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红色经典篇目教学

2021-05-20 10:48毋小利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革命家篇目马克思

毋小利

摘   要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红色经典篇目具体包括《反对党八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百合花》和《沁园春·长沙》这四篇作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这几篇作品的教学,不仅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反对党八股》可在演講知识和演讲能力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关键问题的分析,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百合花》在多个层面上蕴涵了美的要素,具有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巨大潜能;《沁园春·长沙》则体现了以“崇高感”为实质的革命文化,可作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范本。

关键词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  红色经典篇目

红色经典篇目,在本文中指的是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品,或表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外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经典作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红色经典篇目具体包括毛泽东的演讲稿《反对党八股》和词作《沁园春·长沙》,恩格斯的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及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这四篇作品。尽管从数量上来看,这些篇目在整套教材中所占比重不大,但从质量上来看,完全称得上经典。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原兰州军区视察时指出,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不同场合强调了红色基因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红色经典篇目教学,充分挖掘并实现其内在价值,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以上四篇作品的教学,不仅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以下,我们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分析以上几篇红色经典篇目的教学。限于篇幅,更因为每篇作品自身的特性,在论述语文核心素养的每个方面时,我们主要具体结合其中一篇作品来展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篇作品只能培养学生某个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红色经典篇目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素养之中有核心素养。如果语文核心素养中要再论核心,那么,“语言建构与运用”便是核心中的核心。高中生的思维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无不要融合、渗透于语言素养之中来提升,脱离了语言,一切素养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故此,本文虽为了行文方便而将四种语文核心素养分开论述,但实际上它们是分不开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积极探索语言理解和运用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提升学生言语能力上,《反对党八股》无疑是极为典范的样本,用心揣摩,学生肯定会深刻体会到如何演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这样的知识,进而在下一步的演讲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

《反对党八股》这个演讲文本体现了毛泽东高超的演讲水平。首先,演讲有极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针对现实存在而又亟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展开。《反对党八股》针对的是延安时期在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恶劣文风(当然,很多经典作品具有超越时空性,《反对党八股》所反对的不良文风在目前仍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对这种文风如果放任自流,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尽管根据地的生存仍是头等大事,但毛泽东还是花了很大精力来处理文风问题。第二,演讲高度适应具体情境。也就是说,毛泽东根据演讲目的、演讲对象和演讲场合来确定演讲内容和演讲形式。比如,这个演讲的目的是反对八股文风,而毛泽东的演讲内容和演讲形式本身就非常符合这个精神,不机械、不教条、灵活多变,该长的地方(论述党八股表现的前六条)不惜多费字句,不该长的地方(后两条)则点到为止。毛泽东的这个演讲还很注意营造现场感。在讲如何学习语言时他举了个例子:“例如今天开的干部大会,这‘干部两个字,就是从外国学来的。”这个例子,就与现场完全契合。第三,演讲非常讲究策略和技巧。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使延安的干部切实扭转文风,毛泽东在措词策略上,既使用严谨求真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怎样进行调查研究的相关论述),又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形式(这样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如“裹脚布”“瘪三”“开中药铺”的比喻和引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等)。整体来看,主要是深入浅出地用大白话讲大道理。正是这样的语言,深刻影响了受众的思想。第四,演讲高度体现演讲主体独特的个性。毛泽东的这个演讲,既体现其思维的深刻(如对文章“长”和“短”的辩证认识),又体现其思维的灵活(如对“对牛弹琴”者而不是对牛的批评);既有话语的风趣幽默(如将洗脸和写作进行类比的话语),又有不失时机的批评和讽刺(“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还有发人深省的警句(“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它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具有鲜明个性的演讲才能最终打动受众,收到很好的鼓动之效。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这个演讲中表现出来的上述言语经验和言语智慧,对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提升,有着极高的价值。

2019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此篇课文后的“学习提示”和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都强调要引导学生关注这篇文章写作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以及表达内容、表达形式、表达目的和表达对象等写作要素。应该说,从“语用”角度来看,比起过去语文教材的相关处理,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但略显不足的是,统编教材在文体上,仍笼统地将《反对党八股》界定为议论文而非演讲文本。显然,这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体感进而培养起他们相应的言语能力。从教学上来看,多数教师的文体意识更弱,基本上未能充分认识到这篇文章的演讲特性。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缺乏鲜明的语用意识,将文本简单地当作议论文去处理,这显然不利于有效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视角下的红色经典篇目教学

“思维发展与提升”,指的是学生在语言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使自己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并使自己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品质得到提升。我们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论述红色经典篇目在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的价值。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严谨的思维、深沉的理性和真挚的情感而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悼词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文本中严谨的思维却屡被误读,引导学生对此进行理性思考、避免被各种扑朔迷离的误读误导,很有必要,同时也会大大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三者的关系?

