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现存问题及发展策略

2021-05-20 22:13王立立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3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问题

王立立

【摘要】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受到了广泛重视,不仅对媒介生态格局进行了重塑,还将新闻直播从电视屏幕转入到网络平台,在这个大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一直在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尝试着将网络直播和新闻报道之间相互整合,在互联网环境下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还存有诸多问题,对其长远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针对于此,下文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现存问题,提出几点发展策略,旨在为网络新闻直播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媒介融合背景;网络新闻直播;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3.086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存有内容方面、舆论导向方面等各种问题,不利于相关网络新闻直播在媒介融合环境之下的良好发展。在此情况下,就应该着重强调网络新闻直播的内容管理、舆论导向的引导,制定完善的网络新闻直播监管工作方案和计划,利用科学化的手段、有效的措施促使相关网络新闻直播的良好进步。

1.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特点

近年来在媒介融合背景之下,网络新闻直播的发展速度较快,其主要的特点表现为:

1.1参与感强特点

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著名传播专家施拉姆曾经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施拉姆循环系统,此模式中强调传播信息反馈与信息传输的双向发展过程。互联网新闻直播这种形式符合施拉姆传播系统,因此受众群体在观看新媒体新闻的同时,可以通过弹幕形式发表自身的观点与意见,网友与主播可以进行实时互动,这种形式具备较强的现场感与参与感,打破了傳统媒体传播的封闭形式与被动观看形式。

1.2时效性特点

在面对突发情况与重大事件的播报供能上,互联网新闻直播可以做到全面压制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以及信息传播面积上更胜一筹,往往可以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全实性的技术优势,因此二者对比,互联网新闻的实效性会更强。

1.3高新闻临场特点

互联网新闻直播的形式呈现以群众为第一视角为最终基础,这种形式很大程度消除了传统摆拍带来的生硬感,以更加直观、更加原始的拍摄方式提升观众新闻体验的临场感。除此之外,相关的网络新闻直播还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人性化的特点,能够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现存问题

2.1没有真正意义实现媒介融合

虽然网络新闻直播已经开始深入到各个媒介方面,但是,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媒介融合的目的,主要因为在网络新闻直播的过程中,只强调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不重视其他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尤其是当前受众人数较多的抖音、快手等平台,在没有真正融合的情况下,难以发挥媒介融合在网络新闻直播方面的作用优势。

2.2缺乏舆论方向的引领

部分网络新闻直播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一味重视直播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度,没有合理进行直播内容、方向的监督管理,不能更好的进行舆论导向。尤其是在发生重大社会事件的时候,一味的按照受众群体需求传播事件的信息和内容,没有考虑到舆论的引导,这样很容易出现舆论导向的问题。

2.3内容方面存有问题

媒介融合环境背景下的网络新闻直播内容质量,直接决定直播的效果、受众的满意度等等,但是,当前部分网络新闻直播方面存有内容问题,一方面,在选择内容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受众的需求,所设置的新闻内容和资讯滞后,并非一手的信息,这样很难利用新颖的信息吸引受众关注。另一方面,在设置内容期间没有进行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缺少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不能科学化、合理性的进行质量控制,导致网络新闻直播的质量降低。

2.4缺乏一定的专业性

部分网络新闻直播的过程中缺少一定专业性,难以为受众群体提供良好的体验环境,首先,选题和策划的工作缺乏一定专业性,不能以专业的角度选择合适的题材,策划工作也缺少足够的科学性,难以为受众群体选择合适的题材、新闻信息和咨询,严重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感。其次,在直播人员方面存有专业性的问题,有关的直播人员未能掌握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技能,在缺少专业化的情况下,难以为受众提供良好的体验。最后,所使用的网络新闻直播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不专业,甚至在直播的过程中出现画面不清晰、声音不连续等问题,严重影响受众的体验感。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发展策略

