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党途中,他始终抱着一个信念:
不能坐等党组织来找自己。
漆鲁鱼在重庆的积极主动工作引起了中共中央的注意
漆鲁鱼(1902-1974),重庆江津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重庆救国会总务干事,重庆工委书记。1974年逝世,享年72岁。
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漆鲁鱼深受叔叔漆南薰烈士之死刺激,决心投身革命。1929年,27岁的漆鲁鱼成为共产党员,踏上了革命之路。5年间,漆鲁鱼两度与党失去联系,两度沦为乞丐。历尽艰难困苦,漆鲁鱼始终没有动摇革命信念,最终回到了党的怀抱,在党史上留下了一段千里找党的佳话。
漆鲁鱼的第一次“乞丐生涯”
1927年3月31日,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在重庆打枪坝举行“重庆各界反对英帝国主义炮击南京市民大会”,国民党反动派封锁会场进行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重庆“三三一”惨案。大会主席团总主席漆南薰被埋伏的暴徒捉住,被他们残忍地剖腹、敲牙、腰斩数段。
此时,漆南薰的侄子漆鲁鱼正在日本东京医学专科学校留学,从报纸上得知惨案真相和四叔的遇难细节后,漆鲁鱼学医救国的梦想被击碎了。
1928年,漆鲁鱼从日本归国,他谢绝成都、重庆等城市大医院的聘请,回到老家江津李市坝开办了一家私人小诊所,以此掩护革命活动。1929年10月,漆鲁鱼成为中共正式党员,担任中共江津李市支部宣传干事。
1930年1月,江津党组织遭到破坏,漆鲁鱼被组织安排到上海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公开身份依然是医生。这年8月的一天夜晚,漆鲁鱼在张贴标语时,被跟踪的暗探抓捕,遭到严刑拷打,但漆鲁鱼始终没有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以“聚众写宣传标语的共党嫌疑”的罪名被判刑一年。
1931年8月,漆鲁鱼刑满出狱,经严格审查后,上海党组织安排他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当他抵达后才知道部队已经转移了。上海党组织提供给他的仅是单面路费,漆鲁鱼决定步行回上海,等待党组织重新安排工作。一路上,漆鲁鱼不得不乞讨。这是漆鲁鱼的第一次“乞丐生涯”。
不久,漆鲁鱼找到了党组织,并奉命到广东汕头筹建党中央和江西中央苏区的秘密联络站“中法药房汕头分行”。在汕头,他默默为党工作了两年多。
不幸被俘,又一次沦为乞丐
1934年4月,漆鲁鱼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回到瑞金,受到李维汉和陈云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后出任中央苏区卫生部保健局局长。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因陈毅等同志负伤严重,漆鲁鱼便留下来担任江西军区卫生部部长,护理陈毅等负伤同志。1935年卫生部随红24师转战,在江西寻乌遭数倍之敌重围,漆鲁鱼率领医务人员参加突围战斗,弹药耗尽,不幸被俘。
被俘后,他机智冒充被我军击毙的国民党军医李晓初,说自己是被迫留在红军中,敌人查验后确有李晓初其人,便将漆鲁鱼释放了。
漆鲁鱼获释后,身无分文,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党。漆鲁鱼从瑞金启程,经会昌、寻乌、定南、兴宁,再南下,辗转跋涉来到汕头,却得知联络站早已撤销。他决定找机会到上海寻找党组织。
他在汕头一直等到1935年8月底,裹着从江西穿出来的老棉衣,身上长满虱子,万幸有家难民救济机构把他收容了,总算一天能喝上三顿稀粥。因为漆鲁鱼会说上海话,汕头方面便把他当成上海难民,安排在一只货船的底舱里,过了很多天,终于到了上海。
