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娟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求是》杂志2020年第17期刊发了题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文章,再次强调了这一要求。针对性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四个重要维度之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勇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
教学针对性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水平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所采用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1]。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学懂弄通和能力提升为目的的。因此,只有正确分析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甚至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选定教学环节,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如果无视教学对象的差别,一套讲义课件用到底,则无异于大水漫灌,非但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很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从这一角度讲,孔子所言的“因材施教”指的就是教学的针对性。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习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多次指示,并且习总书记在各地各校考察时,也多次强调思政课建设,其中就包括不断增强思政课针对性这个问题。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3]2018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均提出要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了“八个相统一”原则作为具体指引。2020年《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可见,针对性教学是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明确指引,既是“八个相统一”的内在要求,也是“八个相统一”的必然结果。
2017年3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正处在一个转折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我们到高校去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什么原因呢?内容不适应他们的需要。主要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4]
陈部长提到的思政课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是高校的普遍性问题。具体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亟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一,教师队伍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背景不统一,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一致,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也有差别,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满足于照本宣科、不犯错误,而在转换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面下的功夫不够。
第二,学生状况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力较弱。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感性思维活跃,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第三,教学内容方面。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仅限于讲授统编教材,虽然能够基本保证无遗漏地讲到教材中的全部知识要点,但受教学课时和教师个人条件的限制,重统一而轻多样,重理论而轻实践,内容不够鲜活,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时代感不够强,针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度不够到位。
第四,教学方法方面。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多使用讲授、案例、讨论等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主导性较为突出、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重灌输而轻启发,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率和课程吸引力较低,实践教学水平低。
第五,教学效果方面。学生缺课率或隐性缺课率较高,人到心不到的现象较为普遍,“抬头率”不高,思政课的方法论作用应用不到位。
第六,教学评价方面。能够按照要求做到集体命题、闭卷考试,但在开放式个性化考核方面形式不多、创新不足,还存在重知识掌握而轻过程考核的现象。
思政课教学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在充分吃透理论知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革新考核方法,实施针对性教学。
2019年7月,笔者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并获二等奖,参赛课题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十一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及其规范”中“家庭美德”一节。在该课题的准备和授课过程中,笔者坚持针对性教学的理念和要求,分析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重构教学内容,下面就该课题的情况与各位同仁做一交流。
专题十一属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道德观教育部分。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教学指南(2018年版·试行)》,道德观教育共包括三个专题,分别从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三个维度展开。该专题是连接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重要部分,是道德观教育层面的核心内容。“家庭美德”部分属专题十一的第二个子专题,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
据此,确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掌握家庭美德的具体内容;能力目标——正确对待校园恋爱,处理好恋爱与学习、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价值目标——树立规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必须有的放矢,方能取得实效。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对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直观认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用。因此,在确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后,笔者首先进行学情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定教学方法。
本课题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同学,他们具有以下共性和特性:
第一,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弱,理解能力不高,但感性思维活跃,因此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注重例证,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大一第一学期的学生刚完成高中学业,较习惯于教师讲授为主的被动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较弱,分析总结的能力也不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分析问题的引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三,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手段有着天然的技术优势,能够快速有效地利用信息手段展开学习,适应性强,加之本课题内容有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分析现实,从而树立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自觉意识。