恩格斯在文中依次用“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三个称谓来指称马克思,那么,这三个称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有论者认为:“‘思想家是属概念,‘科学家和‘革命家是‘思想家这一属概念统领下并列存在的种概念。”[1]这种解读表面来看很有新意,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严重的误读。

马克思的伟大,表现在多个领域,但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的伟大首先表现在他作为革命家的一面,即他对革命的巨大贡献上。在伦敦海格特公墓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逝者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种追求,也有助于让我们认识到这位伟人之所以伟大,首先不在于他对人类进步作出的理论贡献,而在于他对革命实践作出的贡献。这与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说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完全契合。而“思想家”所做的工作是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尽管整体来看,理论不能脱离实践,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也确实和革命实践紧密融合,但毕竟理论本身不是实践,一些伟大的思想家未必就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如孔子),而且有些伟大的思想家实际上是不太需要参加实践的,天人合一的绝妙沟通也可以产生伟大的思想(如老子)。

因此,上述论者所言之“思想家”统领“科学家”和“革命家”,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造成误读的部分原因,是恩格斯在开头第一段说了一句话——“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然后又在下边分说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作为革命家的贡献。上文说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不朽的悼词,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也有盖棺定论之意,所以我们极易轻易认定:文章是总分结构,“最伟大的思想家”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总评,而“科学家”和“革命家”则是分述。这种看起来好像很顺畅解释力也很强而实际上却是很不严谨的一种阅读方式,反映了一种长期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良的阅读习惯。其实,恩格斯说马克思是“思想家”和“科学家”,是偏重于理论层面的高度评价,说马克思是“革命家”,则是偏重于实践层面的更高评价(恩格斯是在说:马克思的理论探索并不具有最高价值,它是革命的一种形式或武器,最终是为革命这个目的服务的)。因此,“思想家”这个概念在逻辑上无论如何统领不了“科学家”和“革命家”。我们常见的说法“马克思实现了革命家与思想家的高度统一”,也表明“思想家”不是“科学家”和“革命家”的上位概念。

依上述思路,可有效启发、指导学生在逻辑上弄懂相关概念的关系。

对此,也许有善于思考的学生会发问:既然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那么,为什么恩格斯不在开头说“当代最伟大的革命家停止革命了”呢?或者再全面一点,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停止思想和革命了”呢?这须要引导学生从话语语境角度来思考问题。恩格斯在这个悼词开头真实具体地描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情形——“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为了切合马克思是在思想中停止了思想这个逝世的具体情境(悼词不同于普通的议论文,普通议论文中的叙述性成分要尽可能精练简略,而悼词中的叙述却允许适当详尽一些以营造氛围、打动受众),恩格斯没有说马克思革命的一面,而只提他作为思想家的一面。这是教学中须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的。这个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阅读教学是脱离语用的,喜欢凭一些凝固的阅读图式和想当然的阅读知识来笼统地进行阅读,而不会引导学生根据语境来具体地分析语段的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而学生思维的僵化与此种阅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恩格斯对马克思两大贡献进行具体评价的顺序?

在悼词第二段,恩格斯说道:“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就是说,先高度评价马克思的革命贡献,再评价其科学贡献。然而接下去的几大段落却没有按这个既定顺序展开:恩格斯是先講马克思对科学的贡献,再讲其对革命的贡献。这样处理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弄清楚这个问题,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

