台播放的国产动画剧收视率与国外动画剧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动画长片的制作虽有每年春节档的效应,也远比不上迪士尼、梦工厂的年均数值。加之商业炒作的成分,佳作总是姗姗来迟,比如喜羊羊生肖电影系列永远不变的套路造成大众审美疲劳,使它的热度越来越冷却直至被人遗忘。这样的现象不是陌生的,它体现了长期困扰中国动画发展的问题,即使像《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样的年度爆款动画电影,也不得不利用国内观众对《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故事原型的熟悉度完成共同叙事。如果把这些作品拿到国外上映,不熟悉孙悟空、哪吒这两个人物的观众便会感到云山雾罩。而我们IP的开发和讲故事的能力还有很大可挖掘的空间。
日本和好莱坞优秀动画电影给我们的启示是,儿童电影的受众不应仅仅是儿童,它的背后有着对民族文化、戏剧经典、民俗风情、政治经济等几乎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素材的运用与思考,因此也获得了“全年龄”段受众的喜爱。
追溯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是早期动画电影的优秀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功推出《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经典之作。同一时期的水墨动画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而且走出了国门,赢得纷纷赞誉。似乎有个“中国动画学派”正在兴起。之后的动画电影经历了一段沉寂期,直到1999年《宝莲灯》上映,才重新开启了中国动画探索民族题材、风格的发展之路,也预示着中国动画电影在向贴近市场转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电视台买进动画片并作为播放平台,培养了一批电影观众的时机下,2009年的《喜羊羊和灰太狼》,2014年的《熊出没》都刷新了当年动画电影贺岁片票房的纪录。2015年,出现了现象级的《大圣归来》。之后几年,《风语咒》中的国风元素令人眼前一亮,画风唯美的《白蛇:缘起》口碑不俗而且火到了国外,直至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创造了50亿票房的奇迹,紧随其后又有2D大电影《罗小黑战记》收割情怀。2020年在疫情后上映的国庆档《姜子牙》,更是成为内地第一部首日票房破2亿的动画影片。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宣传海报
回顾国产动画电影的风格特点,可以梳理出两条比较清晰的脉络,一条是东方式的写意化审美路线,一条是西方式的写实性的审美路线。特别是近年来,新创作的动画电影越来越趋同于写实,比如一味对雕刻、“毛发渲染”等物化技术的推崇。但在独特审美风格确立、架构故事能力、情感表达等更核心的元素中,相较于日本、美国动画电影仍有差距。在技术层面,《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申公豹5秒钟的变身镜头,制作时长是三个多月,可谓精雕细琢。但是大部分动画电影在独特审美风格确立、故事的打磨、情感的抒发上所花时间和心力,难以和在画面层面的投入相媲美。
中国早期动画,比如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其实并不太过追求画面的逼真,反而在一种中国式的“神韵”“灵趣”“有礼有节”“讲道义”等审美或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我们可以看到《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风语咒》《白蛇:缘起》中对民族元素运用的尝试。日本和美国动画的发展,也是经过多年的尝试和积累,才找到自己的风格,迎来了优秀作品的爆发期。中国动画电影作为后起之秀,也会经历一个不断成长与成熟的过程。《白蛇:缘起》中主人公近似戏曲花旦的面容和飘逸复古的衣饰,是对民族化造型的一次有益探索;而《风语咒》《十万个冷笑话2》则在叙事方式上做了改动,主人公可以在故事中跳进跳出,制造出一种间离效果。相对于好莱坞大片中“个人英雄主义”的主流叙事方式,我们“集体英雄”的叙事视角、蕴藏着的人民史观,以及中国人特有的写意性的、颇具禅意和情趣的表达,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一个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中国动画而言,向好莱坞学习已经成熟了的类型化叙事是一种路径,但是如何能在类型化叙事中保持自己的精神内核,以及探寻更丰富的叙事方法,都是今后中国动画电影中可以深入探讨的课题。
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剧照
格局依赖于配套的工业化与资源的充分流动,带动动画公司的盈利,然后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动画在寻求商业化的十年内,发展了新的门类也借鉴了国外的模式,现在需要走一条民族化、国际化的新路,回归最基础的产业设施,挖掘老一辈动画制作的遗产,研究并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扩大国产动画的影响力。网络普及率和网络播放平台的专业化是中国动画可以依靠的宣传力量,也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目前国内的多家网络平台的动画频道都在扩充国产动画连续剧与长片的播放资源,还有专题性的宣传与招商引资,吸收更多动画从业者组建各类团队,不少年轻人从中看到国产动画的希望:它的种类正在不断增多,规模在逐渐增长,它正在经历必要的磨练期,有朝一日必会产生出色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