第四,可以利用已经在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本课题相关内容的认识情况,从而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针对授课对象的上述特点,本课题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选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案例分析、教师总结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在统编教材中,本课题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二是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三是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统编教材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编写的,共性强而个性弱,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因此,在将其作为教学基本依据的同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把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便成为家庭成员之一,在家庭中成长,受家教影响、家风熏陶。从某种程度上讲,家庭美德是一个人最先接触的道德规范,并将伴随其一生。因此,本课题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并且深有体会,加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代,即将或者已经处于恋爱中,那么,他们能否正确对待恋爱、正确处理恋爱中的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非常需要加以正确引导。此外,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大规范,缺一不可,虽然统编教材在体例安排上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独立开来,但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主要讨论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适当扩充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底线思维,认识到“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在社会生活中不能越过法律红线,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法治思维。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和人生阶段,将本课题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确定为:第一,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第二,树立正确恋爱观,遵守恋爱中的道德规范;第三,树立正确婚姻观,遵守婚姻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第二个问题作为本课题的重点内容。
根据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笔者在课前进行了如下准备工作:
(1)通过教学平台上传习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内容《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并在平台发布“晒家风·亮家训”讨论题目,组织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家训和家风。
(2)以大一学生小李为主角,以其感情困惑和经历为线索,自己制作动画视频,拉近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3)在全班范围内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本课题的知识基础和情感状况,针对性确定教学重难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年龄、恋爱现状、对大学期间恋爱的态度及对《婚姻法》相关规定的掌握情况等。
(4)将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学习小组,教师与学生一同就重点内容和关心的问题拟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对全院同学随机开展问卷调查,各小组针对某一方面问题汇总调查结果并进行讨论分析,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分享。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恋爱动机、恋爱对象的选择标准、恋爱经费、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以及对待失恋的态度等六个方面。
2.5.1 课程导入
通过播放习总书记家庭生活经典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事业成功往往与美好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家庭密切相关,从恋爱到缔结婚姻和建立家庭,是人生需要经历的阶段。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遵守恋爱和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处理好复杂的感情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
2.5.2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任何一个人都是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家人和睦、家庭和谐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有着非常优良的传统家庭美德。教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家教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通过共同学习伟人家风,尤其是习总书记于2001年因公务繁忙缺席父亲88岁寿宴、抱愧给父亲写的祝寿信中的片段“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引导学生认识到好的家风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重大作用。最后,通过大数据汇总学生课前参与“晒家风·亮家训”讨论的高频词,共同分享好的家风家训,引申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2.5.3 树立正确恋爱观,遵守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此问题为本课题的教学重点,以自制动画为贯穿全程的人物线索展开教学活动。通过分析课前问卷调查得知,该授课班级有90%的同学已经或者打算在大学期间谈恋爱,而本校受访的278名同学中,有一半的同学正处于恋爱状态。
基于学生对恋爱的态度及现状,通过三个探究问题逐步深入本话题。
探究一:大学恋爱必须吗?此问题使用问卷中第二部分的调查结果,实为探究大学生应当明确和端正恋爱动机,教师应加以正确引导。由第一小组派代表分享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意见,教师简要介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总结调查结果反映出的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四种类型,并引导学生要端正态度,不能盲目,更不能盲从,不能为了恋爱而恋爱。
探究二:大学恋爱怎么谈?此问题根据校园恋爱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设置,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恋爱和学习等方面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备爱的能力。
首先是选择爱的能力,即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问题,使用问卷中第三部分的调查结果。通过播放街头采访视频,展示大致观点。由第二小组派代表分享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意见,教师小结: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为了恋爱而恋爱。
其次是发展爱的能力,即恋爱中应当处理好的重点问题。首先是关于恋爱的经济成本问题,使用问卷中第四部分的调查结果。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实现经济独立,恋爱过程中的消费需要家长来埋单,这就需要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合理消费。通过第三小组代表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教师小结:恋爱中的同学要合理控制和支配“恋爱经费”,安排恋爱活动,不给家长增加负担。其次是恋爱中应当注意和处理好的其他事项。教师展示调查结果和图片,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加以引导。最后,教师以顺口溜的形式进行小结:爱情不是消费品,真心对待责任清;恋爱学习两不误,共同发展和进步;家长给的恋爱费,花销太多会心碎;眼里不能只有Ta,还有集体和大家;相亲相爱固然好,区分场合更重要;象牙塔里谈恋爱,正确观点要记牢。
最后是承受失恋的能力,即如何正确面对失恋的问题,使用问卷中第五部分的调查结果。由第三小组派代表分享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意见,教师小结:应当理智对待失恋,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命。
以上三个探究话题与学生生活关联密切,学生有实际体会,故此部分内容以“设置情境、抛出问题——学生思考分析、教师适当引导——教师小结、提炼总结”的流程展开,重在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
2.5.4 树立正确婚姻观,遵守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课前摸底情况显示,学生对本问题的已有基础较弱,加之学生近几年内即将面对此类法律问题,故以教师讲授为主,使学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内容包括两点。
一是结婚的条件,即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教师通过向学生讲授结婚的法定实质要件和程序要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认识到婚姻不仅代表两情相悦,更代表责任和义务,在校大学生经济和生活均尚未独立,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和提升自己,要谨慎决定在校结婚。
