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麻醉科 , 辽宁 调兵山 112700 )
老年患者容易出现髋部骨折、畸形和退行性病变,临床治疗以THA为主,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处于衰退趋势,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而THA创伤较大,对患者伤害明显,麻醉和手术风险较高[1]。为了保护患者安全,临床重视麻醉方式的合理选择,其中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和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临床选择尚未达成共识,值得进一步探究[2]。本文探究了UGLPB联合吸入麻醉在老年TH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9月期间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TH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62-83岁,平均(72.83±4.32)岁,ASA分级:I级21例,II级:22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61-84岁,平均(73.72±4.55)岁,ASA分级:I级23例,II级:20例。上述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2 麻醉方法:全部患者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入室后常规吸氧,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引导患者侧卧,患侧朝上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确定患者L2-3间隙,穿刺后注入罗哌卡因(0.5%),用量15ml,麻醉操作结束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调整患者为平卧位,保证15分钟内麻醉平面处于T10以下,若未达到追加利多卡因,用量4-5ml;观察组给予UGLPB联合吸入麻醉,确定L3-4间隙旁4-5cm位置,设置为穿刺点,使用我院便携式超声仪,低频率探头,频率为3-6MHz,由其引导穿刺,保证探头平面垂直于脊柱,确定腰丛位置,具体为腰大肌筋膜内椭圆形高回声团块,沿着探头外侧进针,注射罗哌卡因,用量20ml,完成腰丛阻滞,随后移动探头,到股骨大转子。髂后上棘连线内1/3处,保证骶骨、髂骨间神经显现,注入15ml罗哌卡因,方法同上。阻滞成功20分钟后滴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维持,用量分别为1.5mg/kg和1μg/kg。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在65时置入喉罩,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2组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
3 观察指标:(1)疼痛程度评估比较。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进行评估,取带有0-10刻度线段,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选择,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疼痛剧烈,于术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进行评估比较;(2)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比较:包括呼吸抑制、躁动、认知障碍。
5 结果
5.1 2组疼痛程度评分对比:2组术后3小时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 VAS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5.2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呼吸抑制、躁动、认知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33%,低于对照组1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n,%)
THA是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身体机能处于衰退趋势,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麻醉风险较高,预后并发症率较高,影响患者恢复效果。因此临床重视麻醉方式的选择。目前针对THA患者,麻醉方式选择较为多样,目前选择尚未达成共识,值得进一步探究[4]。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术后3小时 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 VAS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如下:腰硬联合麻醉模式应用较为广泛,镇痛效果较为理想,但此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大,尤其老年患者机体耐受能力较弱,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较大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且老年患者容易合并腰椎疾病,无法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导致此麻醉方式使用受限[5-8]。而UGLPB联合吸入麻醉安全性更为理想,腰骶丛神经分布较为广泛,支配机体臀部和大腿感觉,于此位置进行阻滞基本满足THA要求,解决了老年患者不耐受腰硬联合麻醉的弊端,同时在超声引导能够清楚显示神经丛走向和位置,穿刺更为精准,麻醉的精确度更高,且超声能够显示麻醉药物扩散情况,可根据实际状况调整进针方向等,进一步强化阻滞效果。此外配合吸入麻醉创伤较小,对患者应激性刺激较轻,可维持患者心血管和呼吸稳定性,二者联合应用强化麻醉效果,更适用于老年患者[9-13]。
综上所述,UGLPB联合吸入麻醉在老年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