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对外设计咨询发展迎来了重要且难得机遇期。2021年1月,商务部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进一步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为新时期中国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19部门以‘1号文件’形式联合发文,聚焦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设计咨询行业未来发展的关注和重视。”近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罗必雄在接受《中国勘察设计》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设计咨询高质量“走出去”势在必行,新时期设计咨询企业要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以设计为龙头”的专业优势,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发展空间,提出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在更高的层次实现“换道超车”。
“新政策让我们非常振奋,同时我个人也倍感亲切。”甫一坐定,罗必雄告诉记者。
新政策,何以令他们“非常振奋”?罗必雄表示,《通知》通过加快推动对外承包工程延伸产业链条,以加快发展价值链上游的专业化服务,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注入新动能、打造新优势,这对中国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发展质量、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迈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是指引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乃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线。在此历史背景下,新政策的出台正当其时。”罗必雄强调。
新政策,又何以令他“倍感亲切”?见记者不解,罗必雄笑着说,这还要从他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一次汇报谈起。
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到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调研,时任该院院长的罗必雄向总理汇报了该院发挥以设计为龙头的专业优势,通过实施工程总承包带动技术、装备、标准、资本和管理“走出去”的实践和探索。“总理听完介绍后非常高兴,表扬我们为中国装备‘走出去’创造了条件,为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在世界上亮出了‘中国名片’。”罗必雄欣喜地说。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罗必雄认为,我们要站在更宏大的时代背景中,充分认识新政策对设计咨询企业未来发展的历史性意义。
他将新发展阶段总结为四个“一百”历史机遇期:一是2020年我国实现百万亿元GDP,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构筑了我国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经济基础;二是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三是“十四五”新篇开启,我们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华民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四是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但危中有机,我国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当前,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开发模式面临瓶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承包工程市场带来巨大挑战。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555.4亿美元,同比下降1.8%;完成营业额1559.4亿美元,同比下降9.8%。在此背景下,如何提振对外承包工程并推进其高质量发展,无疑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作为对外承包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势必会为疫情影响下的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带来转机。
罗必雄认为,新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对外设计咨询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差异化发展。新政策明确了对外设计咨询在对外承包工程价值链上的引领带动作用,有利于设计咨询企业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携手中国企业全产业链“走出去”;有利于设计咨询企业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工程企业“枢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新政策既肯定了设计咨询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为设计咨询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站在四个‘一百’的历史交汇点,设计咨询企业要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罗必雄如是说。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回望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劳务输出、工程承揽、EPC+F(工程总承包+融资)、投建营一体化、设计咨询引领带动全产业链“走出去”五个阶段。
罗必雄认为,上述五个阶段互不相斥,但需要逐级积累,难度越来越大,对综合国力和政策机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产业链条越来越长,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随着业务开展对公司治理、技术创新、高端咨询、项目管理、投融资、财税、合同法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咨询设计企业作为知识、智力、人才和创新密集型企业,其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罗必雄表示,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经历了上述所有阶段,“对设计咨询企业带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体会尤为深刻”。
中国能建华北院总承包的白俄罗斯最大的变电站——330千伏波斯塔维变电站
作为电力工程服务行业的 “国家队”和“排头兵”,长期以来,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依托规划咨询业务的天然优势,占据产业链前端,引领带动国际项目,提升国际目标市场客户锁定能力,主动创造市场、创造项目、创造价值,为政府部门、投资方、金融机构和各合作伙伴提供高价值的服务,携手一起“走出去”,业务已遍及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新签合同额超过500亿元,约占合同总额的40%,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工程总承包合同的比重超过90%,初步实现了从设计咨询企业向国际工程公司的转变。
罗必雄同时表示,中国设计咨询企业虽然在海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更多是与承包商携手“出海”,独立承揽项目的比例不大,开展对外设计咨询业务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国际设计咨询业务规模不大;二是核心竞争力不强;三是国际化水平不够高;四是国际顶尖品牌较少;五是政策促进体系有待完善。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基于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海外工作实践,罗必雄强调,设计咨询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发挥好创新驱动作用,发挥好投融资拉动作用,联合中国企业“走出去”。
“设计咨询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需以设计为“龙头”,加强与工程公司的协同合作,共同谋取更大的发展。”罗必雄表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工程企业在行业和产业链两个维度进行了切分,但不论是设计咨询企业还是施工企业,都不能陷入纵横交错的“深井”中,而是要优势互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乃至跨行业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做好市场布局,共同做好资源整合,共同增强核心竞争力,共同做大国际市场。