教师可以用比较法,先让学生对恩格斯这种处理进行改写,即将第二段及以下几大段落都按“科学家——革命家”的顺序来展开,然后与恩格斯的处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加上教师适度点拨,学生不难发现,第二段在整个讲话中仍是起到定调作用,必须按“革命家——科学家”的顺序评价马克思,这样才符合实情。以下几段,先讲马克思的科学贡献,是为了自然、巧妙地将话题过渡到马克思的革命贡献上,对下文的展开起到了铺垫作用。这几段中第六段发挥的承上启下作用很明显,这一段让受众认识到:马克思是将科学研究作为革命实践的方式和武器来对待的,马克思真正伟大的地方是他能够科学地展开革命实践。这就是说,一方面,从本质上看,科学研究本身就是革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为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把革命上升到科学和理论的高度来进行,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又为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奠定了全部理论的实践基础。这样,马克思真正将科学和革命深刻地融合、统一了起来,故此,他的科学贡献和革命贡献都是真正伟大的。相反,如果从第三段起以后的几段逆着这样的顺序来写,先讲马克思的革命贡献,再讲他的科学贡献,要取得这样水到渠成、浑然一体和天衣无缝的表述效果就非常困难,而极易让读者感觉到马克思的两大贡献是并列的、分别独立存在的。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视角下的红色经典篇目教学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评价和审美创作,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百合花》这篇极具艺术个性、有着很高艺术水准的小说,在提升学生审美修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教材编辑将这篇作品选入教材,也体现了很好的艺术视界。

首先,小说体现了政治层面的道德美。政治层面的道德美主要是通过小通讯员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舍身保护他人生命来体现的,也通过新媳妇大方地为革命拿出新婚用的棉被等情节来体现。这种道德美,不仅符合政治上对革命者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舍生取义”的传统精神追求。高中生对此很容易理解,教师无须多讲。

其次,小说体现了普通人际关系层面的人情美。这种人情美超越了意识形态,可以通过文工团员“我”和小通讯员之间基于同乡情和同志情而建立起来的亲情来体现(可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小通讯员将馒头放在石头上给“我”开饭,以及“我”后悔没有给他缝补衣服这几处细节)。关于这一点,作者说道:“同时在这段路程中,要让‘我对通讯员建立起一种比同志、比同乡更为亲切的感情。但它又不是一见钟情的男女间的爱情。‘我带着类似手足之情,带着一种女同志特有的母性,来看待他,牵挂他。”[2]人情美更通过新媳妇和小通讯员之间超越军民鱼水情而建立起来的亲情来体现(可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新媳妇“故意气通讯员”,但实际上心理上已完全接纳了他,并对他充满了好感,以及接下来要给小通讯员缝衣服口子等细节)。这种人情美,与人的政治地位和身份无关,它主要源自民间,反映了一定的民间话语。而正是这样的民间话语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红色经典作品的内涵,使之不再只是单纯的政治和革命理念的传声筒。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了解茹志鹃创作此篇作品时的处境和心态,以深入理解作者何以对这种单纯的、令人备感温馨的人情如此推重。当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再来品读小说,他们就更能发现:茹志鹃如此深情礼赞,本质上是对每个普普通通的人的价值和生命的尊重。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关注、敬畏个体价值和生命的人文情怀。

再次,小说体现了个人性情层面的人性美。与上述政治意义和民间意义的话语不同,从个人意义的话语角度来看,小说体现出来的独特美即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强烈的性别意识。也就是说,在小通讯员和“我”之间、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隐隐约约存在着一种朦胧而恍惚、若有又若无的对异性的爱恋之情。当然,由于弗洛伊德所谓“超我”的作用,这种爱是超越世俗、超越性欲的,不以婚姻为目的,因此,它是人类一种“思无邪”的、健康的情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爱表现为典型的男被动、拘谨,女主动、开放的模式(可引导学生仔细品读两位女性和小通讯员之间的对话和交往细节),因此,读起来更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美。如果缺失了这种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将会扁平化,主题将会单一化,这会使得小说在艺术上逊色不少。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体会此种人性美。

·为什么作家要将通讯员、“我”和新媳妇这三个人物设置成二女一男的性别,而且要让他们三个青春年少之人年龄均比较接近?三个人物全都为男性或全都为女性,或虽为异性,但年龄差上几十岁,不也可以表现军民鱼水情或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吗?

·在微妙的两性情感上,如果倒置过来,即小通讯员对“我”和新媳妇较为主动和开放,而这两位女性则非常被动和保守,读者读起来会感觉怎么样?

·有人说,小通讯员在枪口上插了几根树枝,后来又增添了一枝野菊花,表现了他对异性藏于羞涩背后的一种“隐蔽的柔情”。你认可这样的观点吗?