此时,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我党的活动处于沉寂的地下状态,他找了几处过去的联络点都无果。身无分文,举目无亲,漆鲁鱼又一次沦为乞丐。
此时的漆鲁鱼衣衫褴褛、面色憔悴,他坚持在闸北区北四川路一带讨饭巡游,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找到鲁迅身上,常常到鲁迅的日本朋友开办的“内山书店”附近守候。然而,两个月过去,他仍未如愿。长期的乞讨生活使漆鲁鱼身患疾病,以致两眼深陷、枯瘦如柴,身体极度虚弱。
1935年11月初,他病卧街头、奄奄一息之时,一位行色匆匆的路人停留下来,对他审视良久后招来一辆黄包车,把他送进医院抢救。这位救了漆鲁鱼的人,是漆鲁鱼在闸北工作时的同志何鸣九。在何鸣九的帮助下,漆鲁鱼与堂兄漆相衡取得了联系,这才结束了讨饭生涯。
但此时堂兄已脱党,何鸣九也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漆鲁鱼得知情况后非常失望,他预感要在上海找到党组织一时不可能,于是辗转回到江津老家。
重庆已没有党组织,漆鲁鱼决定以行动来引起党组织的注意
漆鲁鱼渴盼在家乡找到党组织。谁知自从他1930年离开家乡后,江津的党组织一再遭到破坏,漆鲁鱼根本联系不上党组织。1936年初春,漆鲁鱼又到重庆寻找党组织。他始终抱着一个信念:不能坐等党组织来找自己,只有自己行动起来,才能回到党的怀抱。
在收集情报的过程中,漆鲁鱼敏锐地注意到了《商务日报》的进步倾向,便开始投“文”问路。
不久,漆鲁鱼成为《商务日报》撰稿人,并结识了进步人士温嗣翔及甘道生、侯野君、刘传等。他从温嗣翔等人口中了解到,重庆已经没有党组织,便决定以行动来引起党组织的注意。
其时,重庆建党时期的重要人物、曾经是青年团重庆地委第一任书记的周钦岳,结束了在日本的流亡生活,重回《新蜀报》出任总经理。漆鲁鱼与周钦岳结识后,被《新蜀报》聘为主笔。此后,他经常在报上发表主张抗日救亡的文章,进行爱国思想宣传。他与在投稿中结识的一批进步青年筹划以《商务日报》《新蜀报》《人力周刊》《春云》等报刊为阵地,团结和聚集一批失去关系的党员和进步青年,组织一个秘密救亡团体。
1936年6月,漆鲁鱼仿效上海沈钧儒、邹韬奋等组织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正式组建了“重庆各界救国会”。救国会积极开展活动,逐步发展成为重庆抗日救亡运动的核心。
漆鲁鱼在重庆的积极主动工作引起了中共中央的注意。1936年10月,中央特派员张曙时到重庆与漆鲁鱼取得联系,恢复了他的党籍,建立了中共重庆干部小组,漆鲁鱼任组长。重庆干部小组是重庆自1935年党组织被破坏后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这年冬天,党中央从延安派邹风平、廖志高和《新华日报》成都办事处负责人罗世文,成立了中共四川省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工委)。经省工委批准,重庆干部小组改为中共重庆市工委,任命漆鲁鱼为中共重庆市工委书记。在奋斗了800多个日日夜夜后,漆鲁鱼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他所领导的重庆救国会,为抗战初期重庆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奠定了基础。
1961年12月,董必武为漆鲁鱼题词:“少习雌黄业,长为马列徒。活人兼活国,无忮以无虞。抗日能从众,持躬若守愚。鸣琴事已治,刻石信相孚。”
(責编/李希萌 责校/黄梦怡 来源/《漆鲁鱼:风餐露宿,万里寻党》,匡丽娜/文,《重庆日报》2019年12月18日;《三峡博物馆内董必武题词讲述漆鲁鱼的抗战故事》,佚名/文,《重庆日报》2015年5月24日;《1935年漆鲁鱼千里行乞寻找党》,孟红/文,《百姓生活》2017年第11期;《漆鲁鱼行乞千里寻党》,吴文/文,人民网2016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