二是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即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播放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蓝连青的事迹,教育学生自觉树立并遵守家庭美德。
至此,本课题课堂教学内容结束,但这远不是全部。在课堂总结部分,教师告知同学们如果在恋爱、生活中遇到任何困惑,可以随时交流,也可以到学院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还可以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课堂教学结束后,在教学平台发布自测题目,检测学生关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和学生检验教学及学习效果,及时拾遗补漏。同时,在教学平台布置两项课后作业,一是每位同学绘制本讲内容的思维导图,二是各小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我院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为题完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通过这两项作业,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平台上传与本课题内容相关的专家讲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扩展视野,巩固学习成果。
成绩不是学习的目的,但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并给予客观的成绩,能够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针对本课题,笔者结合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设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和相应分值(如表1所示),客观评价学生本次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计入平时成绩。
表1 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习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原则,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指引,也是思政课进行针对性教学的操作指南。只有理解领会“八个相统一”的深刻内涵,并在教学中积极创新、主动落实,才能真正实现针对性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受众,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当而且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区别化设计,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学情分析是针对性教学的起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从而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同时,教师要注意加强引导和总结提炼,发挥好主导作用。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班级,则采用较为传统的案例式教学、讲授式教学等,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做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二是分析学生对将学内容的知识基础,从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从小学阶段便开始接受思政课教育,思政课的连贯性决定了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定基础,甚至对某些理论问题已经存在一定认知。这就需要在课前通过有效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了解其对重点理论问题的观点看法,从而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需要讲清讲透的问题,发挥好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还应当分析学生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加以针对性引导和教育,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学生的认同感。
三是分析学生的专业,从而选定适合的教学资料。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意识突出,相较于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专业及对应行业情况。一个教学周期内,教师可以尽可能集中为同一或相近专业的学生授课,关注该专业及对应行业的发展,尽量在教学中选用该专业及行业的最新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5]。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当首先认真研读教材,掌握教材编排的逻辑结构,吃透具体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统一性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已经掌握的学情和教学内容自身的逻辑,打破教材体系,坚持问题导向,重构教学体系,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和认知正确的观点可以略讲或安排学生自己讲,对学生不熟悉和认知有偏差的内容则应当详细讲解,掰开了揉碎了讲,直到学生真正学会学懂为止。此外,在坚持教学内容统一性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适当扩展,增强理论知识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理论来源于实践,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思政课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干巴巴的理论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理论去观察生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利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例,把思政课讲活,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同时,理论又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实践,尤其关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在教学中融入热点问题和最新实践,把思政课讲新,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5]。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课时基本能够保证,但相对于丰富的教学内容,还是显得捉襟见肘,难免出现忙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教学个性化和针对性的现象。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将信息化教学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为拓展教学时空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发布问卷、测试等方法,了解分析学情;可以在教学平台上传学习资料,便于学生提前熟悉;可以将学生分组并将小组讨论活动前置,课上展示讨论成果,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发布课后测试和作业,学生在线提交,并根据测试和评价结果查缺补漏,加强针对性学习;可以通过教学平台、QQ群、微信群等渠道推送与本次课程内容相关的经典著作、专题讲座、时事资讯等,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拓宽视野。通过以上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教学活动前移后延,实现教学目标,优化学习效果。
需要指出,目前信息化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较为普遍,但必须明确信息化教学是手段而非目的,合理利用信息手段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但如果为了使用而使用,甚至滥用,则会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旨,使学生一叶障目,接受碎片化信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仅靠思政课这一显性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余,可以加强与学生个人、所授课班级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困惑,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可以加强与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部门的沟通,熟悉其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合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思政课教学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指引之一。针对性教学的内涵决定了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并无一定之规,但“八个相统一”是其基本原则和根本遵循,思政课教师应当全面理解其深刻内涵,以立德树人、增强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好组合拳,只有这样,才能讲好思政课,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让学生心服口服。