最后,小说体现了写作技巧层面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首先表现为作品浓郁的诗性和抒情味道。对此,有论者精辟地分析道:“……他们之间心理与感情的微妙变化和纠葛更呈现出轻喜剧的色彩,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充满生活的情趣,收到了很好的美学效果。”[3]另有论者敏锐地感觉到:《百合花》的结尾像极了一首哀婉、幽怨的抒情诗,忧伤、悲戚的气氛笼罩全篇;又如一幅精致、细腻的油画,整个画面凝重、肃穆[4]。这些极有见地的评论,与茅盾对小说“富于抒情诗的风味”的评价完全一致。要引导学生品读出来重大革命题材作品中蕴涵的抒情诗味道并不容易,教师可适时将孙犁先生的《荷花淀》作为“互文本”引入课堂以帮助学生理解。除了浓郁的抒情性,小说的艺术美还集中体现在对传统比衬手法的运用上。如作品以象征着喜庆、吉祥、婚姻美满和家庭幸福但最终实际上毁于战火之中的“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来反衬能够轻易剥夺人的生命的战争的残酷。教师还须引导学生看出比衬手法在其他地方的运用,如以小通讯员在异性面前的腼腆羞涩、耍小性子以及喜爱野花的柔情来反衬其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以“我”家乡静谧祥和的中秋风俗图景来反衬激烈紧张的战斗生活,以新媳妇甜蜜的燕尔新婚来反衬小通讯员终生没有品尝过爱情滋味的孤苦,以插进枪筒的野花的柔情来反衬枪筒所象征的战争的暴力。小说的艺术美还体现在对传统含蓄手法的运用上。如小通讯员第一次去新媳妇家里借被子,他和新媳妇如何“过招”,在小说中只字未提。这个省略的情节很值得让学生发挥想象去还原,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小通讯员去世后,新媳妇在为他缝补衣服时究竟会有何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也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去补白。最后,还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外部言行和内心活动的错位等角度体验小说营造的艺术美。如新媳妇“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以及“‘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这两处表现,表面来看这是她在生气、在意气用事,但实际上是内心深处的一片真诚和爱心。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视角下的红色经典篇目教学

“文化传承与理解”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并能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承担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使命的红色经典篇目,涵盖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精神品质。究其要义,就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升华;究其实质,就是崇高感,就是涵盖了奋发感、自信感、力量感、超越感、公平感、正义感、庄严感、责任感和利他意识等精神因素在内的一种高尚的情感体验。

在以上分析的三个经典篇目之中,實际上都包含着具体表现有别但精神实质如一的崇高感。《反对党八股》主要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和群众立场,《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主要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百合花》主要体现了可敬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伟大的人文关怀。那么,《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体现了什么样的崇高感呢?首先是一种心忧天下的责任感和豪迈的自信感(可引导学生品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句);其次,是一种强烈的正义感以及基于宏伟理想而产生的超越感(可引导学生品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句);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基于坚定信念而产生的力量感(可引导学生品读“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和“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句)。

在当下的文化氛围中,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扬,是崇高感的高扬;另一方面,不良文化却在推崇自私、暴力和享乐等基本主题,从而导致崇高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而逐渐销蚀。受此影响,高中生在很大程度上自发地对某些情感类小说、故事性及娱乐性较强的作品、带有财富和权力崇拜倾向甚至具有暴力倾向的书籍更感兴趣,而觉得革命距离他们很遥远、红色经典很难读下去。在这种情形下,落实好红色经典篇目教学更有时代意义,不仅能够使学生对革命文化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从而增强和提升他们对革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同时还能够对暴力文化和低俗文化进行有力反拨,驱逐它们对学生心灵产生的不良影响。

综上,落实好红色经典篇目教学意义重大。但是,在当前多元文化深度交融的大背景下,做好这件事情、取得理想效果又极为不易。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5]。只有这样,红色教育才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合在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崔茂新.从一篇经典文本的误读看语文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新发现及相关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1):10.

[2] 茹志鹃.漫谈我的创作经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45.

[3] 刘复生,张宏.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8:193.

[4] 巫小黎.《百合花》的重刊与重评:兼论茅盾的阐释[J].文艺争鸣,2018(02):149.

[5] 郑新丽.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培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24):79.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革命家篇目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引领学生走近鲁迅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向党旗宣誓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
语境顺应视角下的鲁迅《故乡》的翻译
略评法学论文篇目之英译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