3.1 实现媒介融合确保行业创新发展

传统媒体行业受到互联网媒体行业冲击,虽然正在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受众全体犹在,短时间内不会完全消失,而是抓紧寻求变革与创新。保罗莱文森就从针对媒介融合这一背景提出过"补偿性媒介"这一概念,概念中就表明传统媒体行业与新媒体行业并不是势同水火的关系,而是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关系。传统媒体存在与社会中的时间较长,拥有一定的客户积累,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积累了大量受众群体与品牌效应,相较于新媒体信息,传统媒体信息的公信力与可信度较高,这种公信力正式新媒体的缺失的,若是新媒体可以弥补公信力不足的缺陷,将会使新媒体直播领域拥有更加长远、更加稳定的发展。新媒体作为现代化技术和信息时代发展的核心产物,无论是优势与缺点都及其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新媒体信息的公信力与传统媒体相比远远不足。新媒体若想实现更好、更加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才能提升自身媒体可信度与公信力开展优化工作,而媒介融合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新媒体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一方面,互联网新闻直播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拓宽受众群体,赢得转型。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平台可以在打造优秀互联网新闻直播平台的同时,牢牢抓住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彻底完成媒介转型任务,积极进军到抖音、快手、微博等各类直播平台中,增强网络新闻直播影响力和吸引力。

3.2 正向引领舆论方向

众所周知,互联网新闻直播领域的优势在于自身具备较强的的交互性。哈贝马斯提针对这种交互性曾经提出"公共领域"这一概念。互联网新闻直播领域作为公共性较强的新媒体平台,网民的信息知情权、言论自由权以及社会参与权被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互联网新闻直播的方式,媒体行业可以清楚的倾听全体网民的声音,及时感受社会舆论的整体走向。但是为减少部分负面信息的影响,新媒体平台应该在赋予大众言论自由的基础上,适时对热点新闻开展正向舆论引导,确保舆论的始终站在正确的一方,与国家权益、人民权益保持高度一致,谨防由于舆论导向错位为社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与社会危害。

3.3坚持"内容为王"

伴随着现代化媒介技术的轮番当场,媒体发展关键一度从内容为主到渠道为主,再到现阶段重新以内容为主。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媒体发展的内涵也随着传播媒介改变而发生着变化。在"内容为主"的传统媒体发展时代,更加强调新闻形式与主题的新颖性,准确把握新闻价值与其中要素。但是伴随着现代化媒体平台的发展,新媒体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渠道更加广泛、传播力度更大,并且传播内容十分多元化,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为内容为主这一形式注入了新的内涵。新媒体技术支持下,不仅要注重新闻报道的内容足够新颖、足够新引人眼球,还要注意符合新媒体渠道传播的特点。新闻内容不仅需要适应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而且要迎合互联网受众全体的心理,最终实现由"受众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为达到这一目的,互联网新闻直播可以在欣慰内容优化入手,选取最佳新闻报道角度,提取新媒体新闻中最具价值信息与要素,将更加优质、更加多元的新闻内容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以更加直观的放啊还呈现给全体互联网用户。

3.4 利用专业性的新闻直播提升用户体验感

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的专业性非常重要,如果存有不专业的现象,将会导致用户的体验感降低,难以更好的吸引、留住受众群体。在此情况下,就应该重点增强网络新闻直播的专业性,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首先,应该确保选题工作的专业性,尽可能选择较为重要、具有趣味性與实效性,并且人们较为关心的新闻事件,在专业化选题的同时保证题材的新颖性,为受众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其次,应保证策划的专业性,在策划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创意,按照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需求等编制完善的策划方案,同时还需保证策划内容的全面性、详尽性与可行性。再次,应确保所使用的网络直播设备专业性,保证直播过程中的视频质量、画面清晰度与流畅度,不会出现信号中断的现象。最后,应该保证人员的专业性,不仅需要记者有着一定的专业报道能力,还需确保播报的语言表达清晰、流利,有着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在现场新闻方面的敏感度较高,可以掌控全局,为受众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受众群体的体验感,还需在网络新闻直播过程中凸显互动性,和受众群体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了解其对于新闻直播内容的需求,尽可能的为受众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满足受众好奇心、尊重知情权的同时,还能增强受众在网络新闻直播方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应该着重按照网络闻直播现存问题,合理的进行内容管理,真正意义上做到媒介融合,增强网络新闻直播的专业化程度,确保在新时期环境下网络新闻直播能够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婉.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直播现存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8,4(15):105-107.

[2]盛思蓝.基于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互动性研究[J].传媒论坛,2019,2(24):75-76.

[3]张家榕.网络新闻直播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8,23(55)166-189.

[4]裴冰旭.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直播现象探讨——以西部网蓝视频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8):38-39.

[5]黄龙.移动时代网络新闻直播的现状与发展[D].江西:南昌大学,2017,34(66)133-157.

[6]叶文漪.网络直播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影响[J].记者观察,2020,34(2):105-112.

[7]温安琪.视频新闻移动直播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7,45(11)77-89.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问题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