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研究

2021-05-21 11:47曹宝全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脊髓组间康复训练

曹宝全

(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 辽宁 大连 116031 )

脊柱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创伤,在所有的骨折患者中脊柱骨折的发生率可达5%-6%,其中尤以胸腰段骨折最为多发,然后为腰椎和颈,胸椎骨折的发生率最低[1]。大多数脊柱骨折患者都会同时合并有脊髓损伤这一疾病,伤害了患者的脊髓结构,影响了患者脊髓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减少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提升患者的手术疗效来说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主要以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中心,就早期康复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2019年9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有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0.36±4.78)岁;观察组有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1.74±4.16)岁。2组线性资料组间对比结果为(P>0.05),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给予患者本院制定的常规康复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护,对患者进行营养补给等工作。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内容有:(1)心理指导。相关医护人员应全面掌握患者的各项信息,根据患者之间的差异性为患者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的健康知识宣教工作,以提升患者对于该病症的认知;与患者之间多交流和沟通,及时对患者产生的不安、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注重患者提出来的各项问题并及时给予回答,以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可要求治疗成功的人士进行现身说法,进而帮助患者树立起乐观、正确的治疗疾病的态度等。(2)呼吸功能训练。相关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呼吸系统的损伤情况进行充分评估,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呼吸训练,主要包括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每次训练时间为15分钟,每天2次,同时指导患者掌握咳嗽、排痰等的时机和方式,为患者呼吸功能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2]。(3)运动功能训练。根据患者治疗时间段的不同,对患者展开不同层次的运动功能训练。当患者处于卧床休息这一时期时,可对患者进行被动关节训练,以确保患者的关节能维持在正常的活跃度;当患者处于治疗初期时,可对患者进行病床上训练,例如指导患者翻身等;当患者处于治疗中后期时可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站立训练,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持拐杖行走以及迈步行走等训练,但是要严格避免患者出现负重以及弯腰等活动[3]。(4)肌肉康复训练。相关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肌力的实际情况,来为患者制定并落实一系列肌力加强方案,主要涉及到肩部肌、背阔肌、躯干肌、上肢肌力等多个部位。在对患者展开肌肉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取针灸、电刺激、按摩等治疗方式,以促进患者肌力尽快恢复[4]。(5)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膀胱功能训练一般情况下需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在治疗早期为患者留置导尿管,在治疗后期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6)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患者肌力恢复至一定程度以后,相关医护人员可为患者进一步展开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排便、进食以及穿衣等,以实现患者各项功能的真正提升和恢复[5]。

3 观察指标:评估2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Cobbˊs 角和椎体高度,二者均与治疗效果成正比例关系。分别通过功能独立性(FIM)评定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量表对2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二者均与治疗效果成正比例关系;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时间,时间越短代表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评估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其中显效为患者的压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患者运动能力基本恢复,有效为患者的压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患者运动能力有明显恢复,无效为患者的压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未呈现出好转趋势或患者运动能力无明显好转,(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有效率[6]。

5 结果

5.1 2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的Cobbˊs 角和椎体高度分别为43.66°±2.86°和(4.23±0.48)mm均高于对照组的29.57°±3.35°和(2.25±0.67)mm,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

5.2 2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恢复时间为(59.86±4.37)天,低于对照组的(78.45±4.37)天,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分别为(97.75±1.02)分和(81.93±6.35)分,高于对照组的(78.87±8.95)分和(63.43±8.73)分,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

5.3 2组患者术后疗效对比:观察组所有患者中有30例为显效,有16例为有效,有2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所有患者中有22例为显效,有18例为有效,有8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5)。

讨 论

脊柱骨折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高处跌落、冲击性外力等间接外力,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疼痛、畸形,大多数脊柱骨折患者会同时并发有脊髓损伤这一症状。有具体研究表明,恢复受损神经细胞是促进患者脊髓损伤恢复的重要内容,但常规的手术治疗容易致使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关节功能障碍、压疮等多种并发症,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形成严重的阻碍,由此可见,选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展开术后治疗对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健康的恢复来说至关重要[7]。

早期康复治疗是现代医学理念中重点突出的一种系统化的康复治疗方式,综合患者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为患者制定一系列科学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临床医护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将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术后治疗工作中,从心理指导、呼吸功能训练、运动功能训练、肌肉康复训练、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展开治疗,其中呼吸训练、咳嗽排痰等会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改善;按摩、针灸、电刺激等会对患者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被动活动等会对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进行改善,膀胱功能训练会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改善等,能够为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8]。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Cobbˊs 角和椎体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术后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术后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脊髓组间康复训练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注意!疼痛信号在传输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