“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各方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扎实推进。”为此,罗必雄建议,要进一步发挥各协(商)会职能作用,共同研究对外设计咨询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推动对外设计咨询企业与国外政府部门、国际专业机构在业务与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研究采纳设计咨询企业的意见建议和诉求,推动相关支持政策落地;维护良好的市场生态,杜绝低价中标,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发展对外设计咨询,离不开金融、财税方面的支持。”罗必雄建议,尽快成立对外设计咨询发展基金,指定部分商业金融机构和我国部分龙头设计咨询企业牵头负责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为我国设计咨询企业海外业务承揽及项目落地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金融企业和产业企业交叉持股,促进产融联合发展;积极促进金融机构成为“走出去”的一部分,发挥其在融资、贷款、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实现金融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升;加强简化审批、降低税收、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贷款利率等政策方面的扶持,以引导和辅助资本输出,提高“走出去”的竞争力;支持信用保险机构放大风险偏好,扩大商业险覆盖比例,特别是对于投资回流比较稳妥的项目,从国民经济评价的国家“大账”出发,为其提供相应比例的商业险“担保”;完善设计咨询职业责任保险制度,推进国内和国际保险机构互认机制,解决设计咨询人员的后顾之忧。
对于财税方面的支持,罗必雄建议,积极举办企业跨境税收业务培训,开展“走出去”企业国际税收协定专项辅导,编印“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税收政策宣传册,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实现自身发展;积极推进反避税双边磋商和多边协调,充分发挥国际税收征管协作机制的作用,应对恶意税收筹划。“如果确实产生双重征税的情况,尤其在一些比较重大的案件上,在罚息和补税金额比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中国税务机关代表企业跟对方税务机关进行较为有效的沟通。”
一直以来,相关标准不同成为阻碍我国对外设计咨询服务发展的“拦路虎”。如何扫除这个“拦路虎”?罗必雄建议,要培养一大批复合型人才,推荐他们更多地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将更多中国标准推荐成为国际标准,向一些尚未形成标准体系的国家推荐中国标准;积极与国际接轨,优化调整自身技术标准体系;充分借助我国资金优势,对于“两优”、援建类项目,尽量建议外方接受我国标准,或者优先考虑支持接受中国标准的项目;将标准内容引入对外政治经济谈判中,如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推进中,强化中国标准输出、标准互认、区域标准共建等理念。
此外,他还建议利用外交渠道、高访、国际论坛、官方媒体等,推广中国典型工程和产业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在海外为我国设计咨询企业“扬名”,让更多海外客户了解认识我国设计咨询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品牌效应。建议优化设计咨询企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在政策层面保障对设计咨询业务的投入,对设计咨询业务对全产业链的拉动带动效果给予充分肯定和激励;参照实施科研机构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从业人员实行工资总额单列,加大对设计咨询从业人员的中长期激励力度;支持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灵活用工及双轨制薪酬体系,推进人力资源国内各区域、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市场化配置。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和气候雄心峰会上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庄严承诺,在国际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挥全球影响力和领导力、携手各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了新的篇章。
“面对全球性的重大问题,设计咨询企业作为专家智囊,要有前瞻性,提前开展研究、规划和布局工作,在重大倡议、重大战略发布后能够迅速提出解决方案。”罗必雄说。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在能源低碳转型方面,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率先开展了多项有益尝试,致力于成为“能源革命的先行者”。
2008年,国内海上风电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就与挪威、英格兰、荷兰等欧洲国家政府部门、国际企业和学术单位开展了海上风电产业合作。相继完成了全国首个省级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组织编写了国家标准——《海上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建设了全国首个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实施了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总承包工程,多项技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规划引领下,广东省海上风电实现了项目的合理布局、资源的有序开发和产业的长足进步。阳江风电产业基地、粤东运维和组装基地、珠三角创新研发基地已初具规模,预计将拉动近万亿元的产值。”罗必雄说。
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CCUS)是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2013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政府、英国能源与气侯变化部和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支持下,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在英国签署了《共同促进CCUS产业与学术交流备忘录》。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政府领导共同对中英(广东)CCUS中心授牌,由英国碳捕集与封存研究中心、苏格兰碳捕集与封存中心、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等多个单位共同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究合作。
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际科研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组建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依托中心完成了亚洲首个燃煤电厂多线程国际碳捕集测试平台——华润海丰CCUS项目的总承包建设,成为世界三大碳捕集技术试验基地之一,开创了国际低碳合作的新模式,有力推动了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发展。
此外,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还提前布局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研究工作,从2015年开始与德国开展合作,与有关企业共同设立中德氢能源研究院。近期,还成立了氢能技术中心,采用轻量化运作模式,重点关注产业规划、国家级科研项目、首台套工程示范“三位一体”业务布局,全力推动氢能产业基地建设工作。
“这些尝试,都是我们设计咨询企业在新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创新的积极探索。”罗必雄表示,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未来还将进一步做好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结合各国的不同需求,提出科学化、综合化、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让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实践展现更大影响力,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罗必雄希望,未来的中国对外设计咨询企业,不仅能够在传统领域提升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发展空间,提出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在更高的层次实现“换道超车”,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